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隐法师:大无量寿经甄解卷第十五
大无量寿经甄解卷第十五
第二明释迦劝导,大分为二:一叹彼土圣众显国德,二明此土秽恶劝往生。初中亦三:一总明其众奇妙,二别明自在化,三结叹。初总明中有三:初究竟补处,二自在化众,三别明二大士。初补处者:(《会》一明其住,《渧》一究竟补处)
佛告阿难.彼国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除其本愿为众生故.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普欲度脱一切众生.
《唐译》云:「复次,阿难!极乐世界所有菩萨,于无上菩提皆悉安住一生补处,唯除大愿能师子吼擐大甲胄摩诃萨众为度群生修大涅槃者。」(文)
《汉译》二(二十左)偈后明闻佛说法随意得四果及阿惟越致,次明彼土众智慧勇猛如狮子王,次明彼土圣众无增无减如大海水,次明国土之为诸佛国中之王,而后(二十五右)说诸菩萨、阿罗汉顶中光明不同,无此一生补处之文。《吴译》上(三十六右)亦大同之。
《宋译》下(四左)明道树文次云:「复次,阿难!彼佛刹中所有现在及未来生一切菩萨摩诃萨,一生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菩萨以宿愿故,入生死界,作师子吼,利益有情,我令随意而作佛事。」(文)《唐》、《宋》两译同今经初说二十二愿成就。
净影云:「自下第三,重摄下人同生彼国,于中有三:第一广举无量寿国胜妙之事令人愿求,二从『世人薄俗』已下明娑婆界秽恶充满使人厌舍,三从『广礼无量寿』下就弥陀国辨得彰失令人修舍。初中有二:第一广举无量寿国胜乐之事,二『佛告弥勒,诸天人』下劝人往生。前中有八:一彰彼国寿命长远,二彰彼众光明殊妙,三彰彼众身相具足,四彰彼众智德殊胜,五彰彼生永离恶趣,六彰彼土兴供养多,七彰彼生闻法不绝,八彰彼菩萨行圆备。就初段中,彰彼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明寿命长远无有中夭,除愿为物余国受身。」(文)憬兴亦同之。望西、《略笺》并依之分,但细科八段,第一科(彰彼国寿命长远)改作「究竟补处」,望西有评太好矣,梵响多依望西,细节有异耳。
《会疏》:摄圣中上他方,自下次摄自国二:初广叹诸德,次别叹供佛闻法德。(佛告阿难,彼国菩萨承佛威神)初广叹诸德二:初总叹内外德六云云。属摄圣科者大异净影。
《要解》云:「『佛告阿难』已下说『东方偈』余意,上已说菩萨往觐,今亦广说其菩萨所证得。(本作佛恐写误)第二十二愿云:『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故次上偈略焉,以下广说也。此下至『不能究尽』者说四十八愿中菩萨、声闻、人天等圣众果报成就。」(文)此「东方偈」余意,广说往觐菩萨所得,故证二十二愿,为他方佛国菩萨来生所得者未详,若尔,二十二愿唯蒙圣者,不通凡夫耶?大违宗义焉,是以《渧记》者改为「凡圣所得」者得其旨矣。
《渧记》科云:「正显本愿摄益有二:初显十方所摄机(凡夫所摄,圣人所摄),广亘凡圣故,从下卷初至『三辈文』是明凡夫,次长行偈颂乃明圣人。上已明毕,故自下次示彼土所得益,亦通凡圣逆谤,勿封泥菩萨言矣。(斥《要解》)彼土所得中有二:初并说真化,略叹内证外用德;二唯就真土广叹供佛闻法德。初并说中有六云云。」此二科全同《会疏》大科,但并说真化及唯真是《记》者所见耳。其初总叹内外德中六段细科,虽科目异,全用《会疏》。
上来诸家分节各有是非,可简之。
今依师说言之,重显安养国德有二:初引诸佛称赞证自说,(东方偈)自下二明释迦劝导,亦有二:一叹彼土圣众显国德,二明此土秽恶劝往生。其所以叹圣众显国德义者,为令舍秽国,愿生彼安养净国,此乃释迦劝导也。所以叹彼土圣众,则为安养真利,此乃释迦出兴正意,但为惠此真利,是以说二十二愿成就显其真利也。诸家所解未得此经意,故于说二十二愿成暗谈而已。
今按:先叹彼土圣众以二十二愿成就者,前释迦教初先标安养真利,乃云:「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此之正定聚,若约此土,发信决定往生不退之名;若约彼土,则从果向因之德,玄忠、西河等多就彼土明者,良由此也。吾祖书之中引(引《论注》文)属之「还相回向」(《真佛土卷》),亦不显指其名,(不言彼土正定名)专就现益明者,一为异化土证位故,一为简他宗人师故也。
今按:此经文次序,初标安养真利,至此而释彼佛国中正定聚以二十二愿成就,此乃为显彼土正定聚即是还相回向也,是故承「皆悉住于正定之聚」之文来明二十二愿成就,于是乎佛祖文义大为符顺,良可钻仰哉!然彼土正定聚之中有一生补处,有自在化菩萨,种种示现莫不皆摄之还相回向之中,此是安养自然德化,诸佛之所以叹也,为显此义,故重彰国德。文初先明二十二愿成,以显超出常伦正定聚。《汉译》偈后直明圣众德,无二十二愿成文,然多是自在化德耳。
「彼国菩萨」者,简余佛国也。「皆当究竟一生补处」者,「皆」字显佛愿意非修习功德而后得至补处。何故佛愿约补处位阶誓者?此是因位究竟,自佛而降一等故,就此彰大悲利他始也。虽佛愿如是,其菩萨有自本愿,欲在于下位修习者,是所不制,故曰「除其本愿」。假使其在于下位,亦一一位能超出常伦,故不同于诸佛刹中,此亦佛愿力之所令然也。委如别处,此中所明一生补处为要,其所除菩萨在次下明之,故今科云「明究竟补处」也。
「以弘誓功德」等者,愿文法譬并举,今专约法,诸经所云「大誓庄严」是也。此所除菩萨中具含悲智二种,如下引《大论》,故其度脱众生亦兼净秽,故云「普欲」,思之。
次明自在化(《会》二明其光明,《记》二光明殊妙)
阿难.彼佛国中.诸声闻众身光一寻.菩萨光明照百由旬.
此中「阿难」者为别前文,改端命之。
彼佛国中诸声闻、菩萨不同者,明自在化相故,自在化者,愿文云「本愿自在所化」,其菩萨有种种本愿,或声闻身,或菩萨身等,种种示现自在,故名「自在化」,即是游戏神通菩萨也。
《大论》三十八云:「游戏神通者,到十方世界度众生,雨七宝,所至世界一乘清净无量寿无量阿僧祗劫。问曰:菩萨法应度众生,何以故但至清净无量寿世界中?答曰:菩萨有二种:一者有慈悲心多为众生,二多集诸佛功德。多集诸佛功德者至一乘清净无量寿世界,好多为众生者至无佛法众处赞叹三宝之音。」(文)
据此《论》判,次经文云「智慧成满,深入诸法」等者,智门游戏之菩萨,周诸佛刹土,普修供养,还到本国,闻法悟入,天亲所云「未证净心与净心上地菩萨毕竟即得平等法身」者是也;又「彼菩萨乃至成佛不更恶趣,乃至于其国无染著心,于诸众生得大慈悲等」者,悲门普入之菩萨,普游秽界,弘赞悲愿一乘,天亲所云「何等世界无,佛法功德宝,示佛法如佛」者是也。凡《论》偈四种正修行中,初三为智门游戏,后一为悲门普入,自下经文尤符同矣,思而可解。
又复自下文与序分阿难叹德能照应,其义如上粗辨,此之悲智二门菩萨并是自在化菩萨也。前究竟补处与此自在化俱是从果向因而诸佛国土所无,故总科云「其众奇妙」也。
《唐译》云:「诸声闻众皆有身光,能照一寻,菩萨光照极百千寻,除二菩萨光明常照三千大千世界。」(文)
《汉》、《吴》两本云:「无量清净佛国诸菩萨、阿罗汉,其顶中光明皆悉自有,光明所照大小乃至其诸菩萨顶中光明各照千亿万里,诸阿罗汉顶中光明各照七丈。」(文)
《宋译》云:「彼佛刹中一切菩萨及诸声闻,身相端严,圆光炽盛,周回照曜百千由旬。」(文)
《大论》四十二云:「如阿弥陀佛世界中,诸菩萨身出常光,照十万由旬。」(文)
望西引上经论不同云:「观音、势至亦诸说不同,或说圆光,或说身光,或明光体,或明外照,或约光光,或约现起,或随机缘远近不定,诸经中各说其一,实无相违。」
言「一寻」者,义寂云:「随彼身量,面各一寻。」(已上)
「百由旬」者,净影云:「其一由旬有四十里,照百由旬合四千里。」(《赞弥陀偈》同之)
一寻者,或八尺为寻,(《淮南》(《应音》引)、《纂要》(《苑音》引)、《尔雅》、《字汇》)或六尺为寻。(《广韵》)
《论注》上曰:「里舍间人不简纵横长短,咸谓横舒两手臂为寻。」《应音》十八(十八)同之
《思义》云:「一寻及百由旬共约初生。」(文)
《会疏》云:「是则暂品节其数量,令知优劣也,实咸同一类,无有好丑故。」(文)
《要解》云:「声闻、菩萨等身光有异顺他方故,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文)此二解归一义亦无妨。
《渧记》云:「今此光明殊妙段说化土圣众外用德而已,若约真土,既说形无异状,宁有光明优劣耶!」(文)《义记》亦同之,详曰:还相回向愿为通化土耶?化土圣众德用者难思。今谓:咸同一类处示现如是不同者,是自在化之相而已。
梵响云:「且示差异耳,实依时处以可种种。」(文)摄化无究,岂一准耶!
