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见法师:学佛次第入门 第三章 佛教基本教义

2024-07-15 13:26 汉传人物

佛法总纲与佛法大意

佛法精微广博,法门无量,简而言之,就是戒、定、慧三无漏学。防非止恶为戒,即戒律;静虑澄心为定,即禅定;破惑证真为慧,即智慧。修学这三法,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最终证得涅的无漏道果,所以叫做三学,又称为三无漏学。

戒学指净戒、善戒的修学。戒是梵语尸罗的意译,特指佛陀为出家及在家信徒制定的戒规,有防非止恶的功用。譬如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修学佛法,就要奉持佛所制定的戒律,这是学佛的根本。在小乘有五戒、八戒、二百五十戒;在大乘有三聚净戒、十重戒、四十八轻戒等。

只有持戒才能防非止恶,使身、口、意三业清净。在经律论三藏中,律藏属于戒学。然而,戒有禁止与勒令之分,禁止是消极的去恶,勒令是积极的为善,所以戒就包括了一切的善法。

定学指防止心意散乱以求寂静的种种法门。定为梵语禅那、三摩地、三昧的意译,在小乘有四禅定、四无色定、九想、八背舍等;在大乘,除了上述诸定,再加上九种大禅、一百零八种三昧或一百二十种三昧等。

禅定的要义,在于息虑静缘,不妄想,不攀缘,不取相,不动心,令心专注于一种对象,以不散乱的精神作用,达到凝然寂静的状态。这是入道的机枢。在经律论 三藏中,经藏属于定学,故说经诠一心,一心就是定。若能入定,自然引发自性本来的功德作用,譬如静水,受扰动就混浊不清,静寂则光明映照。

慧学指破除迷惑以证真理之道。慧指智慧、善慧,又叫正见、正慧,是梵语般若的意译,指正确如实地推理、判断事理的精神作用。 慧与智是相对的通名,通达有为法的事相叫做智,又叫有漏慧;通达无为法的空理则称为慧,又叫无漏慧、圣慧。

由听闻正法而来的慧称作闻慧,由如理思维而来的慧称作思慧,由正修行从自性中开发出来的慧称作修慧,以上合称闻思修三慧。学佛最终目的就是开发智慧。小乘行者以智慧观四谛、十二因缘而得解脱,大乘行者观真如实相,彻底破除无明而证法性空理。在经律论三藏中,论藏辨析邪正,最能开发智慧,属于慧学。

《涅经》里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包括了整个佛陀教法的大意。

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由戒学所摄,就是凡妨害众生的事情,无论大小都不能造作,凡利益众生的事情,无论大小都应当尽力而为,这也是通其它世间善法的,也是为了圆满福德的;自净其意,则是佛法与一般世间善法的不共之处,是为了圆满智慧的,就是必须通过正确的定慧等运才能达到清净意业的效果,才能断烦恼、了生死,才能真实地趣入解脱。

三学是有其次第的,必先持戒而后有定,若能入定,自然开慧。所以《楞严经》里说: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据史***载,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经向鸟窠禅师请教佛法大意,禅师告诉他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诗人笑说:若此二句,三岁孩童也能道得。禅师于是喝斥:三岁孩童虽能道得,八十老翁却未必行得。 这段公案,对于我们学佛之人,实在是可堪玩味!

五乘佛法

乘指道、船、车,就是运载之义。佛菩萨为教化众生而将他们运载到没有烦恼的涅彼岸的五种法门,称为五乘。

佛陀运载众生到达人、天二趣的法门为世间乘,运载众生到达声闻、缘觉、菩萨的境地以超越生死迷界的法门,称为出世间乘。出世间法才是超出三界、永离生死的究竟法门。

佛法名义上有五乘、或三乘(声闻、缘觉、菩萨)、或二乘(小乘、大乘)的说法,其实唯有佛乘,其余都是佛陀方便施设,所以《妙法莲华经》里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然而由于根性不等,不得已而说有二、有三、有五,无非是为众生究竟成佛而设的阶梯和舟航。

