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特选随笔10篇:正能量“脑力劳动”作品能治愈人

2024-05-24 18:05 道了法师

    有正念的劳动,光荣伟大而且健康。就个体而言,正当的体力劳动可带来健康长寿,而正能量的脑力劳动作品能治愈人。

1.《两般秋雨庵随笔》神奇的“能量场”

    一个作者的福德善根、思想境界、超越维茨空间的能力,决定其文字的“能量场”。在中国古典名著的随笔类书籍中,《两般秋雨庵随笔》,可以说是优秀短文字随笔中的突出者。全书随笔近千篇,大多短小精悍,有的篇幅只三言两语,写法自由灵活,内容涉及题材广泛,读来妙趣横生。即便经常随意翻阅,或者反复重读,看着短短的文字,总能觉得有一种特别的被摄受感。书的作者叫梁绍壬,清代道光年间举人,官至内阁中书。

    并非所有的短文字都有“魅力”。当作者本人具备某种能量场时,其文章或短语,都能给读者传达一种妙不可言的能量摄受。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具有怎样的“场能”呢?前人对《两般秋雨庵随笔》有这样的评语:“糊涂的人读了它将会变得明白,狭隘的人读了它将会变得旷达,忧郁的人读了它将会变得愉快,笨拙的人读了它将会变得灵巧,愁闷的人读了它就会欣然起舞,有病的人读了它就会霍然而愈。”(2014/5/19)

2.用“主伴圆融”克服职场失落

    有一种职场心态属于心理障碍:职场上没混出个名堂来,就觉脸上无光。克服这种失落心态的最佳方法是学会“主伴圆融”。看事看人平等了,就没有任何障碍。佛家认为,主伴无碍、主伴圆融。在人世间,释迦牟尼佛是主,十方诸佛是作伴的;在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主,释迦牟尼佛成了伴了;在华藏世界,毗卢遮那佛是主,阿弥陀佛又是伴了。在社会上,你在一个大学当教授,校长是主,你就是伴;而如果校长到某一个研究所兼职,则所长是主,这校长变成伴了。(2006/12/29) 

3.姜太公重“智谋”而轻“神谋”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梵网经菩萨戒本》中有一条戒律,不允许菩萨戒弟子占卜求神。佛法承认有鬼神等众生存在,但鬼神也是平等的众生,是故佛弟子应该用自己的佛知佛见看事和做事。我读《中国通史》,周朝开国元勋姜太公竟有类似的“菩萨素质”,姜太公看重人的智谋,而不受卜卦断事的“神谋”所羁绊。

    周代相信卜卦,我思索这卜卦背后的深意,大约是相信并借助“神的谋略”。姜太公则不然,他对自己的智谋韬略有很坚定的自信,却不看重卜卦得来的神的谋略。崇贤书院版《中国通史》载,周文王(姬昌)有一次出门打猎前,卜得一卦,今日将获得一位谋天下的辅佐大才,果然在渭水之滨遇到了姜子牙(姜尚),姬昌启用姜子牙为政治和军事军师。姜太公辅佐姬昌发展经济,韬光养晦,形成了超过商朝的实力(三分天下有其二)。周文王还没来得及伐商建周就去世了。到周武王(姬发)决定伐商起兵时,沿用先王的习惯,卜卦断谋,出发前,姬发进行了卜卦,结果竟是“大凶”,姬发和诸侯大惊失色,太师姜尚却突然站起来,“摔袖拂蓍草,举脚踏龟壳”,高声喊道:“枯骨死草,知道什么吉凶!快出兵,莫误了大事。”于是姬发(周武王)和姜太公率领诸侯联军,东渡黄河,一路高歌猛进,终经“牧野之战”,灭商建周。

    姜太公靠的是真才实学和超人的智慧,其谋略智慧记载在《六韬》著作中,后世尊称他为韬略鼻祖、武圣。他相信,有周文王在世时形成的综合实力,有商朝衰败周朝兴起的契机,有从他辅助周文王到周武王两代的君臣的深谋远略,还有正式起兵前的“孟津观兵”军事演习,如此种种,一举夺天下就在此时,岂能让一句“大凶”的卦辞吓倒!遥想当年当时,姜太公使劲摔丢蓍草(卜筮用具),用脚踩龟壳(卜筮用具),一句“枯骨死草”否定“神言”,何等豪气冲天!(2018/8/29)

4.欧阳锋为何怕洪七公

    人人向往一种正气凛然的精神境界。司马光立志:事无不可对人言。金庸在《射雕英雄传》里说破了一个真理:武功天下第一的欧阳锋,谁都不怕,唯独畏惧洪七公。理由简单而震撼:洪七公一生正直。易经云:光明正直即为神。欧阳锋害怕正直,秘密在此!(2006/10/30) 

5.越过“哲理”看“真相”