后别明大士
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难白佛.彼二菩萨其号云何.佛言.一名观世音.二名大势至.是二菩萨于此国土修菩萨行.命终转化生彼佛国.
《唐译》云:「除二菩萨光明常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难白佛言:世尊!彼二菩萨名为何等?佛告阿难:汝今谛听,彼二菩萨一名观自在,二名大势至。阿难!此二菩萨从娑婆世界舍寿量已往生彼国。」(文)
《汉本》(二之廿五)云:「其诸菩萨中有最尊两菩萨,常在无量清净佛左右坐边座侍政论,无量清净佛常与是两菩萨共对坐,议八方上下去来现在之事。乃至其一菩萨名廅楼亘,其一菩萨名摩诃那,光明智慧最第一,其两菩萨顶中光明各焰照他方千须弥山佛国常大明。乃至佛言:其世间人民善男女人,若有一急恐怖遭县官事者,但自归命是廅楼亘菩萨,(《吴本》言二菩萨)无所不得解脱者也。」(文)《吴本》同之。
《宋译》云:「有二菩萨身光远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难白言:此二菩萨有大身光,其名云何?佛告阿难:二菩萨者,一名观自在,二名大精进,现居此界,作大利乐,命终之后当生彼国。」(文)
今解云:上诸圣中既有一生补处及自在化,今此二大士宁无二德乎!《小经》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此二大士亦应有补处德,今叹补处德言「最尊第一」也。《汉》、《吴》两本说二大士补佛处成佛,又说是二菩萨常在本佛左右坐侍,正论八方上下去来现在之化事,此之二大士辅佐佛化之事,犹如宰臣居王左右而辅佐王政事,此乃究竟补处德也。
「照三千大千世界」者,《汉》、《吴》本说「照他方千须弥山佛国」,《观经》云:「观音圆光百千由旬,势至圆光百二十五由旬。」《大论》四十二云:「观音、势至身出光明,能照十方如恒沙世界。」(望西所引)
望西云:「三千界者令知分齐。问:一切补处同位等行,二菩萨光何独最尊?答:随时不定,例如《观经》二士光明胜劣不同,故义寂云:『随所化机身量不定,光明大小不可一例。』(已上)《大论》四十二云:『如遍吉菩萨、观世音、大势明纲无量光菩萨等,能有是力,身出无量光明,能照十方如恒沙世界。』(已上)如此文不止二士胜,勿偏执矣。」(文)今谓:于平等中示现差别耳。
「阿难白佛(止)二名大势至」者,次问答其名,诸译皆有之,由此言之,《观经》在于此经之后,以之可知,若在前,则阿难何不知其名耶!
观众生称名音救故,(《法华》)见者得菩提称名者脱苦故,(《思益》)观一切生大悲心故,(《悲华》)常观察世间慈悲利益故,(《功德庄严王经》)名「观音」。慧光普照,令离三途,得无上力大势力故,(《观经》)投足动三千及魔宫殿故,(《思益》)由愿取大千世界故,(《悲华》)名「大势至」。为利益一切众生,故说二大士名耳。梵名释名如《音义》、《会疏》等。
「是二菩萨于此国土」等者,后明二士自在化。
憬兴云:「既言『于此土修菩萨行』,即知无诤王在于此方,宝海亦然。」(文)
《会疏》云:「『是二』下明其本缘,准《悲华》,无诤念王有千王子,各于此方发愿修行,二菩萨则第一(名曰不眴)、第二(名曰摩尼)王子也。」(望西等皆同之)
今谓:此非明其本缘,正明二大士自在化也。于此国修菩萨行者非指《悲华》本缘,此彰悲门普入,或现声闻身,或现人天身,或现菩萨身等,自在现种种身,普化一切,是云「修菩萨行」,其《悲华》本缘仅示其一分,何止此已哉!《汉》、《吴》两译说归命是二菩萨解脱急恐县官事,此但说二菩萨名号利益,无「命终转化」等文,明知「命终转化,生彼佛国」亦是示自在化之相而已。
《要解》云:「此经说往相大利,故明二大士德以往相益,《观经》皆约还相。」(文)可准解。
二别明自在化有四:一明智门游戏相,二明悲门普入相,三重明智门游戏德,四重明悲门普入德。此其初,智门游戏相:
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智慧成满.深入诸法.究畅要妙.神通无碍.诸根明利.其钝根者.成就二忍.其利根者.得不可计无生法忍.
《唐译》云:「阿难!彼极乐界所生菩萨皆具三十二相,肤体柔软,诸根聪利,智慧善巧,于差别法无不了知,禅定神通善能游戏,皆非薄德钝根之流,彼菩萨中有得初忍或二忍者无量无边,或有证得无生法忍。」(文)
《觉经》三(十二右)下辈当得阿惟越致下云:「阿惟越致菩萨者,皆当有三十二相,紫磨金色,八十种好,皆当作佛,随心所愿等。」《吴译》下(六右)同之。又《觉经》二(廿一)云:「皆悉智慧勇猛如师子王」等,《吴译》上(三十三)同之。又《觉经》二(廿四)明神通无碍云:「无量清净佛国诸菩萨众,皆洞观彻听,悉复见知八方无上去来现在之事等。」《吴译》上(三十六)同之,然无「得忍文」。
《宋译》下(五右)云:「复次,阿难!彼佛刹中一切菩萨,容貌柔和,相好具足,禅定智慧通达无碍,神通威德无不圆满,深入法门得无生忍。」(文)
上来总明其众奇妙竟,已下二别明自在德中有四:初明智门游戏相,于中初明外相具足。
「其有众生」者,此界他方凡圣善恶总摄言「其有众生」。望西云「『其有众生』者上来约圣自下说凡」者非也,有说通真化者亦未可。《要解》云:「『其有众生』者广通五乘。『具足三十二相』者,三十二相愿(第二十一愿)成就文也。」(文)
「智慧成满」等者,次明内德,虽外相殊妙,不具内德则不足为胜,次上以内德,此乃明其游智门。
净影云:「『智慧成满,深入诸法』证会法性,『究畅要妙』穷达教诠。(所诠)」(文)此约真俗二智。
兴云:「『入诸法』者,悟所诠故,『畅要妙』者,闲能诠故。」(文)此约能所诠,未可也。
《笺》云:「深解诸法实性,又能穷能诠之要,畅所诠之妙也。」(文)此合释影、兴二释。
梵响:「『深入诸法』即俗真智证入诸法即空不空也,『究畅要妙』即真俗智究畅即空不空诸法当相云云。」此润色净影耳。
《会疏》意为二句一意,谓智慧深解究畅诸法要妙(诸法实相妙理)也。
各有旨。今谓:深达一切诸佛法,究竟其宗要,通畅其妙理也。
「神通无碍,诸根明利」者明其游戏自在义,故《唐译》云:「禅定神通,善能游戏。」(文)六根明利故六神通无碍也,此乃六通愿成故也。《会疏》「或可释四十一愿成」者(具足诸根)未可也,梵响以诸根明利为第四十一愿成者非也,前解四十一愿以为化土生后益,何至此为安养益耶?前后相违也。
「其钝根者」等者,后示地前、地上差别也。
净影云:「其钝根者成就二忍,谓音响忍及柔顺忍。其利根者乃至成佛得阿僧祗无生法忍。」(文)
憬兴云:「有说二忍者即生法二忍,又五忍中之初二种,无生忍者即第四忍。此恐不然,无生法忍即生法忍,故超于顺忍,忽说无生无别所以故。今即中下之人唯得音响、柔顺二忍,上品之属于不可数法得无生忍,故云『不可计』。既有利钝,必是凡地故,而非根性利钝也。」(文)
望西引憬兴已云:「此师意者,二忍即是十住、十行故,位位相望,上位云『利』,下位名『钝』,不关根性。宗家不然,如《舟赞》云:『地前地上元无二,随根利钝超增位。』」(文)
