佛教圣地–四大佛教名山--普陀山(-)

2023-07-08 07:38 名寺古迹

普陀山 是中国四大佛教道场之一, 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

普陀山 风景名胜区,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位于浙江杭州湾以东约100海里,全岛面积12.5平方公里,呈狭长形,南北最长处为8.6里,东西最宽外3.5公里。 最高处佛顶山,海拔约300米。东达日本,北接登莱,南亘瓯闽,西通吴会,是中国的东大门。

南海观音立像

普陀山标志性建筑南海观音立像,总高33米,其中台基高13米,铜像高18米,莲花座为2米,重70多吨。由河南洛阳铜加工厂承建·顶现弥陀,基本采用飘海观音形像,端庄慈祥。大佛材料采用仿金铜精密铸造,由96块铜壁板组成,溶入佛面黄金6500克。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南海观音"题字。南海观音立像处,恰是当年慧锷留不肯去观音之新罗礁上首龙湾岗墩,这座南海观音铜像已成为普陀山新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普陀山 是中国四大佛教道场之一, 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普陀山 风景名胜区,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位于浙江杭州湾以东约100海里,全岛面积12.5平方公里,呈狭长形,南北最长处为8.6里,东西最宽外3.5公里。最高处佛顶山,海拔约300米。东达日本,北接登莱,南亘瓯闽,西通吴会,是中国的东大门。

南海普陀山的命名

相传观音在古天竺就称南海观音,相传原因:一、观音出在古天竺(今印度),而古天竺属南亚,加上观音所在的补怛洛迦山在南海,故称南海观音;二、南海与南无相似。唐代著名文学家王勃的《观音大士赞》曰:“南海海深幽绝处,碧绀嵯峨连水府,号名七宝洛迦山,自在观音于彼住。”王勃卒于676年,就算此《赞》作于676年,亦比不肯去观音到普陀山早187年。可见,不是因为有了南海普陀山才称南海观音的,恰好相反,是因为南海观音,才把普陀山改称为南海普陀山的。

南海普陀山历史

西汉:普陀山原名梅岑山,因西汉末年梅福在此修道而得名。

:唐咸通四年(863年),日本高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神像回国,途经莲花洋遇风涛,以为观音不肯去日本,便留下神像,称不肯去观音。

五代:五代梁朝贞明二年(916年)建不肯去观音院。

: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朝廷赐银,改建为宝陀观音寺,从此香火兴盛。南宋嘉定七年(1214年),钦定为观音道场,并根据佛经补怛洛迦,更山名为普陀洛迦山,亦称补陀洛迦山。明朝时,把莲花洋南的一小岛称洛迦山,就有了普陀山和洛迦山两个山名。

现代:1982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07年,被评为中国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4年,被评为浙江省唯一的ISO14000国家示范区。

更新于:2023-07-08 0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