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维摩诘所说经》讲义十二 菩萨行品第十一
《维摩诘所说经》讲义十二:菩萨行品第十一
菩萨行品第十一
所谓菩萨行,不同于众生的业感缘起,是随顺法性不假造作的性空缘起。菩萨通达一切法没有主宰,所以能“不尽有为,不住无为”。因为缘起,即一切有为法不常不断,无休无止;因为性空,则生而不生,不灭而灭,即是一切法不可得,如果断有为住无为,即是无所作为,不度众生,即是灰身灭智;如果断无为住有为,即是凡夫,不得出离。菩萨即不断有为,不证无为,即缘起不碍性空,缘起即是性空,如是“不常亦不断”。
以上从方便品到香积佛品,实际已是大乘菩萨的菩萨行,因为一直是弹偏斥,以大褒圆。虽如此却仍有缺陷,于是大众归来见佛,请佛印证,使行人再不怀疑。
【经文】是时佛说法于庵罗树园,其地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会,皆作金色。
【经文意思是】正当维摩诘说完香积佛品之际,释迦世尊正在庵摩罗果园中为大众说法,突然之间庵摩罗果园中起了变化,变的广博庄严,如同一幅风景画相同。此时此景,林木园苑,会中大众,都是金色晃耀,从未有过的瑞相笼罩着庵摩罗果园。
【经文】阿难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有此瑞应,是处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会,皆作金色?佛告阿难:是维摩诘文殊师利,与诸大众,恭敬围绕,发意欲来,故先为此瑞应。
【经文意思是】此时阿难从座站起,启问佛陀:世尊,这是什么因缘呢?庵摩罗果园中有这样祥瑞的感应,致使此处广博庄严,林木园苑乃至会中大众都是金色晃耀,被瑞相所笼罩。佛陀回答阿难说:这是维摩诘和妙吉祥,以及慰问团的大众恭敬围绕庵摩罗果园的结果,他们发心要来,所以园中先有了感应。
【经文】于是维摩诘语文殊师利:可共见佛,与诸菩萨礼事供养。文殊师利言:善哉,行矣!今正是时。
【经文意思是】这时维摩诘对妙吉祥菩萨说,我们可以一同拜见佛陀,并与众香国的菩萨们一同顶礼供养世尊。妙吉祥菩萨回答说,好啊!我们一起去,现在正是好时机。此处因缘有:1,表敬佛之心(恭敬心);2,印证丈室说法不谬;3,证明香法作佛事;4,闻法圆满。
【经文】维摩诘即以神力,持诸大众并师子座,置于右掌,往诣佛所。到已著地,稽首佛足,右绕七匝,一心合掌,在一面立。其诸菩萨,即皆避座,稽首佛足,亦绕七匝,于一面立。诸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亦皆避座,稽首佛足,在一面立。
【经文意思是】维摩诘就运用神通的力量,使与会大众不离开座位,把此九百多万狮子座,放在右掌之中擎往庵摩罗果园的佛陀住处。一眨眼就到了目的地,把大家放在地上,先去见佛,五体投地,顶礼佛足,并右绕佛七圈,然后一心合掌,在一旁恭恭敬敬地站立。诸大弟子、帝释、梵天、四天王等,业都同样效法维摩诘等菩萨离开座位,稽首佛足,同样在一旁站立。
【经文】于是世尊,如法慰问诸菩萨已,各令复座,即皆受教。众座已定。佛语舍利弗:汝见菩萨大士自在神力之所为乎?唯然,已见。于汝意云何?世尊,我睹其为不可思议,非意所图,非度所测。
【经文意思是】在此之际,世尊慈容可亲可敬,如法按礼节慰问众香国中地诸菩萨,然后让他们各回原来座位。我们交谈交谈。于是大家都接受这个建议。各各回到自己原来的座位坐好。佛陀就问舍力弗:舍力弗,你见到菩萨中的优秀者们,悠然自得的神通力了吗?舍力弗欣然回答:是的世尊,我已然见到,并大开眼界。佛又对舍力弗说:那么你的意思如何呢?舍力弗回答说:世尊,我亲见维摩诘方丈之室,容纳九百多万,即九百零三万二千狮子宝座,座高八万四千由旬,九百多万菩萨大士,五百罗汉,百千人天鬼神等,而丈室却并不显狭窄,以及天女散花,供养大众,诸大菩萨花不著身,而我等声闻却拂之不去,一钵香饭能令所有大众吃饱,维摩诘居士以右手擎大众并狮子座来到佛的庵摩罗果园。世尊,我看到如此神通变化,感觉真是不可思议,即不能用凡夫的思维衡量和测度啊!