《略笺》云:「此中二忍者不可决知,如愿中三忍,若约第三地所得(发光地修忍度)而解之,所谓耐怨害忍、安受苦忍也,无生忍乃谓谛察法忍也。乃至然此三忍乃见道场树之益也,不可一例,更思。」(文)忍度之「忍」是堪忍义,今得无生法忍之「忍」是忍可决定之义,何以谛察法忍为无生法忍乎?准之,「成就二忍」亦是忍可之「忍」,非耐怨害、安受苦忍也明矣。
《会疏》为四十八愿成就,为化土益,故引《观经》「上品文」,三辈九品往生为利钝异也。
《渧记》曰:「此文古来多为第四十八愿成就文,于予不取,何者?其得三忍愿乃愿弘愿行者闻名一念即时横得三忍之益,故言『闻名即得』等,『即』言不徒施。今此文明论根利钝,为彼土益,非化土而何哉?古来不辨菽麦,唯以三忍语相似混为一,恨矣!既说根利钝,为化土所得忍,则可谓见道场树愿成也,上道场树愿成文云:『见此树者,一者音响忍,二者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文)虽然,未说同时得、次第得,是以今至此文说曰其见树得忍人根有利钝,故利根人乃超二忍,直得初地无生忍,其钝根人加增其位,或得音响忍,或得柔顺忍。元来信外凡夫往生化土见道树则随根利钝得此超增益,故《舟赞》云云。然得如此益之机《观》《小》显说行者也,故十四佛国往生中之诸小行菩萨及修习少功德者是其能生人也,诸小行菩萨乃自力称名人,是真门机,故利根也;修习少功德者是自力诸善人,故钝根也。有此利钝,故见树得忍有差别,而然则今此段可谓『见树得忍文』余意也。」(已上)
详曰:《记》者贬古来解言「不辨菽麦」等,荒言之甚哉!古来言第四十八愿成者,彼愿文为次第化相益故也。彼愿为唯弘愿益者但是《记》者局见,而他人之所未许也,以自局见贬他人者可谓妄倒而已。况此文不说见道场树,但是智慧成满,深知诸法,于诸法忍得无生智为得忍,故《唐》、《宋》两译但说无生忍,不说钝利,何言偏见树得忍益耶!思之。
师说曰:「『其钝根者』等者,地前未入无生,故云『钝根』;地上利锐,能达无生,故曰『利根』。《舟赞》云:『地前地上元无二,随根利钝超增位。』(文)『不可计』者彰能证人多。《如来会》云:『得初忍及第二忍者无量无边,或有证得无生忍。』(文)此明地前多地上少,今译反之,故云『得不可计』等。若尔,『得』字应在于『无生忍』上,而在『不可计』上者,译场作语之疏而已。何故示现地前、地上不同哉?解云:此乃显游戏神通自在化示现其差别,如《论》以已证净心、未证净心分上下别,此等菩萨至次下文即见彼佛,闻法悟入一实之道,因顺他方以明增道损生者,菩萨游戏神通耳。然经文多含,应有从三辈而入来者,不可一概,是以古来于此论方便益,虽然,经文正意在显自在化也。」(已上师说)
今从此义,然解「不可计」为能证人多者,似未详。何者?《宋译》经云:「深入法门,得无生忍。」谓智慧深入不可计诸法,于一一法证得无生理,故云「不可计无生忍」。《赞偈》曰「二忍乃至不可计」,可以为证,不可异解也。《义记》云「因顺余方」,亦同于今义。
二明悲门普入相
又彼菩萨乃至成佛.不更恶趣.神通自在.常识宿命.除生他方五浊恶世.示现同彼.如我国也.
《唐译》云:「阿难!彼国菩萨乃至菩提,不堕恶趣,生生之处能了宿命,唯除五浊刹中出现于世。」(文)《汉译》三(十二)云云。
此明悲门菩萨游戏于诸佛世界度诸众生,六神通常自在,乃至成佛不更恶趣也。「除生他方」下亦明普入五浊刹自在化益也。
《会疏》云:「『神通』以下明所除,言『神通自在,常识宿命』者,生浊世之所以也,今此『除』字应在『神通』之上欤。」(文)此释不然,今按:应现他方无浊世界之时,宿命五通常自在而不更恶趣也。恶趣者,谓人天三途五恶趣也,今日释迦出现人趣,犹是更杂恶趣也。(更,《广韵》:再也。)若应现他方五浊世界之时如我释尊,故云「除生」等,「除」字就「不更恶趣」四字而明之。峦师《大经赞》云:「宿命五通常自在,至佛不更杂恶趣,除生他方五浊世,示现同如大牟尼。」盖此意也。「除」字应在「神通」之上者非也。
「如我国也」者,《赞》云「示现同如大牟尼」,由此言之,谓应现五浊刹,同彼浊恶众生,现生老病死之相,如释迦牟尼佛应现此娑婆国也。净影释与此异也。
三重叹智门游戏德有五:一广供多佛,二闻法欢喜,三还到本国,四本佛说法,五自受法乐。初供佛中三:一遍供诸佛
佛告阿难.彼国菩萨.承佛威神.一食之顷往诣十方无量世界.恭敬供养诸佛世尊.
《唐译》云:「阿难!彼国菩萨皆于晨朝供养他方无量百千诸佛。」(文)《会疏》引《吴译》经上(廿六),《汉译》二(七)同之。此则第二十三愿成就也。
「承佛威神」者,《吴译》云:「皆俱前为佛作礼,白佛辞行,佛即然可之,即便行。」(文)
「一食之顷往诣十方」者,《论》曰:「一念一时,不动而至,不动遍至。」今言「一食之顷」者,显于晨朝时往十方,食前还本国云「一食之顷」。《小经》云:「清旦供华,以食时还到本国。」(文)
二供具如意
随心所念.华香.伎乐.缯盖.幢旛.无数无量供养之具自然化生.应念即至.珍妙殊特.非世所有.辄以奉散诸佛菩萨声闻大众.在虚空中化成华盖.光色昱烁.香气普熏.其华周圆四百里者.如是转倍.乃覆三千大千世界.随其前后.以次化没.
《唐译》云:「随所希求,种种花鬘,涂香末香,幢幡缯盖,及诸音乐,以佛神力,皆现手中,供养诸佛,如是供具广大甚多,无数无边不可思议,若复乐求种种名花,花有无量百千光色,皆现手中,奉散诸佛。阿难!其所散花即于空中变成花盖,盖之小者满十由旬,若不更以新华重散,前所散花终不堕落。阿难!或有花盖满二十由旬,如是三十、四十乃至千由旬,或等四洲,或遍小千、中千乃至三千大千世界。」(文)《吴译》文如《会疏》引,《汉译》同之。
从初至「非世所有」明供具如意相,「辄以」下示散华神变也,即依供具如意愿力。(廿四愿)
「随心所念」者,欲华则华现,欲香则香现等也。
「自然化生」者,由愿力故,不假自功,忽化现也。
「应念即至」者,应欲供之念而即现也。
「珍妙殊特」等者,叹供具最胜,《异译》云:「非世间之物,亦非天上之物也。」(文)《赞》曰:「珍奇绝世无能名」。(文)
神变中,「奉散」者,《琳音》一(十七)曰:「逢捧反。《广雅》:奉,献也。」
「在空中化成华盖」者,准《异译》,无量供具中就散华现神变,余一切供具亦如是。《赞》云:「散华供养殊异宝化成华盖。」(文)
「光色」等者,明花盖光香。昱烁,《应音》九(十五)曰:「煜爚,由鞠切,下才灼切,《说文》:煜,光耀也,爚,火光也。经文作『煜烁』,非字体。」又八(二左)曰:「煜爚,光明盛貌也。」(文)
「其花周圆四百里」等,明空中华盖分量。《唐译》云:「盖之小者满十由旬,或二十由旬,如是三十、四十乃至千由旬,或遍小千、中千乃至三千大千世界。」故言「如是转倍」等,随其前后以次化没去,新花散则旧花化没去。《吴译》云:「小萎堕地,即自然乱风吹,悉自然去。」
三稚赞佛德
其诸菩萨佥然欣悦.于虚空中共奏天乐.以微妙音歌叹佛德.
《唐译》云:「此诸菩萨生希有心,得大喜爱。」(文)
《汉本》二(十一左)云:「诸菩萨皆大欢喜,俱于虚空中大共作众音,自然伎乐乐佛及诸菩萨阿罗汉,当是之时快乐不可言。」(文)《吴本》同之。
「其诸菩萨」者,供佛之大士也。「佥然」者,《应音》(九左)曰:「七廉切,《小尔雅》:佥,同也。《尔雅》:佥,咸,胥皆也。《方言》:自关而东五国之郊谓皆曰皆,东齐曰胥。」(文)言诸菩萨皆咸见供物神变而喜跃,故曰「佥然欣悦」也。不耐欣喜,故于空中奏乐,以微妙乐音歌颂叹扬佛德也。
二闻法欢喜
听受经法.欢喜无量.