所以释尊在世间说法四十多年,其中番番调停,每每陶铸,待到法华会上众生机缘成熟,则开权显实,阐明一切教化唯为引领众生远离种种颠倒执着,种种开示只为众生悟入佛之知见。我们学佛,应洞悉佛陀的真实用意,明白佛陀的种种方便。

佛陀的教典称为契经,就是上契佛心和真理、下契无量的众生。古德有云,说法不契机,等于闲言语。众生根机,由宿世栽培深浅的不同,今生修学佛法就表现出利钝的差别。

有些人心思昏昧,即使听闻到正法也不求甚解,眼光浅近,只顾当前利害。对于这一类钝根有情,佛菩萨只说世间法,先作方便接引,如果对他们讲上等法是无法被接受的,所谓中人以下,不可与语上也。

有些人心思敏捷,闻一而知十,根性猛利且目光远大,能够认识到因果规律,那就必须为他说出世间法,直令究竟度脱,如果为他说下等法必然不能满足其要求,所谓中人以上,可与语上也。像这样应病与药、因机施教,或种(令种善根)、或熟(令善根成熟)、或脱(令究竟解脱),就不会有缺于教化的众生了。

人乘只讲最基础的做人条件,以三皈五戒为乘,运载三涂四趣而生于人道。因为有些人只知求现世福报,如长寿富贵康宁等,所以就为他们说做人的道理,教他们以受持五戒来完成基本人格,将来可保不失人身。

天乘就是教授众生生到天趣的方法,以上品十善及四禅八定为乘,运载众生越出四大部洲而达天界。因为有些众生希图胜妙的天福,如自然衣食和珍宝宫殿等,所以就为他们说生到天趣道理,教他们修行十善和世间四禅八定,将来就可根据禅定的深浅,而往生不同福报的诸天。

在三藏教典中,凡说到布施持戒和四禅八定的方法,就是包括在人天乘之中,这是佛陀为钝根者免堕三途而设的方便,不能出三界,也不能真正解脱,乃至修到非想非非想天,寿命长达八万大劫,命终以后仍不免轮回之苦。

永嘉大师在证道歌里说:著相布施升天福,譬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因此,这只是生灭世间的偷安小果,不可误认为是究竟法门。

声闻乘是以四谛法门为乘,运载众生越出三界,到有余依涅或无余依涅而成阿罗汉。这类有情因听闻了佛的声教,就会明了苦、空、无常的道理,以修 四谛法来断见、思二惑(见本书中六根本烦恼章节内容),最后证得阿罗汉果。

阿罗汉是声闻乘的极果,含有三义:(1)杀贼义,破身口诸恶,杀尽见思烦恼贼;(2)应供义,断惑道高,堪受人天供养;(3)无生义,永入涅,不再受分段生死。声闻乘人只求出离苦、慈悲心薄弱而少化他志向,属于自了汉,所以叫做小乘。

缘觉乘是以观修十二因缘法门为乘,运载众生越出三界,到无余涅而成辟支佛。

缘觉较声闻根性稍利,按照佛陀的十二因缘教法,修道觉悟,断除见思惑而证得辟支佛果位,但仍有烦恼习气。

缘觉又叫做独觉,因为他们生在无佛的时代,无从闻法,因宿世修学的善根力,观察飞花落叶而独自悟道,所以称独觉。习气就是烦恼的习惯气分,如容器中的臭物,物虽除而臭气还在。

《涅经》里说:声闻缘觉有烦恼习气,谓我衣、我钵,这就是指见惑的习气;《大智度论》中所引用的舍利弗之嗔、毕陵伽之慢、难陀之贪,则是思惑的习气。缘觉圣者,虽不能够广利群蒙,但能够度化有缘的眷属,所以属于中乘。