【经文】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今所闻香,自昔未有,是为何香?佛告阿难:是彼菩萨毛孔之香。于是舍利弗语阿难言:我等毛孔,亦出是香。阿难言:此所从来?曰:是长者维摩诘从众香国,取佛余饭于舍食者,一切毛孔,皆香若此。
【经文意思是】正在这时,阿难向佛陀说:世尊,现在所闻的香气,从未闻到过,这是什么香?佛告诉阿难说:这是众香国中的众菩萨毛孔散发的香气。于是,舍力弗告诉阿难说:我们这些人的毛孔,也散发这种香气。阿难问舍力弗:您身上的香气是从哪里来的呢?舍力弗回答说,这是长者维摩诘从众香国中取来香饭,通过用餐,则一切毛孔,都散发出这种香气
【经文】阿难问维摩诘:是香气住当久如?维摩诘言:至此饭消。曰:此饭久如当消?曰:此饭势力至于七日,然后乃消。
【经文意思是】阿难问维摩诘说,维摩诘居士,这种香气在身上能住多久呢?维摩诘回答说:直到此香饭消化尽了,然后就消失了。阿难又问:此香饭多久才能消化呢?维摩诘回答说,吃了这种香饭,需要七天的时间才消化。
【经文】又阿难,若声闻人,未入正位食此饭者,得入正位,然后乃消。已入正位食此饭者,得心解脱,然后乃消。若未发大乘意,食此饭者,至发意乃消。已发意食此饭者,得无生忍,然后乃消。已得无生忍食此饭者,至一生补处,然后乃消。
【经文意思是】进一步说,阿难,所谓七日是依世俗说,此香饭如同良药,服药之后,病愈才消失;如果声闻人在证得初果(即见道位)之前食此香饭,即得见道(证初果),然后才消失;已见道者(证得初果),得心解脱(证四果),然后才消失;如果未发菩提心的人吃了此香饭,到了发菩提心时才消失;已发菩提心的人吃了这种香饭,即能在证得无生法忍(八地境界),然后才消失;已经证得无生法忍的人吃了这香饭,即能在证得等觉(补处菩萨),然后才消失。
【经文】譬如有药,名曰上味,其有服者,身诸毒灭,然后乃消。此饭如是,灭除一切诸烦恼毒,然后乃消。
【经文意思是】这就如同有一种良药,称之为“上味”,如果有服此药物的人,到了诸毒除去之时,然后才消失。这种香饭也是同样的道理,在灭除了一切各种烦恼毒之后才消失。
【经文】阿难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如此香饭,能作佛事。
【经文意思是】阿难向佛陀说,从来没有听说过!世尊,象这样的香饭能作佛事,真是奇怪。实是见怪不怪。
【经文】佛言:如是如是。阿难!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诸菩萨而作佛事,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有以菩提树而作佛事,有以佛衣服卧具而作佛事,有以饭食而作佛事,有以园林台观而作佛事,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而作佛事,有以佛身而作佛事,有以虚空而作佛事。众生应以此缘得入律行。有以梦、幻、影、响、镜中像、水中月、热时焰,如是等喻而作佛事,
【经文意思是】佛陀说,是这样!是这样!阿难!佛陀说法,无有定法,只是随缘依众生根机而作佛事,即如良医,是依病人的病因而施之药,即对症下药,因此,或者有佛土以佛陀光明无染而作佛事;或者有以诸菩萨而作佛事;或者有以佛的化身而作佛事;或者有以菩提树而作佛事;或者以佛的衣服卧具而作佛事。如戒经中说:龙报一缕,金翅不吞。罗什法师说:昔阎浮王得佛大衣,时世疾疫,王以衣著标上,以示众人,众人归命,病皆得愈;信解益深,因是解脱,此其类也。或者有以饭食而作佛事(五观堂);或者有以寺院的园林楼阁清净而作佛事;或者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而作佛事(阿难见佛相好出家);或者有以虚空而作佛事。众生应当用以上的这些因缘而得入与事物真相相应得的缘自在行,即菩萨行。或者有以梦、幻、影、响、镜中像、水中月、热时焰如是等喻而作佛事。