《唐译》略之。《汉本》云:「诸菩萨皆悉却坐听经,听经竟则悉皆讽诵通利,重(《吴》无)知经道,益明智慧。(已下《吴本》无)其诸花香小萎便自堕地,则自然乱风吹花,悉皆自然去。则诸佛国中,从第一四天王上至三十六(三,《吴》)天上,(「诸天人皆共持天上万种自然之物来下供养」之十八字《吴译》有是)诸菩萨、阿罗汉、天人皆复于虚空中大共作众音伎乐,诸天人前来者,转去避后来者,后来者转后(复,《吴》)供养如前,更相开避,诸天人欢喜听经,皆大共作音乐,当是之时快乐无极。诸菩萨供养听经讫竟,便皆起为诸佛为礼而去,则复飞到八方上下无央数诸佛所,则复供养听经皆各如前时。」《吴译》同之。
《笺》云:「前诸大士非特见供具之变瑞而为欣悦,乃闻佛说法,欢喜亦复无量也。」(文)
今谓:上「诸菩萨」三字流于此,可见。供养忻悦、听经而欢喜、喜爱无量《唐译》合以为一「喜爱」,此之供养闻法即是集功德藏也。
三还到本国
供养佛已.未食之前.忽然轻举.还其本国.
《唐译》云:「于晨朝时,奉事、供养、尊重、赞叹无量百千亿那由他佛,及种诸善根已,即于晨朝还到本国,此皆由无量寿佛本愿加威(二十二愿),及曾供如来,善根相续(现其德本)无缺减故,善修习故(修习普贤),善摄取故(为众生故),善成就故(大悲心成就)。」「此皆由」已下明供佛闻法之由来,今经所无也。
《汉本》云:「悉遍已后日未中时,诸菩萨则皆飞而去,则还其国,悉前为无量清净佛作礼,皆却坐一面听经,听经竟,皆大欢喜。」(文)《吴译》同之。
「忽然」者,梵响云:「东宫忽(呼骨切)。郭知玄云:忽事不意而至也。麻果云:倏忽,俄顷也。」(文)
「轻举」者,如鹰隼飞,神足之疾也。
五自土法乐二:初闻法得道乐,二供养不断乐。此初也
佛语阿难.无量寿佛为诸声闻菩萨大众班宣法时.都悉集会七宝讲堂.广宣道教.演畅妙法.莫不欢喜.心解得道.
《唐译》供养诸佛次说说一切智德,故略无此段。《宋译》「东方偈」后明道场树而不说讲堂。今经道场及讲堂精舍上卷已说,至此处则彼诸菩萨供养他方竟,还本国而闻本佛弥陀说法,仍说七宝讲堂,其次第连接焉。
《汉本》二(十三)明七宝钵在前,次说讲堂,后明他方菩萨往觐,文云:「佛告阿难:阿弥陀佛为诸菩萨阿罗汉说法时,都悉大会讲堂上,其国诸菩萨阿罗汉及诸天人民,无央数都不可复计,皆飞到无量清净佛所,悉前为无量清净佛作礼,却坐听经,无量清净佛便则为诸比丘僧、诸菩萨阿罗汉、诸天人民广说道智大经,皆悉闻知经道,莫不欢喜踊跃心开解者。」(文)《吴译》上(三十一)同之。
《会疏》此文次越「他方往觐文」一连引「随类各得解文」,未详,真化混淆矣。又《会疏》:「是则第二十八(见道树愿)及第四十六(随意闻法)愿成就也。」(文)
《渧记》云:「第二十八愿局化土愿,而今此段唯是真土德相,故不可为见树愿成文也。其第四十六愿乃通真化,故是亦可谓第四十六愿一分云云。」
今谓:《记》者评局解耳,至下可知。此中初四句明说法时简他方,「都悉」等一句示会处,「广宣」等二句正明说法相,「莫不」等二句明闻益也。
「班宣」者,《应音》一(十左)曰:「案:古书或作『颁』,同补奸切,《尔雅》:班,偏赋与也。」《琳音》十七(三左):曰:「八蛮反,《杜注左传》云:班,布也,又曰次也。《贾注国语》曰:班,位也。《方言》:列也。」(文)今宣布义也。
「广宣道教,演畅妙法」者,正班宣法也。龙树《赞》说法相云:「诸有无常无我等,亦如水月电影露,为众说法无名字。」前偈曰:「知法如电影,究竟菩萨道,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道。」诸法本来无名无相而常说无名字法,法性空寂而不妨菩萨道,如是说大法门曰「说道智大经」。听此开示悟入佛智曰「欢喜心解得道」,是乃自受法乐之相也。《赞》曰:「听佛开示咸悟入,欢喜充遍皆得道。」(文)「开示悟入」之语且假语于彼而意不同彼会三归一义,今约二十九种门寄显真土菩萨悟入一实道之相,是因顺余方示自受法乐相而已,此乃显彼土诸菩萨供养闻法于他方,还本国听弥陀说法,自受法乐也。虽文正意如是,而佛教多含,或应有从化土进入于真土之人,不可一准,是以高祖合之于道场树,为方便化土,有从假入真之相故。何以知尔者?今按《赞》曰「大众云集七宝堂」,「大众云集」之语纵容,恐应非但自土大士,何者?《赞》文下十四佛已今当往大士回之上,次颂十方往觐,而后有「圣主世尊说法时,大众云集七宝堂」等偈,由是言之,此大众不但自土还来大士,他方来生菩萨亦同来集此讲堂听佛开示,有自受法乐者,或有从假入真者,何以故?他方来中有不退菩萨,又有小行少功德者故,此等大众自国他方都悉云集会,故曰「大众云集七宝堂」,此由《赞》偈起尽为此解,岂夫不然乎!由此视之,文经「都悉集会」之语亦宽,《汉译》次文有「其国诸菩萨」等简别言,故知上「都悉大会讲堂文」广通自国他方来生,故高祖言「十方来生无边」,卓见高迈,堪仰信焉!虽然,文正意在自受法乐正益,应知。《渧记》者未见此义,偏约正为者局解耳,思之。
二供养不断乐
即时四方自然风起.普吹宝树.出五音声.雨无量妙华.随风周遍.自然供养如是不绝.一切诸天皆赍天上百千华香.万种伎乐.供养其佛及诸菩萨声闻大众.普散华香.奏诸音乐.前后来往.更相开避.当斯之时.熙怡快乐.不可胜言.
《唐译》略无此段。
《汉本》二(十四)云:「则四方自然乱风起,吹国中七宝树,七宝树皆复作五音声,乱风吹七宝华,华覆盖其国,皆在虚空中下向。华其香极自软好,香遍国中,华皆自散无量清净佛及诸菩萨阿罗汉上。华堕地皆厚四寸,华适小萎,则自然乱风吹萎花自然去,则四方俱复自然乱风起,吹七宝树,七宝树皆复自然作五音声,乱风吹七宝树华,华复如前,皆自然散无量清净佛及诸菩萨阿罗汉上,花堕地复厚四寸,花小萎则自然乱风吹萎花,悉自然去,乱风吹花如是四反,则第一四天王诸天人、第二忉利天上(已下四十字《吴译》无之)诸天人、第三天上诸天人、第四天上诸天人、第五天上诸天人、第六天上诸天人、第七梵天上诸天人,上至第十六天上诸天人,上至三十六(三,《吴》)天上诸天人,皆持天上万种自然之物、百种杂色华、百种杂香、百种杂缯彩、百种劫波育叠衣、万种伎乐,转倍好相胜,各持来下为无量清净佛作礼,则供养无量清净佛及诸菩萨阿罗汉,诸天人皆复大作伎乐,乐无量清净佛及诸菩萨阿罗汉。当是之时,快乐不可言,诸天人前来者,转去避后来者,后来者转后(作「复」,《吴》)供养如前,更相开避。」(文)《吴译》同之,但文相稍略也,且无「诸天人第三天上」以下五十字,「三十六天」作「三十三天」。
解云:供养中亦三:一风音供,二雨华供,三诸天供。初风音供中,「即时」者,闻法欢喜之时也,不待求而起,故曰「自然风起」。「出五音声」者,谓宫、商、角、徵、羽也(「出」去声)。次雨华供,非唯风音,又雨妙华遍国中,不求而自得供养,如是常无有断绝也。后诸天供养,非惟自然风华之供,又他方诸天赍华香伎乐而来为供养也。
赍者,音节稽反,《玄赞》八(四十七右)曰:「赍,音节稽反,持遣也,《切韵》作赍。」《麟音》三(十四)曰:「《考声》云:持物行也,《切韵》:付也,遗也。」《琳音》八十一(十七):「《广雅》:赍,送也。」(文)
「前后来往」等者,前来者前往,后来者后往,开路避迹相让不碍也。
「避」者,《应音》十(十右)云:「脾义反,《说文》:避,回也,《苍颉篇》:避,去也,谓远离之处也。」
「当斯」等明快乐无极也,「当斯之时」者,佛说法及以风华天乐供养之时也。
「熙怡」者,《应音》三(二左)云:「虚之反,下与之反,《说文》:熙怡,和悦也,《方言》:怡,喜也。湘潭之间曰纷怡,或云熙怡」。(文)
此下《略笺》释详也。
第四明悲门普入之德有二:初略明,二广叹。初略明中亦三:一弘赞佛慧德,二普入无碍德,三悲愍为心德。初弘赞佛慧德者
佛语阿难.生彼佛国诸菩萨等.所可讲说.常宣正法.随顺智慧.无违无失.