菩萨乘是以悲智等运的六度法门为乘,运载众生超越三界的境地,直至无上菩提大般涅的彼岸。这类有情根性猛利,从初发菩提心就立下广大誓愿,自利利他,能自觉又能觉悟一切有情,智慧和慈悲平等任运,修行六度万行,普度一切众生,经三大阿僧劫精进不止,直至证得佛果,所以称为大乘。菩萨是梵语 菩提萨的略称,意译为觉有情,又称开士、大士、佛子、大圣、法王子等。

人天乘

一、八关斋戒、五戒、十善业道简表

八关斋戒

1、不杀生

2、不偷盗

3、不淫

4、不妄语

5、不饮酒

6、不涂脂粉、香水,不穿华丽服装,不自作和观玩歌舞妓乐。

7、不睡卧高大床褥。

8、不非时食。

五戒

1不杀生

2不偷盗

3不邪淫

4不妄语

5不饮酒

十善业道

身三善业戒

不杀生不杀害物命。

不偷盗不偷盗财物。

不邪淫不淫欲乱交。

口四善业戒

不妄语不欺骗诳说。

不两舌不搬弄是非。

不恶口不咒诅恶言。

不绮语不说花言巧语。

意三善业戒

不贪不贪爱五欲。

不嗔不嗔恚无忍。

不痴不愚痴无明。

注:1、善业是以正当的行为去做自利利他的事业。佛教人做善业,是现在自他受益,来生自己仍是受益。

2、戒是戒止恶行,即禁止诸恶业。

二、略述八关斋戒及五戒十善业道〖〗

(一)八关斋戒八关斋戒,又名八戒斋。《受十善戒经》说:八戒斋者,是过去现在诸佛如来,为在家人制出家法。可知八戒斋是适应在家佛教徒,一日一夜方便受持之戒法,使其能随分随力,学习出家戒法的方便法门。八关斋戒是由五戒,再加上三戒,即是八戒:

(1)不杀生戒戒经所载:上自诸佛圣人,师僧父母,下至飞蠕动,微细昆虫,只要有生命的,都不可杀害。杀害的方法,有自己亲自拿刀、枪等杀器,或用手足伤杀对方的生命,或指使他人去杀害,又有看到他人去伤害物命,内心生起欢喜的,都是违犯杀生的戒法。因此,禁止杀害众生的恶行,名为不杀生戒。

(2)不偷盗戒戒律所制,上自金银贵重物品,下至一针一草,不可不与而取。不论是佛教寺院的三宝用物,或家庭中的用物,或无理的强夺,或偷窃,或诈取等等,都是犯偷盗戒。能远离偷盗的过患,不偷窃强夺,名为不偷盗戒。

(3)不淫戒是指在规定的受戒期间内,制止非礼,不得有淫,是为不淫戒。

(4)不妄语戒即禁止说谎话,摄口四善业戒。

(5)不饮酒戒即禁止饮酒。因酒醉时,神志昏昧,会做出杀盗淫妄等破戒的事。

(6)不涂脂粉、香水,不戴花,不穿华丽服装,不自作和往观歌舞伎乐戒即脸上不涂脂粉,不将香水涂在身体上,也不可带花环金饰之类,应穿纯色衣服(通常是灰色的衣服,出家者穿出家服,不在此例),不自作和过往观听歌舞伎乐。

(7)不睡卧高广大床戒不可睡卧高而宽大华丽的床铺。

(8)不非时食戒不是吃饭的时间,不可吃饭,即过午不食。

以上八戒中,前七项是属于戒法,第八项是属于斋法,故总名八戒斋。这八戒斋,是在家学佛的男女居士,一日一夜方便受持之戒法,是体验出家戒法的方便法门。

(二)五戒及十善业道人天乘正法

佛教分为五乘教法: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此五乘中,人天乘是基础,因此佛法流通于世间,当以人类为中心,而施设契合时机的教法:首为五戒,谓之人乘正法,能受持五戒的,可保人身不失,不堕恶道轮回。再由五戒扩大,即十善业道,谓之天乘,能修十善到达上品的,来生可享受天福。