【经文】有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或有清净佛土,寂寞无言,无说无示,无识无作无为而作佛事。
【经文意思是】或者有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即“不依世俗谛,不得第一义”。或者有以清净佛土,即是寂寞无言,无说,无示,无识无作无为而作佛事,即空无相无作三解脱门而作佛事。
【经文】如是阿难,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阿难,有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劳,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诸佛法门。
【经文意思是】象这样,阿难!诸佛如来威仪之中,举手投足,一切所作所为,无有一法不是佛事。正如“一切法皆是佛法”。佛陀又对阿难说:阿难!世上有四魔即生、死、烦恼、天等四魔,以及八万四千各种不同的烦恼门,使各类众生为之疲于奔命,为之操劳,诸佛如来就依此法而作佛事。为什么这样说呢?一般人总是诧异,不明就里而误解佛法,以为逃避、消极,对现实不满,事实上,面对现实而作佛事,因为佛魔平等一如,烦恼就是菩提,生死就是涅槃。此处也应当是:一切诸法,其中包括四魔及八万四千烦恼,本来没有自性,即是空,一般人不知而执著成魔。对此,应当通达不离魔及烦恼业,当下即是佛事。可见,魔、佛、烦恼、菩提等,不是相对立的二法,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显转大*轮”。一滴水就是代表大海,大海就是由一滴水组成。禅家公案中,庭前柏树籽、麻三斤、喝茶去,都是入道之门,一旦突破,全部突破,也是一门深入,恍然大悟,刻骨铭心。可见,无论什么法,都可以由此走进,受益开悟,即是称为入一切诸佛法门。
【经文】菩萨入此门者,若见一切净好佛土,不以为喜,不贪不高;若见一切不净佛土,不以为忧,不碍不没,但于诸佛生清净心,欢喜恭敬,未曾有也。诸佛如来,功德平等,为教化众生故,而现佛土不同。
【经文意思是】正是因为能够通达一切诸法,没有自性即是空,如是菩萨悟入此法门,即得平等三昧,在此三昧之中,如果见到一切清净美好佛土,庄严无比,如同西方极乐世界也不以为欢喜、贪著、我慢贡高;如果见到一切不净佛土,五浊充满如娑婆世界,也不以为忧虑而不敢面对,要知道“香积佛品”中说娑婆世界:“一世饶益众生,多于彼国百千劫行。”况是通达诸法平等三昧,则能无挂碍,不逃避。因为净秽已是平等平等,没有高下增减之差异,如果有高下增减也是众生的错觉,空性上不会有这样的错觉,所以能入于平等三昧,如是对诸佛众生只生起清净心,不生净秽之想,所以都能欢喜恭敬,这是从未有的事情,所以对我们而言,无量劫的习气障碍,需要深深地思索,才可以接受并能改变自己的思维观念而入佛知见,因为这样的殊胜因缘,可见发见到这样一点:诸佛如来的功德平等无差,即无高下,则不可比较,只是教化众生的过程中,随众生业缘的差别而现起优劣不同的佛身佛土,不是佛有大小(李洪志以为有,那是业障眼),即各人主观愿望,即我执的有色眼镜导致的结果。
【经文】阿难,汝见诸佛国土,地有若干,而虚空无若干也。如是见诸佛色身有若干耳,其无碍慧无若干也。
【经文意思是】佛陀又说:阿难!你见诸佛国土地有许许多多无量无边,而太虚空并没有许许多多、无量无边啊!表象看起来可以见到诸佛的应报二身各不相同,许许多多无量无边,但他们的无碍智慧没有差异,同一空慧耳,即没有许许多多,无量无边。
【经文】阿难,诸佛色身、威相、种姓、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力、无所畏、不共之法,大慈、大悲、威仪所行、及其寿命、说法教化、成就众生、净佛国土、具诸佛法,悉皆同等。
