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孝法师:修行人一定要明白“理需顿悟,事需渐圆”

2024-06-29 14:54 汉传人物

在点滴中发现欢喜

世界上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遇到事情不要自己吓唬自己,不要把事情放大。当然,善应该放大,烦恼不能够放大。所以很多事情话到口边留三分,做出判断之前先想一想符合不符合正道,符合不符合幸福,符合不符合觉悟。生活都是在细处下功夫,离用功就差那么一点点。每天发现差哪一点点,留心那么一点点,慢慢的我们会发现精神境界不一样了,与之相应的身体状况也不一样了。哪怕现在正在生病,我们对疾病的态度也会不一样。

如果一生都这样训练,这就在修行。遇到必须扛起自己生命的未来时,我们会放下依赖。在生老病死的考验里,我们可以真正回归到理上,欣慰地告诉自己这一生为别人做了多少贡献。当忆念做过的那些好事时,生命在一念之间不会有那么激烈的起伏,我们会很欢喜。

在善念中积累福报

我们不要去执着,在这个宇宙当中,生死有时候变得很简单。我们现在回避它,是因为不懂它。生死就像落叶一样,当我们很从容的时候,落叶就变得很飘逸,乐于归土再重新开始,一直向着未来。当我们积累了足够的福报和善良的时候,心里是有数的。我们会带着善念我的子女很好,什么都很好,在善意中开启下一期生命。这就是福报和智慧。

要时时刻刻觉悟,境界再严酷都不怕,我们都有善业来应对,最重要的是多培养福报。当福报具足,比如临终一刻子女不哭不闹,在老人跟前告诉他,你放心、放下,出现任何精神境界都像梦境一样,不要自己吓自己,你把心静下来,静下来的心就是极乐世界,老人好像内在做了一场美梦,在梦中很舒服地完成了生理层面上的新陈代谢。

如果我们带着紧张,本来很好的这件事情可能变得憔悴不堪。如果心里很放松,这种放松甚至没有极限,穿越一切达到无我,走向般若波罗蜜,我们可以带着大智慧到达彼岸。

我们首先要知道这一点,再慢慢去经营人生。从这一角度,我们对人生整体的看法是宏观、有效也是不断经营的,就不会因为今天的一句话、一件事来评价自己的人生,为一句话气得要死要活,不会犯这些没必要的错误。我们因此变得乐观,哪怕子女让自己不放心,也可以用智慧祝福他;遇到再重要的情况,也会慢慢改善、优化和升级眼前的现实,这就把死机改成了生机,这就是佛。

理需顿悟,事需渐圆

如果我们内心有像佛陀这样改变现状的正思维,从而带动正语、正业、正定、正慧,慢慢就会行走在正道上。所以我们对自己不能苛刻要求,比如我现在发心要觉悟人生,怎么烦恼还是这么多?要有耐心,站在确保一生整体平安的高度,一丝一丝地松动,逐步转变方向、累积善业。

这一点对修行人来说更重要,一定要明白理需顿悟,事需渐圆,在理上明白很容易,而事情则要慢慢做。如果我们知道这样做对自己有利益,信念就建立起来了。如果有信念,人生哪怕像两万五千里长征都是有价值的。人类并不怕苦难,因为我们一直在遭受苦难,怕的是做了却没有前途,没有意义。

如果信念始终建立不起来,我们就没有未来。很多人会失去当下,走到一个错误的方向,比如不断累积财富,可能拥有十亿还没有安全感,于是再要二十亿,这是一个错误的思维逻辑。在强大的不安和自我执着里面,错误的变成了真实的,而真实的东西就退位了。

一念之间有所觉悟,我们就能拥有幸福。然而很多人不断经营痛苦,既不知道也不相信这一事实,当苦果现前又变得很无奈,很脆弱。所以人生不要在果上求,而应该在因上下功夫。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如孝法师

更新于:2个月前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