所谓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与八关斋戒中的前五项,除了不淫戒改为不邪淫戒以外,其余四戒相同。此五戒是由十善所摄缩,其内容及意思,无多大差别。只是五戒侧重在身的修行,而十善兼明心的动念。

因此可以说,开五戒第四的不妄语为: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语,不绮语的四戒;开第五不饮酒戒为:不贪、不嗔,不痴三戒。合起来,就是(1)不杀生,(2)不偷盗,(3)不邪淫,(4)不恶口,(5)不两舌,(6)不妄语,(7)不绮语,(8)不贪,(9)不嗔,(10)不痴。便是十善戒法,或称十善业道。

现在将十善业道略述于下:

①不杀生而慈心于仁杀是杀害,生是生命,不杀害众生之生命,名为不杀生,即对一切众生,应一视同仁,勿残杀加害。因为佛教主张佛性平等,提倡慈悲救世,故释尊以平等慈悲教义,为被杀害的众生呼援,指示众生皆有佛性,故不能杀。而孔子也曾说: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他不言佛性,也是出于仁爱,而怜愍被杀害的众生。由此看来,能慈心于仁,不杀害生灵,生命界则可尽其天然,争斗仇恨的事,便可消灭,从而天下太平。

②不偷盗而义利节用偷指诈骗偷窃,盗指强劫豪夺。不偷窃和强夺人家的财物,叫做不偷盗。因为一切事物,主权转移,必依正义,不与而取,非分而取,无功而取,都是偷盗的行为。能资生活而遂欲望叫做利,致利于合宜叫做义,知利己而须利人,即利人为利己叫做义利。人人行义利,节俭日用,奉养父母,维持家庭生活,乐其天伦,与朋友金钱往来而能守慎,则无偷盗之事发生,社会既可安宁,个人与家庭也能得到幸福。

③不邪淫而贞良守礼即除正式结合之夫妻外,不得行淫。若非己妻,苟合淫欲,即名邪淫。能端正男女间之欲情,叫做不邪淫,也就是贞良守礼,即组织家庭之后,夫妻相敬如宾,不有其他淫乱行为,能和睦相处,成为美满家庭。

④不妄语而诚实无欺以术愚人,以言诈人,喜说谎话,是说不是,不是说是,叫做妄语。不妄语就是说话诚实,不说虚伪诳骗的话。如能远离妄语,便能做到诚实不欺,而父母,兄弟,亲属,朋友,以及人事的接触,彼此就能互相信任,实为得乐之道。

⑤不两舌而无争是非不两舌即是不搬弄是非,不离间他人感情。世人不修口业,常有两舌之患。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两舌灾祸,可导致无风生浪,是非烦恼,扰乱身心,甚至动武伤人,实为杀人不见血之罪魁。若能远离两舌,说正直话,岂有是非之争?

⑥不恶口而出言慈和不恶口即是不说粗恶毁辱他人的话,及不咒诅他人的恶毒言语。常人多患恶口骂人,且伤人父母祖宗三代,是为大恶。经云:犯恶口者,当受畜生果报。故不恶口而出言慈和,可积德成善,为人敬爱。

⑦不绮语而言说有礼所谓绮语,即花言巧语,轻浮无礼,说不正经的话,导人生诸邪念,或出言戏弄,胡乱开口,以为取乐,都叫做绮语。说此绮语者,不惟无益自己,且能加害他人,业报所在,死堕恶道,生而为人,永遭轻贱。如能远离绮语,则心正言顺,彬彬有礼,庄严威仪,也必为人敬仰。