【经文意思是】佛陀又说,阿难啊!诸佛的色身威仪、种姓、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分法身、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威仪所行,及其寿命,说法教化成就众生,净佛国土等等,都具足各种佛法,实际上却又都是平等无差。
【经文】是故名为三藐三佛陀,名为多陀阿伽度,名为佛陀。
【经文意思是】若能如此,“悉皆平等”,所以就称为正等正觉(即三藐三佛陀),也称为如来(即多陀阿伽度),也称为究竟觉(即佛陀)。因为即现象界的差别相,悟入理体界的空性,如器相万千归于金性,即是平等;虽缘起相千差万别之金器,却不障碍空性平等,如是,即能不被生死变相所左右,即是正觉。所谓如来者,即如者即理体空性,如金,即来者现象如金器,一切法由如(空性)而有,如金器依金而生,器生器灭同一真金而已。如是来去,生灭本无,金性常恒(即空性),此即是真如缘起的恒沙功德,不同凡夫业感缘起的恒沙业报。如能于去来中见不去来,即是如来,也叫如去,如是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经文】阿难,若我广说此三句义,汝以劫寿,不能尽受,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皆如阿难多闻第一,得念总持,此诸人等以劫之寿,亦不能受。如是阿难,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限量,智慧辩才,不可思议。
【经文意思是】佛陀又说,阿难!我如果要广说此“正等正觉、如来、佛陀”三个名词的深刻含义,就是你的寿命与大地等同也不能尽受;不仅你一人如此,就是使三千大千世界装满众生,此中众生都如同你阿难一样多闻,得入正念,即总一切法持一切义,即相见金,这样多得人寿也与大地等同,也同样不能尽受,如此说来,阿难!诸佛无上正等正觉之含义,无量无边,不可称量,此中智慧辩才实在是不可思议。
【经文】阿难白佛言:我从今已往,不敢自谓以为多闻。
【经文意思是】听到佛陀所说之法,阿难就对佛陀说:世尊,我从今以后,再也不敢自己以为多闻第一了。观于海水难为水之余,顿觉自己狭小,再不会夜郎自大,自以为是了。只是此处的阿难还是不能回小向大,即生退心之意。
【经文】佛告阿难:勿起退意!所以者何?我说汝于声闻中为最多闻,非谓菩萨。且止,阿难!其有智者,不应限度诸菩萨也。一切海渊尚可测量,菩萨禅定智慧,总持辩才,一切功德,不可量也。阿难,汝等舍置菩萨所行,是维摩诘一时所现神通之力,一切声闻辟支佛于百千劫,尽力变化,所不能作。
【经文意思是】佛陀见阿难起了退心,就鼓励他说,阿难,不要生退心,为什么呢?我所说的如来三种名号含义不可思议,目的是要你们声闻人回小向大,不是否定你的多闻第一,从前我就说你多闻第一,实在是说你在声闻中多闻第一,不是菩萨之中第一。阿难,你且不要退心,不可随意猜测就下结论,因为一切有智慧多闻的人,不应以有限狭隘的观念衡量诸菩萨;虽然一切大海和深渊尚且可以称量,但一切菩萨的禅定智慧总持辩才一切功德却不可以称量。
【经文】尔时众香世界菩萨来者: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初见此土,生下劣想,今自悔责,舍离是心。所以者何?诸佛方便不可思议,为度众生故,随其所应现佛国异。唯然世尊!愿赐少法,还于彼土,当念如来。
【经文意思是】正当佛说法告一段落之时,众香国来的大菩萨们,合掌恭敬向佛述说:世尊,我们初到此土之时,见到娑婆世界,土地不平,秽恶充满,佛与菩萨身材矮小,弟子中都在声闻辟支佛地,于是同众香国相比之下生下劣想,及至见了维摩诘现不可思议神通力,庵摩罗果园现不可思议广博严事,释迦牟尼佛说诸佛功德平等,无有高下,为度众生,即随其业感差别,而现佛土不同,目的还是为了众生而有差别,正是因为这样,现在我们都深深自责,向佛忏悔,舍离这种贡高我慢之心,唯愿世尊慈悲我等,希望赐予一点佛法给我们,回到众香国,使那里的菩萨也应当感念释迦牟尼佛,并能恒顺众生。