《唐译》下(九左)云:「复次,阿难!彼极乐界诸菩萨众,所说语言与一切智相应。」(文)《汉译》一(十七)但说诸菩萨说法,《吴本》亦同,与今经异也。《宋译》下(五)有说一切智段而文相甚略,故无此文可配。
净影云:「自下第八彰彼菩萨行德圆备,于中初别,后(「彼诸菩萨」下)总结之。别中有七:一行修离过,二『具足』下成德圆备,三『等观三界』下行修具足,四『究竟一乘』下成德殊胜,五『摧灭嫉』下行修增进,六『因力』下诸力具足,七『身色相好功德』已下通就诸德总叹显胜。初中先别,后(「究竟一切」下)总结之。别中,初言『所可讲说,常宣正』等化行离过。」(自下科节憬兴依之)望西、《略笺》并依用净影,梵响亦同也。
《嘉祥疏》(二十九右):「明说法中有二:初明佛说(「广宣道教」等),后明菩萨说,(「诸菩萨所可讲说」下)即是传佛语于菩萨。传佛语中有二:初明说无乖违,『于其国土』下次叹德。」(文)
《会疏》科节与诸家别:「此三明说一切智总标云云。」《渧记》从之。
今谓:上重智门游戏德竟,自下第四,重明悲门普入德,有二:初略明,后广叹。(「究竟一切」下)初中有三:一弘赞佛慧德,(口业德)二「于其国土」下明普入无碍德,(身业功德)三「于诸众生」下明悲愍为心德。(意业功德)略叹菩萨三业德为略明也。
初弘赞佛慧德者,即是安养界菩萨于他方世界为赞叹佛慧功德音也。嘉祥云:「自下菩萨传弥陀佛语说无乖违。」与今相近而不必同,学者思择焉。《论》偈云:「何等世界无,佛法功德宝,我愿皆往生,示佛法如佛。」(文)此于无三宝处示佛法如佛,今经文有佛无佛,于何佛国赞叹佛慧也。上偈文明诸佛咨嗟赞叹,今文乃明菩萨亦如佛咨嗟称赞弥陀佛慧也。
「所可讲说」者,「所可」助语辞,「讲说」者犹和解,有其本说而和解之言「讲说」,如诸佛本说赞叹佛慧也。安养菩萨不讲说则已,苟所可讲说,常宣说正法,下文云「常共称扬赞叹」,诸佛常赞叹,则菩萨亦常宣说之。
「常宣」二字显十七愿功,本愿文就赞叹首举诸佛,首佛已赞弥陀,菩萨何不赞,菩萨已赞,凡僧亦可从之,故偈曰「我赞佛慧功德音,愿闻十方诸有缘」等。「正法」者谓悲愿一乘,其体即至德尊号也。
「随顺智慧」等者,望西云:「『随顺智』者顺一切智,(「一切智」义如愿中释)故《宝积》云:『诸菩萨所说语言与一切智相应。』是二十五愿成就也。」(文)《略笺》、《会疏》同之,今所不取也。憬兴云:「即顺弥陀佛智慧故也。」(文)此释可谓尽矣。今随顺弥陀佛智,说佛智法门也。《如来会》约通门,故云「语言与一切智相应」,今就别途,说弥陀佛智也。
「无违无失」者,望西云:「法位云:『不违圣教,不失正理。』(已上)今谓:说法顺智故无违,无违故无失,失,过也。」(文)《略笺》亦同,《义记》依用法位。梵响云「无相违无过失。」《会疏》云:「无背佛意,无失众机。」各据一义。今谓:「无违无失」者示随顺相,谓随顺佛智,所说皆无违佛意,随顺佛智故所说教法无有误失也。
二普入无碍德
于其国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无染著心.去来进止情无所系.随意自在.无所适莫.无彼无我.无竞无讼.
《唐译》云:「于所受用皆无摄取,遍游佛刹,无爱无厌,亦无希求不希求想,无自想,无烦恼想,无我想,无斗诤想,违怨瞋之想。」(文)《汉》、《吴》、《宋》三本无可配文。
净影云:「『于其国』下自行无失,于中初先明摄对治,『灭烦恼』下明离诸过。前摄治中明修六度而为对治,初修舍行,舍犹檀矣。『于其国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明其离见,『无染著心』彰其离爱,除舍此二名为舍行。次修戒行,『去来进止情无所系,随意自在』明离身过,『无所适莫,无彼无我』明离意过,『无竞无讼』明离口过。」(文)憬兴同之,望西、《略笺》、梵响并依用之,独《会疏》以为叹其心念,《渧记》依用之而已,今亦不取也。
今谓:「于其国土」下二明普入无碍德,谓彼菩萨普游有三宝处,三宝处一切世界自在无碍,是曰「普入无碍」,故《唐译》云:「遍游佛刹,无爱无厌等。」(文)「于其国土」者所游之处,总摄净秽。「于其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等者彰无碍之义,净影、憬兴配舍、戒等非今所取,今文意谓于其国土中,宫殿、楼观、池流、花树及饮食、衣服、花香等一切万物有我所心,(我所者,我璎珞、我僮仆、我器等执为我所有)则有自他亲疏,认一所而为己住宅,执一方而为我家乡,故去来进止有挂碍。安养菩萨永离我所心,净如莲花不受尘埃,于十方净秽诸刹去来进止无所系,随意自在无碍也。无我所心,故于万物无染著心,故于净不著于秽亦无厌,亦无可无不可,彼己犹空,故无竞无讼。《赞》偈曰「于己万物亡我所,净若莲华不受尘,往来进止若泛舟,利安为务舍适莫,彼己犹空断二想。」(文)
「无我所心」等,望西云:「是第十愿(漏尽通愿)愿成就也,愿从始说(言「国中人天」,故为见思漏尽),今从终明(言「诸菩萨」,故无明漏尽),故凡圣异,见所断惑名『我所心』,修所断惑曰『染著心』,举一显诸云云。」是乃封泥「人天」、「菩萨」言,故分别终始两益者,未可也。
《渧记》曰:「此文唯述其心念永离染著,不必配布施行也,『无我所心』乃离见惑,『无染著心』离思惑,今且随顺凡情示见思漏尽,委如第十愿下辨也。然《会疏》云:『菩萨万行大本唯在人法二空观智,故别举之云云。』此乃约二障漏尽,恐非今文意。」(文)
「去来进止情无所系」者,望西云:「去于他方,来于本国,动作身仪名为『进止』。」(文)《会疏》:「『去』者遍至十方也,『来』者还来西方也,『进』者往诣佛所,『止』者往止闲处也。」(往止之「往」恐「住」字)此以上「往诸十方乃至还到本国文」释「去来进止文」,此义未详。上约智门菩萨,今约悲门大士,其相异也;又上局净国,今通净秽,其义别也。若今文唯局净国者,于诸佛净国有何可不可而云「无适无莫」耶!今不然,往来十方净秽之身仪云「去来进止」也。《石林燕语》曰:「进止犹言进退也,《后汉·扬修传》:护军不知进止。」(文)
「无所适莫」者,望西云:「『适莫』者亲疏之言,如净影云:『于众生所无适适亲,无莫莫疏。』」(憬兴同之)《东宫》《切韵》云:「适莫,厚薄之辞也。」《抄批》十四云:「无适摸者,有云:既舍亲出家已,心行平等,无有的的之亲,亦无落莫之疏也。俗儒云:适莫,谓厚薄也。按《论语》第二云: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已上)《苑音》二(八右)曰:「适,丁历切。《蜀志·诸葛亮》曰:事以覆疏易夺为益,无适无莫,为平人情,苦亲亲而疏疏故,适莫之道废也,人皆乐人从己,不乐己从人,故即夺之义也,废也。《论语》云云。《汉书注》曰:适,主也。《尔雅》曰:莫,定也,谓普于一切无偏主亲无偏定疏也。」(文)厚薄亲疏义也。《论语集解》云:「适莫者,谓可不可也。」《会疏》依之,义无违也。
「无彼我无竞无讼」者,有我故有彼,既无我所,何有我,无我故无彼,既无彼我,何有竞讼是非也。《广韵》:「竞,渠敬切,争也,强也,逐也,遽也。」讼,《广韵》:「以用切,争罪曰『狱』,争财曰『讼』。」(文)
三悲愍为心德
于诸众生得大慈悲饶益之心.柔软调伏.无忿恨心.离盖清净.无厌怠心.等心.胜心.深心.定心.爱法乐法喜法之心.灭诸烦恼离恶趣心.