⑧不悭贪而慈心舍施自己的财物不肯施人,叫做悭,他人的财物,但欲归我,叫做贪。悭贪的人追求名、色、财、食、睡五欲,莫知所止,便会造出种种罪业,故要远离悭贪,不悭吝自己的财物,也不贪求他人的财物,把谋生得宜的钱财,用以奉养父母,教育子女,家庭费用外,对于贫病孤苦者,能给予同情慈济,或捐助社会福利事业,即是慈心舍施。经云:能舍施者,可得富贵。但不可有贪,佛陀说贪多业亦多,取少业亦少,万般苦恼事,除贪一时了。人生因贪而受苦,佛教乃劝人慈心舍施,以对治悭贪。

⑨不嗔恚而慈忍积福恚即遇事不顺,埋恨于心,发怒于形。甚至脾气爆发,可导致杀害等灾祸的发生。常人说:火烧功德林,这话是说一个人无论做多少善事,嗔恚之火一发,动怒于人,以至动武打斗,发生种种不幸,因此曾做过的善事功德,便被它烧得干净。故要以慈悲容忍对治嗔恚,即所谓忍字心上一把刀,为人不忍祸自招,倘能忍住片时气,过后方知忍为高。故要勤修慈悲忍辱美德,以远离嗔恚过患,是名不嗔恚,即可成就自利利他的伟大事业。

⑩不愚痴而多闻增智愚痴是无明,迷昧,没有智慧,对事理无所明了,不能辨别是非,不信因果法则,固执邪见,无正见正信,胡作乱为。如能多闻正理(佛法),增进智慧,便可导入正见,做个事理明白的善人。佛经说,修般若慧以对治愚痴,使令远离邪见,是名不愚痴。

以上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是为身三善业。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是为口四善业。不悭贪,不恚,不愚痴,是为意三善业。意即是心,因为心有无明烦恼存在,故称为意。

阿难曾问释尊,身、口、意三业,何者为重?佛回答:意业为首,次口业,再次为身业。因为意业清净,身口举动言说,便能端正,所作所为都会向善的。《阿含经》有偈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由此可知净意正心,是最重要的。

佛说人生造业的原动力,乃出于各人的心识。故各人皆可从自己的内心去改造。身语意是业的发动处,要使身语意时时存善去恶,即能造成善业,自利利人。反之,身语意存恶作恶,则可造出十恶业来,必危害人群社会,当治之以法。是人生的造业,乃自作自受,亦即佛教的业力因果定律。

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这话是说依止佛陀的真理,修习智德培养健全的人格,才是学佛的真义。人天乘正法,便是健全人格,使人达到完美品德的教法。人人奉行五戒十善,一方面制止外在的恶行,一方面净化内心的善行,最终建立人间净土,才是现实人生佛教之目的,也才是适合时代需要的佛教。

备注:

1、十善业与十恶业,各分三品,按其品级上下而成轮回六道:即行上品十善者升天,中品为人,下品成修罗。行上品十恶者入地狱,中品为饿鬼,下品成畜生。故六道众生,皆由吾人身口意三业所造作,吾人举心动念,时刻应谨慎三业,勿令造恶,而勤修善行。

2、五欲即名、色、财、食、睡之五欲,起于贪求之心,名为贪欲。但欲有法欲、世欲之别,法欲是追求佛法的真理,世欲是乐著世间的五欲。身为佛教徒,宁可有法欲,不可贪世欲。

(三)佛教故事三则〖〗

(1)在我心田中除草一次,佛陀到摩竭陀国某村庄托钵,有一婆罗门说佛陀不自耕田播种,而托钵向人乞食。佛陀即与婆罗门申辩正理,回答婆罗门:

信是我所播的种子,智慧是我所耕的犁;

抑制身口意的恶业,就是在我心田里除草;

精进是我所牵的牛,去而不回,进而行慈,

将我运到睿智安详的境地。

(2)佛度鸯哥摩罗

佛在世时,有杀人外道,在途中斩行人之手指,以为华,称为指外道。其恶事震撼了萨罗国的人民,大家都怕他。结果受佛陀度化,出家为比丘,号鸯歌摩罗。

鸯哥摩罗说:有人以刀杖正道,或以钩鞭正道,佛陀不用刀杖,徒手调伏我。

鸯哥摩罗过比丘生活,在舍卫城街上托钵,有人向他投土,或向他投石,有时头部受伤,有时毁了衣裳。佛陀安慰他说:圣者必须忍受,唯有忍受,才能净除业障。如今,你在偿还以往所犯的恶业呀!