    “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绝大多数人只看到这句话的哲理:强势之后的弱势,或强人到了精疲力尽之时,反而不能有所作为了。但社会科学家(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却从中看到了真理:中国古代到了战国时代,丝织业非常发达,手艺日益精湛,齐鲁之地在当时被称作“冠带衣履天下”,各诸侯国人身上穿戴的都有齐鲁地方出产的纺织品。鲁国的纺织工艺水平极高,即“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鲁地生产的素白细丝织物,非常轻薄精细。鲁缟那么薄,强弓的末势射不穿,其势至弱了。史学家从中看出,战国时鲁国能织出极薄的布帛,显示其高工艺水平。比照现今时代高科技产品,也以厚薄表现技术水平高低,比如,芯片越细越薄越高端,手机也以“轻薄”为先进。

    战国末期,韩国害怕秦国太强大侵犯自己,派水利专家郑国到秦国做间谍,劝秦国动用大量人力物力修凿一条长长的运河。施工过程中,韩国的“疲秦”阴谋败露。秦王大怒,要处死郑国。郑国却对秦王(后来的秦始皇)讲了一番哲理:“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国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秦王(秦始皇)从郑国的富有哲理的话中,看到了水利工程利益经济发展进而可助秦一统天下的实相,于是放弃杀郑国,继续重用他,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修成了功垂千古的“郑国渠”。历史学家赞叹道:“这条历时十余年完成的伟大工程,非但没有消耗秦国的国力,反而给秦国带来了农业丰收,让关中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沃野。”(2019/3/1)

6.“大一统”出自《公羊传》

    大一统,三个字,力量千钧。这三个字,源自《公羊传》之《春王三月》。《古文观止》收录了3篇《公羊传》的文章,《春王正月》、《宋人及楚人平》、《吴子使札来聘》。三篇文章都不长,写作特色是用问答体的文法,逐层剖析孔子《春秋》书中的“微言大义”。自古以来在皇宫和名士中流传的隽语,有好几个出自《公羊传》这三篇文章。它们是:大一统;不一而足;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子以母贵,母以子贵;易子而食,析骨为炊;君子见人之厄则矜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2011/7/1) 

7.陆游的《祭富驰神文》

    古人借物抒怀,有借山川草木的,有借古圣先贤的。宋朝爱国诗人陆游“借神咏志”,则为少见。《古代百字散文览胜》有陆游的《祭富驰神文》,算上标点符号,61个字。原文是:“某去国八年,浮家万里,徒慕古人之大节,每遭天下之至穷。登揽江山,徘徊祠宇,九原孰起,孤涕无从。虽薄奠之不丰,冀英魂之来举。”

    书中译文如是:“我离开京城到四川前后八年,漂泊于万里之外,徒然地仰慕古人高尚的节操,而每每遭到天下最大的困窘。登高远望,江山包揽于胸中,徘徊在富池神庙前。墓地中的英雄哪一个能死而复生?我因为没有可以追随的人而孤独地流泪。虽然微薄的祭品如此寒酸,希望英灵的魂魄前来享用。”

    陆游的这篇祭文,祭祀的是三国时的大将甘宁。富池,地名,在今湖北省阳新县东六十里的长江西岸。宋朝时富池有昭勇庙,富池神指甘宁。

    《古代百字散文览胜》给每篇散文后附了“译文”和“品析”。品析说,“祭文是古代一种常见的文体,但只有那些具有真情实感的祭文才能写得哀婉动人,因而祭神的文字更少佳作。陆游这篇祭神文虽只51个字,但却与凡响迥异,令人荡气回肠。”(2010/11/11)

8.培养孩子多看正书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正书,即正统历史书籍和圣贤经典。正书的传承,不仅仅靠学者的研究,更要靠青少年的熏习受用。对一个未成年人来说,接触什么样的书,可能会决定其一生的文化气质和事业方向,乃至其人生道德取向。

    身教优于言教。女儿洪坤有幸从小接触阅读正书。我问她读过什么正书,她不假思索能说出一大串:《上下五千年》、《中国通史》、《古文观止》、《论语》、《史记》、《汉书》、《心经》。

    笔者初中时的一个偶然经历,成就了我对历史正书的热爱。同班手里有一本厚厚的新书,著名历史学家林汉达主编的《前后汉故事新编》,我借来从头到尾通读了一遍,从此对汉代以前的中国历史非常感兴趣,大学选修了历史系老师开设的《史记》选读课程,我后来买了一套司马迁的《史记》,平生多次通读和选读。

    人的成长离不开读好书。最好的书就是经典正书。洪坤读小学到初中的时期,我诱导她读厚厚的《上下五千年》通史,她说看不懂。我说没有关系,留下点印记就行。我当时心里这样想:“书香门第”这个概念中,书香虽然是一个比方,但经典正书,如中国历史典籍和四书五经,其中的文化味道,的确能像“檀香”一样熏陶人的心灵。所谓香雾的熏陶,不一定要怎么闻懂香雾,接触之,深入之,必然染上正书的“香气”。青少年读书,主要起熏陶“心”的作用,所以,家长选择什么来熏孩子的心灵,就非常重要。