【经文】佛告诸菩萨:有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何谓为尽?谓有为法。何谓无尽?谓无为法。如菩萨者,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经文意思是】佛陀告诉众香国中的诸大菩萨说,各位,有一种叫尽无尽的解脱法门,你们应当学。什么是有尽呢?就有造作的世间法;什么是无尽呢?就无造作的出世间法。如果对于菩萨而言,应是不断有为的缘起,同时也不住无为的性空。缘起的俗谛上生权智,利益众生,性空的真谛上生实智,无有一众生可度,了无挂碍,缺一不可。
【经文】何谓不尽有为?谓不离大慈,不舍大悲,深发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教化众生,终不厌倦,于四摄法,常念顺行,护持正法,不惜躯命,种诸善根,无有疲厌。
【经文意思是】怎样称为不尽有为呢?因为众生无尽,所以说菩萨不离慈,不舍大悲。只是菩萨要深发一切智心,念念与空相应而不忽忘,因为菩萨度众生而不住相,不住相即是与空相应的一切智,如果没有一切智,那么大慈大悲就不成为大慈大悲,即是爱见,如是同于凡夫,责对于度生必生厌倦,菩萨则以一切智观法空,教化众生不知疲倦,即能于布施、爱语、同事、利行四摄法中,常能随缘利益众生,并能护持正法,而不顾惜自己的生命,如是所种各种善根和众德的根本,也就没有了疲倦和厌离的心情了。
【经文】志常安住,方便回向,求法不懈,说法无吝,勤供诸佛,故入生死而无所畏,于诸荣辱,心无忧喜,不轻未学,敬学如佛,堕烦恼者,令发正念,于远离乐,不以为贵,不著己乐,庆于彼乐。
【经文意思是】人无志向,犹如无缰之马,无舵之船,或没有方向之船,又如南辕北辙,误入危险歧途,也最容易筋疲力尽,退失道心。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心常安住而不动摇,对于一切功德,心不执著,并能随缘回向,即回小向大,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邪向正,如是上求佛道而不懈怠,下化众生也不吝啬;菩萨又应当勤供养诸佛,以报佛恩,积功累德,所以能入于生死而无所畏惧。菩萨对于各种荣辱,知是幻化,即能心无忧喜;菩萨不可以轻视后来学佛者,因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大地众生都有如来智慧德相”。所以要恭敬如佛,而不生我慢;菩萨对堕烦恼坑的众生,应当加以引导,使之发起正念,对于远离尘嚣之乐,不以为珍贵,因为离群索居,常常孤独怪癖,又不是佛陀本怀,而脱离众生,也不是佛法,当然也不是追求愦闹境界,应是一切随缘,不刻意,不攀缘;菩萨对于一切法不执著于欲乐,但对众生得到的利乐,却要随喜功德,发欢喜心,因为菩萨无心,以众生心为心,所以众生忧虑,菩萨生悲悯心;众生欢喜,菩萨同样欢喜。
【经文】在诸禅定,如地狱想;于生死中,如园观想;见来求者,为善师想;舍诸所有,具一切智想;见毁戒人,起救护想;诸波罗蜜,为父母想;道品之法,为眷属想;
【经文意思是】菩萨在禅定中,不可以沉湎其中,应观禅乐如地狱苦想,即苦乐平等,对于生死中所度众生,如游园观,如看电视,假戏真作,不生疲厌,见来求法的人,应作师长善知识想,因为他在成就我成佛的资粮,所以起师长善知识想。菩萨能舍去自己所有的一切,而不留恋,从而具足一切空智想,“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萨不但自己不犯禁戒,即使见了犯戒之人,也如救被溺者,使其洗头革面,充满自信,不纠缠过去,因“心亡罪灭两俱空”。菩萨六度圆满,滋养我们的法身慧命,所以对诸波罗蜜,能作父母想,菩萨对三十七道品之法,因为能帮助我修成佛道,所以作眷属想。