(3)那是归于你的

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时候,忽有一个婆罗门愤怒恶言地冲进精舍来,因为他同族的人,出家到佛陀这里来,故使他大发火。

佛陀默默地听他的无理胡骂之后,等他稍为安静时,向他说道:

婆罗门呀!你的家偶尔也有访客吧?

当然有,瞿昙呀,何必问此!

婆罗门呀,那个时候,偶尔你也会款待客人吧?

瞿昙呀,那是当然的事!

婆罗门呀,假如那个时候,访客不接受你的款待,那么,那些菜肴应该归于谁呢?

要是他不吃的话,那些菜肴只好再归于我!

佛陀以慈眼盯着他一会儿,然后说道:婆罗门呀,你今天在我的面前说了很多坏话,但是我并不接受它,所以你的无理胡骂,那是归于你的!婆罗门呀,如果我被谩骂,而再以恶语相向时,就有如主客一起用餐一样,因此我不接受这个菜肴!

然后佛陀为他说了如下的偈:

对忿怒的人,还以忿怒,

是一件不应该的事。

对忿怒的人,不还以忿怒,

将可得到两个胜利:

知道他人的忿怒,而以正念镇静自己的人,不但能胜于自己,也能胜于他人。

于是这个婆罗门,就在佛陀门下出家,不久成为阿罗汉。

声闻乘(一)

一、声闻乘简释佛陀在鹿野苑说四谛法,因为陈如等五人,是听佛说四谛法的音声而悟道的,所以叫做声闻,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总称为声闻乘。 乘是运载的意思,即是把众生从迷岸运送至悟岸的工具,这工具乃指教法,故乘是譬喻,即指四圣谛的教法,由闻四圣谛可到达悟道之彼岸。

声闻乘的果位声闻乘修习四谛法而证悟的果位有四:

A、初果须陀洹(预流)

B、二果斯陀含(一来)

C、三果阿那含(不还)

D、四果阿罗汉(无生)

备注:

1、声闻功夫是最浅的第一果位,梵语叫做须陀洹,汉译预流,即预入圣流(进入圣果之位)。

2、二果梵语斯陀含,汉译叫做一来,意思即修到此果位,死后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们这世界来一次,就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

3、三果梵语阿那含,汉译不还,即是修到此果位,不来人间受生死,称为不还。

4、阿罗汉是声闻乘中最高果位。梵语阿罗汉有三意:

A、杀贼破烦恼之贼。

B、无生解脱生死,不受后有。

C、应供应受天上人间供养。

二、四圣谛

(一)四圣谛简表四圣谛

苦谛(迷的果,即苦果)

集谛(迷的因,即苦因)世间的因果

灭谛(悟的果,即乐果)

道谛(悟的因,即乐因)出世间的因果

(二)四圣谛简释

佛成道后,初转*轮,是在古印度波罗奈国的鹿野苑(SARNATH),为陈如等五人说四圣谛法门。四圣谛的圣字是正的意思。谛是真理,即是表明苦、集、灭、道的四谛法,是圣智所亲自证验的四种人生正确真理。

1、苦谛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生老病死是人人都免不了的痛苦,除此之外还有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都是苦的果报。