《唐译》云:「何以故?彼诸菩萨于一切众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有柔软无障碍心、不浊心、无忿恨心,有平等调伏寂静之心、忍心、调伏心,有等引澄净无散乱心、无覆蔽心、净心、极净心、照曜心、无尘心、大威德心、善心、广大心、无比心、甚深心、爱法心、喜法心、善意心、舍离一切执著心、断一切众生烦恼心、闭一切恶趣心故。」(文)(《海渧记》尽于此,惜哉!)
净影意:「于诸众生」下修忍行,「无厌怠心」等修精进行,「定心」修禅行,「爱法」等修慧行,(已上对治修)「灭诸」等二句明离过,以六度行对治故。憬兴同之,望西、《略笺》依用之,今之所不取也。
今解:此三,明悲愍为心德,即是菩萨大悲门之心相也,《会疏》释与此相近矣。《华严》等诸经广说菩萨心相,今略以十一句叹之,于中,初一句为总,次十句为别。菩萨于诸众生常拔苦与乐为心,故于一切众生得大悲饶益之心,《论》所谓「不舍苦恼众生,回向为首成就大悲心」是也,是为总句。别句中,柔和善顺名「柔软心」,(一句)调三业非不作粗业名「调伏心」,(二句)住忍辱无怨怒名「无忿恨心」,(三句)远离五盖(贪、瞋、眠、悼、悔疑),其心清净无疲倦想名「离盖无怠心」,(四句)无怨亲别名「平等心」,(五句)不发二乘下劣之心故名「胜心」,(第六句)悟入甚深法性之心故名「深心」,(第七句)常在三昧故名「定心」,(八句)听法爱乐欢喜故名「爱法乐法喜法之心」也。憬兴约三慧,净影约得法始中终,今不用之。(第九句)六趣因亡果亦灭,故云「灭诸烦恼离恶趣心」。(第十句)此中有事有理,有悲智等心,而大慈悲为首,可知。
上来略即悲门菩萨三业德竟。
二广叹有四:一法说叹,二譬说叹,三弘赞德,四总结叹。初法说叹中二:一总叹,二别叹。初总叹
究竟一切菩萨所行.具足成就无量功德.
初二句标行,后二句标德,双叹行德。究竟一切所行,故行胜,行成为功德,故行胜则德亦胜,故双叹行德胜也。《如来会》云:「行智慧行已,成就无量功德。」(文)此亦总标行德也。然净影「究竟」等二句属上为总结,「具足」等二句属下为总标,恐不顺经意。
二别叹有七:一定慧具足
得深禅定.诸通明慧.
《唐译》禅定、觉分合说。《宋译》下(五右)云:「禅定智慧通达无碍,神通威德无不圆满。」(文)《汉》、《吴》两本无对文。
净影:「菩萨行德圆备,别中有七:一行修无过终上,自下二成德圆备总别。别中,初明自利功德,『以无碍』下明利他德。前自利中,『得深』等自分功德,『修心佛法』下胜进分功德云云。」憬兴同之,望西、《略笺》依用净影。
《会疏》别叹六等科说稳当,今取为七段,间改科目而已。
今初,明定慧具足,上句明定,下句明慧。大乘甚深三昧,故云「深禅定」,「通」谓六通,「明」谓三明,(宿住智证明、死生智证明、漏尽智证明。于六通分第五、二、六为三明,治三际愚故,如《俱舍》二十七)此二皆慧为性,故云「诸通明慧」。《略笺》云:「净影云:『禅谓四禅,定者谓四空定等』。(憬兴同之,望西用之。)今谓:是摩诃衍三昧,所谓首楞严及般舟三昧等也,何则?既是大乘善根界,其土大士所得三昧岂其四禅八定乎!可想知焉,故曰『深禅定』也。」(文)
二游入道品
游志七觉.修心佛法.
《唐译》云:「于禅定觉分善能演说,而常游戏无上菩提勤修敷演。」(文)
《宋译》云:「依佛所行七觉圣道修行。」(文)
净影、嘉祥「游志七觉」一句属上定慧,又「修心佛法」句属次五眼具足。《略笺》等从之。若依峻公,「游志七觉,修心佛法」二句科云「具足道品」。
今按:峻公为优,何者?七觉使定慧均等,则属上,成佛眼等功德,则修佛法属下,亦并有理。虽然,今此文明安养菩萨具足诸行,而非明定德,故知峻公为胜矣。然峻公释「修心佛法」云:「『修心佛法』者,总摄余念处、正勤、神足、根力及圣道名『佛法』;常以之为栖神之宅,修心整身,故云『修心』」者,未详。龙树偈云「乘彼八通船,度难渡海。」此乃举八道以摄余无量道品,凡七科道品通大小乘,大乘道品摄无量道,故举一道品摄余。若准《智论》,三十七品无所不摄,即无量道品亦在其中。《大集》亦云「道品是菩萨宝炬陀罗尼」,(《略笺》所引)故知今举七觉支摄余道品,修心佛法中摄余品者未详也。今谓:「佛法」者,一佛乘也,三十七道品本是三乘通修道,此菩萨游入三乘,通修道品,能修心佛法,使所修三乘无漏道品悉成一佛乘法,故今改云「游入道品」也。「七觉支」如《会疏》、《略笺》。
三五眼具足
肉眼清彻.靡不分了.天眼通达.无量无限.法眼观察.究竟诸道.慧眼见真.能度彼岸.佛眼具足.觉了法性.
《唐译》云:「肉眼发生,能有简择,天眼出现,鉴诸佛土,法眼清净,能离诸著,慧眼通达,到于彼岸,佛眼成就,觉悟开示。」(文)
宋译云:「五眼照真达俗。」(文)
「肉眼」等者,四大扶根名「肉」,正根净色能见名「眼」。《大论》云:「肉眼见近不见远,见前不见后,见外不见内,见昼不见夜,见上不见下,以此碍故求天眼。」《华严》(五十七)〈离世间品〉曰:「肉眼见一切色。」《涅槃》云:「肉眼碍非通,照见胎卵湿化色身起灭因缘。」净影云:「彼国中报得肉眼,彻见无数世界之事名为『清彻』,所见明审故云『靡不分了』,斯乃照瞩现在色像名为『肉眼』。」(憬兴同之)
「天眼」等者,亦是四大净色为性,此有报得天眼,自四王上至非想,非今所用。如《地持》说:「一切禅定名『天住』,依禅修得净眼,从因立名名『天眼』。」《大论》曰:「天眼见和合因缘生假名之物,不见实相,故求慧眼。」《华严》曰:「天眼见一切众生心。」《涅槃》曰:「天眼通非碍见障外色等。」净影云:「能见众生死此生彼,所见宽多,故曰『无量』,所见长远,故曰『无限』。」(文)
「法眼」等,《大论》曰:「法眼令是人行是法,得是道,知一切众生各各方便门,令得道证,不能遍知。」(文)净影云:「智能照法,故名曰『法眼』,能见一切众生根欲性心,辨知一切化众生法,所知究极名为『究竟』,了知三乘道法差别名『究竟诸道』。」(文)《玄赞》曰:「观事有慧。」(文)与俗智相应,知法差别。
「慧眼见真」等者,《大论》曰:「得慧眼不见众生尽灭一异相,舍离诸著,不受一切法,智慧自内灭,是名『慧眼』,但慧眼不能度众生,无所分别故。」(文)《玄赞》曰:「慧眼观空理慧。」(文)能与真谛智相应,达无相也。净影云:「照空实『慧』,见理名『眼』,能见真空,故名『见真』,除舍有相,达到平等无相彼岸名『度彼岸』。」(文)
「佛眼具足」等者,《大论》曰:「佛眼无事不知,覆障虽密,无不见知。于余人极远,于佛至近;于余人幽暗,于佛显明;于余为疑,于佛决定;于余微细,于佛为粗;于余甚深,于佛甚浅。是眼无事不闻,无事不见,无事不知,无事为难,无所思惟,一切法中佛眼常照。」(文)净影云:「前四是别,佛眼是总,见境周尽故云『具足』。又复佛眼能见真实如来藏中不空实性,名『了法性』。」(文)《法华文句》云:「四眼入佛眼皆名佛眼。」(文)佛眼以一切种智为体,能缘中道第一义谛,无法不照也。《玄赞》曰:「佛眼因积而果圆,揽前四为体。」龙树解云:「如四大河流至天池通名大海,如是四眼流至佛果通为佛眼。」(文)《华严》说十眼,与五眼相摄,如《法华义疏》四(廿一左),往捡。
问:诸经论慧眼、法眼次第,何今法眼、慧眼次第耶?