【经文】发行善根,无有齐限,以诸净国严饰之事,成己佛土,行无限施具足相好,除一切恶,净身口意,生死无数劫,意而有勇,闻佛无量德,志而不倦,以智慧剑,破烦恼贼,出阴界入,荷负众生,永使解脱。以大精进,摧伏魔军,常求无念实相智慧。
【经文意思是】进一步说,菩萨应当发起无有限量的善根,用各种使国土清净庄严的方法,成就自己的佛土,实行无有分别无有限量的布施(三轮体空),从而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菩萨又能随顺法性,而除一切恶,清净身口意三业,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经历无数劫,广度众生;菩萨观法如幻化,即能发心勇猛精进而不退失懒惰,且能听闻诸佛缘起的无量功德,志愿随顺而无有疲倦;菩萨能以智慧剑破烦恼贼;菩萨深知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犹如贼巢,即能以空智,承担拯救众生的大任,出离贼巢,使他们永远解脱;菩萨依住法性,无有身口意三业之过,即能以大精进摧破降伏四魔所扰,常求无念实相智慧。罗什法师以为,无取相念也。凡夫行有念智慧,则高慢益甚,是故求无念智。
【经文】行少欲知足,而不舍世法,不坏威仪,而能随俗,起神通慧引导众生,得念总持。所闻不忘,善别诸根,断众生疑,以乐说辩,演法无碍,净十善道,受天人福,修四无量,开梵天道。
【经文意思是】菩萨虽行于少欲知足,却并不坏诸世间法,因为诸法幻化,无取无舍,即是无可贪求,所以能少欲知足;菩萨能不坏威仪,而又能悠然自在地随俗广结善缘;菩萨能够方便运用神通慧,对机说法,对症下药,引导众生悟入佛之知见;菩萨行住坐卧,对于所闻,正念不失,总持不忘;菩萨能够善于观察众生根机,对症下药,如是机能灭除众生的无明,断其疑惑;菩萨以乐说的辩才,演无碍的法音,使众生听闻而得度;菩萨净化十善道,即以空无相无作于十善道,秉受人天之福报,使众生见之欢喜而得度;菩萨修习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即能开拓梵天的道路,即以梵天位教化众生。
【经文】劝请说法,随喜赞善,得佛音声,身口意善,得佛威仪,深修善法,所行转胜,以大乘教,成菩萨僧,心无放逸,不失众善本。行如此法,是名菩萨不尽有为。
【经文意思是】菩萨常能劝请善知识说法,并随喜赞叹,由此得佛音声,悟入佛之知见;菩萨身口意三业于至善相应,即能得佛威仪,行住坐卧有序而自在,并以此接引众生;菩萨深修善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所行将展转更为殊胜;菩萨实行大乘佛法,自利利他,如是而成为菩萨僧教化众生;菩萨心不放逸,才能不舍而不失众善。实行以上如是等法,即称为菩萨不灭尽有为法,即是菩萨方便智运用。
【经文】何谓菩萨不住无为?谓修学空,不以空为证,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修学无起,不以无起为证,
【经文意思是】怎样称为菩萨不住无为法呢?回答是,以三解脱门为例,修学于空,心中不生起空的概念;修学无相无作,心中也不生起无相无作的概念而修众善;修学无起,也没有生起无起的概念,依然能够发菩提心,净佛国土,成就众生。
【经文】观于无常而不厌善本;观世间苦,而不恶生死;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观于寂灭,而不永寂灭;观于远离,而身心修善;观无所归,而归趣善法;