2、集谛集是招聚的意思,集谛是说明人生集起贪嗔痴等许多烦恼的因,去造种种的不善业,才会招受种种的苦果,故集是苦的因。

3、灭谛是指修道所证的圣果,即是烦恼灭除,获得无生(解脱生死)的真理。

4、道谛道就是正道,道有多种,主要的指修习八正道,就会得到最胜智慧(般若),修善断恶,解脱生死痛苦。

集为苦的根本,此二谛是流转于世间的因果;知苦而断集,断集以离苦,这是声闻乘厌离世间的观行。

灭为道的收获,此二谛即是超出世间的因果;求证灭而修道,由修道以证灭,是为声闻乘修证涅的行果。

声闻乘证得涅果,即断集谛所集起之烦恼见思二惑,此见思二惑若广说则有十使:即(1)贪、(2)嗔、(3)痴、(4)慢、(5)疑、(6)身见、(7)边见、(8)邪见、(9)见取见、(10)戒禁取见。修戒定慧三学断此十使,以破我执,可证得我空真如,从而解脱生死。

当时佛以三转四圣谛开示陈如等五人,令彼等悟道。现将三转四圣谛列表于下:

三转四圣谛苦谛苦果初转示相:此是苦,逼迫性

次转劝修:此是苦,汝应知

三转作证:此是苦,我已知

集谛苦因初转示相:此是集,招感性

次转劝修:此是集,汝应断

三转作证:此是集,我已断

灭谛乐果初转示相:此是灭,可证性

次转劝修:此是灭,汝应证

三转作证:此是灭,我已证

道谛乐因初转示相:此是道,可修性

次转劝修:此是道,汝应修

三转作证:此是道,我已修又称三转

十二*轮

备注:

1、五阴炽盛苦身心欲求如火之炽盛,故苦。

2、转*轮佛说法,叫做转*轮,轮的意义:①如碾米之轮,能碾破糠秕,喻佛法能破五住烦恼。②如舟车的轮,能通行抵达于目的地,喻佛法能通达四德涅(常、乐、我、净叫做四德涅)。转的意思,谓诸众生能所改转,即转迷为悟,转染为净,转凡成圣。故*轮依第一解,使众生借以破五住烦恼,依第二解,使众生由闻佛法喻如舟车可运载到达四德涅之岸。

3、五住烦恼①三界见惑,②欲界思惑,③色界思惑 ④无色界思惑,⑤无明惑。

4、四谛法中苦集二谛是世间迷妄的因果,灭道二谛是出世间证悟的因果。苦谛是迷惑的苦果,集谛的主力为贪痴等诸烦恼是苦因。灭谛是消灭烦恼,证涅果,道谛是修道的正因。

5、佛初转*轮说四圣谛三转十二*轮,佛教史上称此次所说的法为《转*轮经》。

6、佛陀在鹿野苑初转*轮度五比丘,是佛教有僧伽的开始。也是有具足三宝的开始。(最初的具足三宝:佛宝是释迦牟尼佛,法宝是四谛法,僧宝是五比丘。)

7、五比丘的译名根据巴利文音译与汉音旧译对照列下:

A、KONDANNA(音 译空达诺)旧译陈如。

B、VAPPA(音译瓦伯)旧译婆沙波或伐钵。

C、BHADDIYA(音 译里雅)旧译跋提或婆提和跋陀罗。

D、MAHANAMA(音译玛哈那嘛)旧译摩诃南或摩诃那摩。

E、ASSAJI(音译阿沙据)旧译阿说示或阿湿波恃和阿舍波又译马胜比丘。

声闻乘(二)

三、三十七道品

(一)三十七道品简表佛陀从四谛的道谛中,开示出三十七种修习基本圣道的法门,叫做三十七道品,亦称三十七菩提分法。

(详见下表)

一、四念处

1、身念处,观身不净

2、受念处,观受是苦

3、心念处,观心无常

4、法念处,观法无我

重修智慧

二、四正勤

1、已生恶令断灭

2、未生恶令不生

3、未生善令生起

4、已生善令增长

重修精进

三、四神足(四如意足)