答:有云:经论之异说,不可强求之云云。(《略笺》)有说:今先说法眼者,法眼照俗之眼,慧眼照空之眼,先化他故先法。此亦一途,不可凿说。(《要解》)《赞》偈云:「菩萨万行贯心眼」,(文)此乃究竟一切菩萨所行等为总标,「得深禅定」已下为一切万行具足之相,故曰「贯心眼」,「心」者,得深禅定,诸通明慧,修心佛法也。「眼」者指五眼,然则此中尽一切万行,以五眼具足为结叹,而不及余文,可见矣。
四智辩无碍
以无碍智.为人演说.等观三界.空无所有.志求佛法.具诸辩才.除灭众生.烦恼之患.从如来生.解法如如.善知习灭音声方便.不欣世语.乐在正论.
《唐译》云:「生无碍慧,为他广说,于三界中平等勤修,既自调伏,亦能调伏一切有情,能令获得胜奢摩他,于一切法证无所得,善能说法,言辞巧妙,勤修供养一切诸佛,摧伏有情一切烦恼,为诸如来之所悦可,而能如是如是思惟,作是思惟时,能集能见一切诸法皆无所得,以方便智修行灭法,善知取舍理非理趣,于理趣非理趣中皆得善巧,于世语言心不爱乐,出世经典诚信勤修。」(文)
《宋译》下(五右)云:「辩才总持自在无碍,善解世间无边方便,所言诚谛,深入义味,度诸有情,演说正法,三界平等,离诸分别。」(文)
此下诸师解释纷乱,难的取。
嘉祥:「法说中有六种:前叹无染德,次叹四等德(「得大慈」下),次叹五眼德,此『以无碍智』下明辨德也。『志求佛法』法无碍,『从如来生,解法如如』义无碍,『善知习灭音声』明辞无碍。」(文)
净影:「成德圆满中二:初『得深禅定』等明自德,二『以无碍智为人演说』明利他德。第三『等观三界』下明修具足,有二:初修始,有自利(等观)、利他(具诸),后修终,亦有自利行成、利他行成。初自利成有四:自分解行、胜进解行云云。」憬兴大科同之。望西、《略笺》等依用净影,其解茫洋难辨。
峻公科节昭晰,今从之解之,亦峻公解可谓有力,「以无碍」等二句总标智辩,有无碍智故发无碍辩演说也。「等观」下别明中有二重:初明从空出假智辩,后「从如」下明第一义谛智辩。
初中,「等观三界,空无所有」二句自证入处,观三界依正等是空,从此空智发名字语言,能说三乘佛法利众生,故云「志求佛法」。菩萨四无碍辩于此悉具足,故云「具诸辩才」,此二句正明辩德。「除灭众生」等二句明辩益,众生闻善巧说法,由之除灭惑业而令证妙果故。
后第一义谛中,「从如来生」等二句明自证入,「解」言证也,谓证入为「解法」。
净影云:「『从如来生,解法如如』是其理解,解由如来教化出生,是故说之『从如来生』,『善智习灭方便』者是其教解云云。」
憬兴云:「此犹不尽,教解亦从佛化生,故今即『从如来生』即总显菩萨获解之所由,『解法如如』者即别申悟非安立真之智,『善智习』者即别辨悟安立谛之解等。」
望西云:「『从如』等者,菩萨解行从佛口生故,『解法』等者所生理解,『善智』等者所生教解云云。」此依用净影。
此等诸解并以为智从如来教而生云「从如来生」,此示智所由,《略笺》亦从之。《会疏》以为能证人之所生处,此亦二义:初从如来教化而生,后从如实道来生,二解俱解菩萨生安养所由,恐未可。
今解:「从如来生」者明如实智,此智从一实真如而来生故。「解法如如」者明境智相照,法如如者一切诸法实相,是为如实智之境,谓法如如智解法如如境,能如如于所如,所如如于能如,故云「如如」,盖是如实智证如实理也。
「善智」等二句正明第一义智辩。
净影云:「习善之教名『习音声』,灭恶之教名『灭音声』,菩萨于此悉能善解,故名『善知』,于中巧知,故曰『方便』。」(文)
《兴疏》云:「有说:『习』即集谛意,亦兼苦。『灭』即灭谛,含道之言,因果相涉,故说四谛之教即音声方便。此亦不然,集虽必苦,苦有非集,灭之与道为无为异,不可以集灭而摄苦道,故今即『善知习灭』者即别辨悟安立谛之解。『习灭』者举染因净果不尽之言,真绝众相而说四谛,唯教施设,故云『音声方便』云云。」
望西、《略笺》依净影。《会疏》举二解竟云:「一本『习』作『集』,则后义宜欤。」(文)四谛教者未详,初解就文未流便。今谓:「习」谓无明习气,「灭」谓灭尽也,中道实相之教能灭尽无明习气,此菩萨证实相一如,故善知无明习气灭尽音声,而巧以中道教开悟众生也。
「不欣」等二句明辩离过也,善知音声方便,故于世间语言不乐,所乐在出世大乘了义。《唐译》云:「于理趣非理趣中皆得善巧,于世语言心不爱乐,出世经典诚信勤修。」(文)可准解矣。
五如实修行(《会疏》:真俗双融)
修诸善本.志崇佛道.知一切法皆悉寂灭.生身烦恼二余俱尽.闻甚深法心不疑惧.常能修行.
《唐译》云:「善巧寻求一切诸法,求一切法增长了知,知法本无实不可得,于所行处亦无取舍,解脱老病住诸功德,从本已来安住神通,勤修深法,于甚深法而无退转。」(文)余译无对文。
净影:「自分行中趣菩提行、(初二句)灭生死行,(知一切法二余俱尽)『闻甚深法』下胜进解云云。」
《会疏》约智、断、恩三德及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明相融,次配释四谛,解释未详。
今按:初六句约法性法身,后三句约方便法身叹。初中,前四句因,后二句明果。菩萨具修万行,唯求佛菩提,曰「修诸善本」等,此行也。「知一切法皆悉寂灭」者明解,《法华》曰:「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又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文)由如是菩提行及实相智解,故生死因果无不破尽,故云「生身烦恼二余俱尽」,此显其果。生身烦恼之所尽,岂非法性法身乎!得寂灭平等法,故为寂灭平等法身也。
兴云:「生身在报(苦果依身)烦恼苦因因果二余皆已尽故。」(文)
《略笺》曰:「『生身烦恼二余俱尽』者,谓生身之余、烦恼之余,故曰『二余』。夫分段生身犹存者即宿业余,烦恼之余则习气也。《大论》曰烦恼习者名烦恼残气,故曰『余』也。八地已上得法性身,即离分段,谓之『生身尽』。又断惑习,故曰『烦恼余尽』也。」(文)此释详也,初约界内,后约界外,若约界外者,生身之余指变易生死,烦恼之余指界外无明,二俱尽清净,得清净法身曰「二余俱尽」也。又可,此宗不论界内、界外,从如来生之处一切无明终尽,而言「二余俱尽」者,且因顺余方说耳。
「闻甚深法」等,约方便法身,既得法性法身,而本来住神通,常行甚深法,是曰「如实修行」。《唐译》云:「从本已来安住神通,勤修深法,于甚深法而无退转。」「甚深法」者诸法实相之法也,此菩萨从本达实相,故闻之心不惧,随顺实相不疑,如实常能修行甚深法而无退转曰「常行」,峦师曰:「达如而行,而行不行名如实修行」是也。
六大悲深远
其大悲者.深远微妙.靡不覆载.
此明所具深远广大,彻穷来际,故曰「深」;普度十方,故云「远」;广大不可思议名「微妙」。无所不覆如天,无所不载如池,是云「无盖大悲」。何以深远微妙?如是以从弥陀大心海出而行弥陀大悲故,「学佛大悲心,常时无退者」是斯之谓乎。
七弘赞极妙(可云证慧无极)
究竟一乘至于彼岸.决断疑网.慧由心出.于佛教法该罗无外.