【经文意思是】因为诸法空相,不是由修而成,只是随顺法性的无起无作罢了,即使是空,也是空即非空;而如果有无相无作无起的概念,实际仍是即相即作即起,所以菩萨观法无常,不贪不执,而依然能不似二乘人灰身灭智;菩萨观娑婆世界是苦,则不住,即无苦,不似二乘怖畏生死;观法无我,即破人法二执,如是无执则无私,即能诲人不倦,菩萨观一切法本自寂灭,而不容许永住寂灭之中,因行未圆,佛果未满,不似二乘停滞于化城之中;菩萨观一切法,始无所来,终无所去,即能随缘度众生,虽观无所归,却因佛果未圆,所以要归趣善法。
【经文】观于无生,而以生法荷负一切;观于无漏,而不断诸漏;观无所行,而以行法教化众生;观于空无,而不舍大悲;观正法位,而不随小乘;观诸法虚妄,无牢无人,无主无相,本愿未满,而不虚福德禅定智慧。修如此法,是名菩萨不住无为。
【经文意思是】菩萨观一切法生无生相,灭无灭相,却以因缘所生法,承当起一切教化众生的天然职责;菩萨观一切法,自性空而无漏,只是随顺空性,而不再有断诸漏,如是才能随缘任用,济度群生;菩萨观一切法空,行无所行,虽无所行,却又能以缘起的行法教化众生,则能不舍大悲,拔济众生之苦;菩萨观一切法本自具足涅槃,而不另有涅槃可证,即称正法位,且又能不住于正位涅槃,不似小乘住于涅槃;菩萨观诸虚妄不实,速朽故不牢固,无有实我故无人,无有真实故无主,无有不变形色故无相,虽如此,菩萨因四弘誓大愿未满,而不放弃福德禅定智慧,即以勇猛精进行普贤行。菩萨以上种种修法,都是观于真谛而不舍俗谛,即真谛绝诸戏论,俗谛严土化人。此等修法称为菩萨不住无为。
【经文】又具福德故,不住无为;具智慧故,不尽有为;大慈悲故,不住无为;满本愿故,不尽有为;集法药故,不住无为;随授药故,不尽有为;知众生病故,不住无为;灭众生病故,不尽有为。
【经文意思是】进一步说,菩萨具足福德的缘故,则能不住无为;具智慧的缘故,则能不尽有为。菩萨因大慈悲的缘故,则能不住无为;满本愿的缘故,则能不尽有为;菩萨对治烦恼,集法药故,则能不住无为;济度众生,随缘授药,即对机说法,则能不尽有为。菩萨和其光同其尘,才能了知众生身心等病,因此不住无为;菩萨以四摄法调济治愈众生身心等病,因此不尽有为。此段是双融二谛以显中道,无为是真谛,有为是俗谛。所谓“不住不尽”,即是非真非俗,也即是:即真即俗。如住无为,则不能修福德,故为具有福德则不住无为;如尽有为则不能增智慧,故为具有智慧,则不尽有为。
【经文】诸正士,菩萨以修此法,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是名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
【经文意思是】各位正知见德菩萨,菩萨如果已经修习这个法门,即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此即称为尽无尽解脱法门,你们大家都应当学。
【经文】尔时彼诸菩萨闻说是法,皆大欢喜,以众妙华,若干种色,若干种香,散遍三千大千世界,供养于佛,及此经法,并诸菩萨已,稽首佛足,叹未曾有,言:释迦牟尼佛,乃能于此善行方便。言已,忽然不现,还到彼国。
【经文意思是】正当说完了这段话之际,众香国的九百万大菩萨们皆大欢喜!当时以众妙花,其中若干种色,若干种香,遍散于三千大千世界,供养于释迦牟尼佛以及这不可思议解脱经,并诸菩萨,稽首佛足,叹未曾有!称赞说:释迦牟尼佛!能够在这个娑婆世界,善行方便!说罢忽然全都不见,回到众香国去了。此诸众香国中的菩萨,从初见娑婆秽土,生下劣想,及闻诸佛国土所作佛事不同,净秽国土都是为净秽众生而显现,所以请法时悔过自责,现在听闻了尽无尽解脱法门,即触通二谛,以为是菩萨所行,才相信在秽土行菩萨道,一生之功,胜于净土百千劫行,真实不虚,于是欢喜散花,称扬赞叹,作礼而归。
太虚大师以为,忽然不见,表示尽义,还到彼国表示无尽义,显示众香国的菩萨已经证入尽无尽解脱法门了。事实上,宇宙万有的一切法,都是尽无尽相,而对于此,如能随顺法性,不假造作,即当下即是解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