    洪坤在读了十分之一的半尺厚的《上下五千年》后,我发现她读不下去了。每次督促,效果也不理想。我想起大学同班背英语单词的做法,将厚厚的朗曼英文字典,一页页撕下来背诵。我就让洪坤从头开始,再读《上下五千年》,从第一页撕起,撕一页读一页。洪坤觉得撕下来怪可惜的,只好撕了必读之,这样半尺厚的《上下五千年》中国通史故事,被她一页页撕完了,也就读完了。

    洪坤读到初三乃至高一年级时,常常有些作业需要查找历史资料,我就看到她从我的书柜里找《史记》、《汉书》之类,查完后,她有时跟我讨论一番,或查完后自己把书放回去,那行为动作,像个小学者一样。她经常回家汇报,说在语文课堂上,或是历史课堂上,或是政治课堂上,她举手发言说出的见解,经常让同学很惊讶,让老师很高兴。古人说,知道历史,就知道世事兴替,看问题能“高屋建瓴”,会出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思维境界。

    美国国会议员赫特读正书的故事,有很多启发意义。赫特小时候家里环境并不好,中学毕业后,在杂货店当小店员。有一天,他在路上看见一个摸骨师,就请摸骨师看看自己有什么长处。摸骨师告诉他,他有一副很好的头骨,不知平常喜欢看些什么书。赫特很不好意思地回答说:“都是一些漫画,和爱情小说。”摸骨师郑重地劝诫他:“读那种闲书总比不上读正书好,而且你的头骨很好,毕竟不适合读闲书。为什么不读些好书呢?像历史、传记之类的书籍,要养成读正书的习惯啊。”

    摸骨师的这番话,给赫特带来了很大的鼓舞,原以为一生只能在杂货店当学徒的赫特,怎么也没想到竟会有人称赞他的头骨好,适合读正书。于是,赫特求学的信念因此被激发出来,他开始认真地看正书。十六岁那年,赫特把省下的零用钱用来买书,一年之中,就把英国历史、美国历史都看完了。从书中,赫特知道了种种的社会问题,也开始学习思考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

    赫特在他的自传中提到,他也曾经花时间去听广播、看电影,曾认为那也是一种吸收知识的好方法,但是他最后总结说,再好的电影或广播,也比不上一本正书。他之所以能够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就是因为那位摸骨师激励了他养成读正书的习惯。

    现在的中国社会很开放,青少年接触知识的途径五花八门,动画片、外国畅销书、电视剧,各种流行的纯娱乐书籍,都会占用孩子们很多的宝贵光阴。如果家长试着学做赫特小时候遇到的那位摸骨师,诱导我们的孩子养成读正书的习惯,那么孩子的将来还用过早的空空忧虑吗?(2008/6/29)

9.“华”“夏”合起来称为“中国”

    读《古文观止》,公羊传的一篇文章,注解中说到“中国”的来历。最早,“中国”是东周时期北方诸侯的自称,楚国、吴国和越国等被称为蛮夷之邦。当时的“中国”虽然含有位置居中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所在地。文化高的地区叫“夏”,文化高的人或者族群叫“华”。“华夏”合起来称为“中国”。华夏逐渐演变为中国的代名词。中国是礼仪之邦,名副其实。随着历史的推移,民族的融合,华夏涵盖了整个中华民族概念了。(2013/7/14) 

10.“春秋决狱”的例证

    “春秋决狱”讲的是中国古代法官断案,经常用儒家思想(春秋大义)作为定罪量刑的原则或标准。但至于如何“春秋决狱”,孤陋寡闻,不甚了了。偶读一本小册子《坚定信念求生净土》,书后有题为《五常劝世》的“跋”文,看了十分讶异,不但文字优美,兼且是“春秋决狱”的一个生动“判例”。其“跋”如下:

    “江西有沈仲仁、沈仲义兄弟二人者,兄为翰林院学士,弟任户部都给事,都是在朝的二品大官,为争祖业,诉诸南直县衙,作为七品的地方小官严某不畏权势,对其上司作了义正词严的批判,使其二人羞愧莫及,即抱头痛哭而归,永不再争。其判词云: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情,仁也;鹿得草而成群,蚁得食而报众,义也;蜂分君臣,雁列次序,礼也;鹊鸟入巢而知风,蚯蚓出土而知雨,智也;鸡非晨不鸣,燕非社不至,信也。蠢然一物,尚知五常;人为万物之灵,岂无一徳?兄入翰林,书通万卷,教养万民,岂无服弟之才?弟掌户部,焉有讼兄之理?沈仲仁,仁而不仁;沈仲义,义而不义。不仁不义,非贤良所为;无兄无弟,乃人伦之大变。尔兄弟能以小事而伤手足之大义乎?古人云:同堂则富,分居则贫。兄弟同胞一脉生,祖上遗产何须争,一回相见一回老,兄弟能有几相逢?今以五常而劝世,及时改过以自新。倘或执迷不悟,定依律议刑,尔兄弟再思可也。”

    仁义道德,五常人伦,用于生活,即为礼仪,用于断案,即为习惯法。习惯法(春秋大义)是几千来中国先贤和先民共同约定而成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其解决问题的“经济效率”有时是成文法不可企及的,上述判例是个极好的证明。(2006/9/8) 

更新于:3个月前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