《唐译》云:「于难解法悉能通达,得一乘道无有疑惑,于佛教法不由他悟。」(文)
「究竟」等二句明其证入甚深。
「决断疑网」等者明证慧德用,《唐译》云「于难解法悉能通达,无有疑惑」,慧能通达难解法,故决断疑网也。
「慧由心出」者,如是证慧由佛心出。《华严》云「所有慧心不由他悟」者约此土入证之教,自心为本,净土之教以佛为本,故此文不可以例同于他经也。
「于佛经法该罗无外」者,《应音》九(十五):「上古来切,该,备也,《方言》:该,咸也。」《琳音》八十(十右)同之。《郭注方言》云:皆也。《说文》云:约也。嘉祥云:「『该』之言及,『罗』之言摄,明解佛法弘广万法无悉尽。」(文)谓证慧既出佛心,故解佛教广大,该摄一切佛教无有外余也。
望西、《略笺》依净影:成德殊胜中二:一摄善胜,二离过胜。初摄善中三对:「究竟一乘(菩提智果)至于彼岸(涅槃果极)」者,初智断对也;「决断疑网,慧由心出,(疑网慧障也,断障证慧从心生,此证知也)于佛教法该罗无外」(证慧生故究解无余,此教知也。)二证(理,兴)教对也;三「智慧如大海」等定慧对。憬兴同之。
「究竟一乘至于彼岸」者,净影云:「究竟一乘菩提德满,(止)『一』义不同,泛解有四:一简别名『一』,如来于彼三藏教中随化分三,求声闻者为说四谛,求缘觉者为说因缘,求二乘者为说六度,宣说菩萨三阿僧祗修行有漏六波罗蜜,于最后生一身之中断结成佛,简别彼三,是以言『一』;二破别名『一』,如来随化宣说三乘,世人定执以为真实,破别(「彼」字脱乎)三,是以言『一』,故经说言唯一是实,余悉非真,犹如化城,非真息处;三会别名『一』,如来根本分一为三,会之归本,是以言『一』,如《胜鬘》说;四无别名『一』,就实论实,由来无别,故名为『一』。于此一乘究名『究竟』,『至于彼岸』涅槃果极,此二为一对。」(文)
憬兴云:「一乘者即智也,虽有三乘,其极无二,故云『一乘』。有说:(止)非也。若穷一乘至涅槃者,应非菩萨故,今即信解斯极,故云『究竟』。『彼岸』者即断,既得断智障无为,故云『至于彼岸』。」(文)憬兴所谓「一乘」者,不过三中之一,彼亦未知安养所证,故破净影云「应非菩萨」者疏昧耳,安养大士非菩萨而立菩萨名何咎之耶!
望西引憬兴了云:「今云皆得究竟一佛乘智,悉至佛乘断德彼岸,故云『一乘』。如下文云『远离声闻缘觉之地』,即斯意也。」(文)此亦离二乘为一乘,是三中之一乘耳。
《要解》云:「『究竟一乘』者,有云三乘中之一乘,甚谬矣。三乘、一乘此土说相,今说弥陀界事,非三非一一乘。」(文)
《略笺》:「《会疏》所言亦不过《法华》『一乘』,故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诸法实相妙理,门外大白牛车,究竟了义,故云『究竟一乘』也。此亦似企及,岂以此土说相拟安养一乘耶!故西河云『直攀大车』,亦但一途。」(文)
今按:「究竟一乘至于彼岸」者,《胜鬘经》曰:「一乘即大乘,大乘即佛乘。究竟一乘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行卷》曰:「一乘者大乘,大乘者佛乘,得一乘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菩提者即是涅槃界,涅槃界者即是究竟法身,得究竟法身者则究竟一乘。无异如来,无异法身,如来即法身。究竟一乘者即是无边不断。大乘无有二乘三乘,二乘三乘者入于一乘。一乘者即第一义乘,唯是誓愿一佛乘也。《涅槃经》言:善男子,实谛者名曰大乘。(止)实谛者,一道清净无有二也,乃至究竟毕竟者,一切众生所得一乘。又言:云何为一?一切众生悉一乘故;云何非一?说三乘故;云何非一非非一?无数法故。乃至尔者,斯等觉悟皆以安养净刹之大利,佛愿难思之至德也。」(文)「安养净刹之大利」者指今此经文,由此言之,今「一乘」者,非一非三之第一义乘,是曰「一佛乘」,究竟一乘佛性之所显现,究竟一乘者究竟法身,得一乘者得阿耨菩提,故云「究竟一乘至于彼岸」。
「决断疑网」者,显真解脱无疑地,《涅槃》云云。至无疑地故生自然智,故云「慧由心出」。
「于佛教法该罗无外」者,一佛乘慧通达一切佛乘无所余也。初二句证入之体,次二句能证之智,后二句能证之德用,应知。
上来法说叹竟。
广叹第二譬说叹
智慧如大海.三昧如山王.慧光明净.超逾日月.清白之法.具足圆满.犹如雪山.照诸功德.等一净故.犹如大地.净秽好恶.无异心故.犹如净水.洗除尘劳.诸垢染故.犹如火王.烧灭一切.烦恼薪故.犹如大风.行诸世界.无障碍故.犹如虚空.于一切有.无所著故.犹如莲花.于诸世间.无染污故.犹如大乘.运载群萌.出生死故.犹如重云.震大法雷.觉未觉故.犹如大雨.雨甘露法.润众生故.如金刚山.众魔外道.不能动故.如梵天王.于诸善法.最上首故.如尼拘类树.普覆一切故.如优昙钵华.稀有难遇故.如金翅鸟,威伏外道故.如众游禽.无所藏积故.犹如牛王.无能胜故.犹如象王.善调伏故.如狮子王.无所畏故.旷若虚空.大慈等故.
嘉祥云:「譬有二十句,当分有合,可解。」(文)
净影如海、如山、犹如雪山属前摄善,为定慧对。「照诸功德」已下明离过胜,中「照诸功德,等一净故」二句初法说,次譬说中,从「犹如大地」至莲华无染六喻是自利,从「犹如大乘」至「若虚空大慈等故」十三喻明利他。
憬兴初定慧对全同净影,「照诸功德,等一净故」者,此后除障胜有二,此初总标,下二十句说定慧离障者胜,无有一德而不离染,故云「等一净故」。「犹如大地」已下别释。初六喻有三对,后「犹如大乘」下二化德成有十三句,作六对云云。大科大同净影,三对六对释恐未悉经意。
望西、《略笺》依用净影,然「照诸功德,等一净故」句为法说者不顺文,于两喻中间何挟法说乎!此明雪山喻之合法,《唐译》文亦然,何为法说!不顺文义,可见。
今从嘉祥,文虽略而义自备矣。凡设喻法不可全显法德,如言佛面如满月,岂无鼻目乎!但喻显其一分耳,是以说多喻以大士德也。《华严》及《大集》第廿五、《法集》第四、《宝云》第三等有此例。
「如大海」者喻智慧深广,《唐译》云:「其智宏深,譬之巨海。」《宋译》云:「广大如海,出功德宝。」(文)
「如山王」者喻三昧不动。《宋译》云:「坚固不动,如须弥山。」(文)《唐译》:「菩提高广,喻若须弥山。」(文)
「超踰日月」者,慧光明净,常照内外一切,超过日月光。《唐译》云:「自身威光超于日月,凡所思择与慧相应。」《宋译》云:「智慧明了,如日月朗。」(文)
「清白之法」等者,净影云:「清白之法,圆满犹如雪山,显其定净。」(文)「犹如雪山」句属上,今不取也。《会疏》云:「『清白』等五句以戒德喻雪山,戒德清净,如雪山常洁白,能照众生,令清凉故。」(文)此亦一义。或可,「清白之法」者指诸善法,谓功德善法具足圆满,悉皆清净。
如雪山等一清净,《唐译》云:「犹如雪山,其心洁白,光明普照,无边功德。」(文)《宋译》缺此喻。「雪山」者,《华严》说十宝山,其首。《西域记》一(十八)曰:「揭职国东南入大雪山,山谷高深,峰岩危险,风雪相继,盛夏含冻,积雪弥谷,蹊径难涉,山神鬼魅,暴维妖崇,群盗横行,杀害为务。」《补注》十四(二十九)云:「昔时人云葱岭停雪即雪山也,奘法师云:今亲目验知非雪山,雪山乃居葱岭已南。」(文)
「如大地」至「如莲华」有六喻,初五约五大,后一约莲华。
「如大地」者,心不择善恶净秽,喻大地载无善恶分别。《唐译》云:「不为善恶之所动摇,心静常安犹如大地。」《宋本》云:「忍辱如地,一切平等。」
「如净水」者喻心清净。《唐》云:「洗涤烦惑,如清净水。」《宋》云:「清净如水,洗诸尘垢。」(文)
「如火王」者,王者谓盛大,智火之灭烦恼如大火烧薪。《唐译》云:「烧烦恼薪,方之于火。」(文)《宋》云:「炽盛如火,烧烦恼薪。」(文)望西云:「一切烦恼者五住地也。」
「如大风」者,《笺》云:「神通游戏行诸世界,乃如大风无障碍,可谓意去石壁无碍矣。」《唐译》云:「不著世间犹如风。」(文)《宋》无之。《应音》一(五右)曰:「毗岚,此译云迅猛风也。」(文)
「如虚空」者,于一切世界无碍如虚空无碍。《宋译》云:「如虚空无边,不障一切故。」《唐译》云:「观诸世界如虚空。」(文)
「犹如莲华」者,不为一切世间污染如莲花。《唐译》云:「不染世法,譬之莲华。」《宋本》云:「如莲花出水,离一切染故。」(文)《唐译》更说二喻云:「心无所主犹如火,养诸有情犹如此。」(文)盖重出耳。《理趣释》云:「于世间悲愿生六趣,不被烦恼染污,犹如莲花。」(文)
「犹如大乘」等已下十三句喻化他德也。
「如大乘」者大车也。《唐译》云:「荷载众生,犹如良乘。」(文)菩萨大悲运载众生,使出生死,如大车运载。
「如重云」者,《苑音》一(九左)云:「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