1、欲神足

2、勤神足

3、心神足

4、观神足

重修禅定

四、五根

1、信根

2、进根

3、念根

4、定根

5、慧根

此五慧根能生圣道

五、五力

1、信力

2、进力

3、念力

4、定力

5、慧力

此五慧力能入圣道

六、七菩提分(七觉支)

1、择法菩提分

2、精进菩提分

3、喜菩提分

4、轻安菩提分

5、念菩提分

6、定菩提分

7、行舍菩提分

凡夫从迷而入悟,由未觉而成觉,修此七觉支。

七、八正道

正见 见四谛理,正确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走向正道。

正思惟思四谛理,断灭恶的欲念,生起正当的欲念。

(又名正欲)

正语 常摄口善业戒,说出和善真诚的言语。

正业 常摄身善业戒,努力做自己正当的行业。

正命 排除邪命,以正业维持生命,不做不道德的

职业,来玷污圣洁的生命。

正精进一心专精,不间断地向善的方面的去努力。

(又名正勤)

正念 忆念正道,精进正业,体察定慧,保持定慧

均等,不使思想行为有错误。

正定 身心清净,入无漏定。

声闻乘三

备注:

1、四念处的四种观法都是以智慧为体,以智慧的力量,把心念常住于道法中,使之正而不邪。

2、四正勤即是精进勤劳,修习四种道法,以策励身口意,断恶生善,最为殊胜,亦称四正胜。此时智慧力已增多,但禅定力较薄弱。

3、四神足即是用四种定力摄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愿皆得。欲神足是希慕正法,勤神足是精进无间,心神足是一心正念,观神足是心不驰散。

4、五根五力,依程度深浅立名,如信根增长,破诸邪信,得名信力。故五根为生圣道的根本,五力为增长圣道的主力。佛经说:能生善法,故名为根,能破恶法,故名为力。

5、五根:①信根:于诸法谛理,信忍乐欲。②进根:信诸善法理,倍策精进。③念根:追念正道,不忘正法。④ 定根:摄心正道,相应不散。⑤慧根:以观照慧,抉择分明,思惟真理。

6、五力:①信力:信根增上,故能破疑障。②进力:进根增上,故能破懈怠。③念力:念根增上,故能破昏忘。 ④定力:定根增上,故能破散乱。⑤慧力:慧根增上,故能破愚昧。又五根五力以信为始,慧为终,显示信心是以智慧为主,智慧是以信心为基。

7、七菩提分说明如下:

①择法菩提分以智慧择法之真伪。

②精进菩提分以勇猛心,力行正法。

③喜菩提分心得正法,而生欢喜。

④轻安菩提分又名除觉分。除去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快安乐。

⑤念菩提分时刻观念正法,而使定慧均等。

⑥定菩提分心唯一境,而不散乱。

⑦行舍菩提分舍诸谬妄,等观诸法,而不执著。

8、七菩提分又名七觉支,在三十七道品中独得觉名,正因前修四念处至五根五力时未觉,后修八正道已觉,唯中间修此七觉分法,是由迷而悟,由未觉而觉,故独得觉名。

9、八正道以正见为首,即以正见为最重要,因为有了正见,对于事理才会有正确的认识,就能破谬妄偏差的俗知俗见,悟入正道。

10、有漏有烦恼,亦称有为。

11、无漏清净无烦恼,亦称无为。

声闻乘(四)

(二)略释四念处

释迦牟尼佛临入涅时,告诉阿难及众弟子说:我入灭后,汝等比丘,应依四念处安住。在广大佛法中,为何佛只说安住于四念处?这是因众生有四种颠倒妄见:①缘身执净,②缘受执乐,③缘心执常,④缘法执我。如果不将此四颠倒妄见消除,则烦恼重重,随俗流转。因此在三十七道品中,首要的道品,即是对治此四颠倒妄见的四念处。

何谓四念处?简述如下:

①身念处观身不净:是以修不净观之慧力,对治缘身执净的颠倒妄见。试想我们的身体是否干净?任你打扮得如何美观,当你满身大汗时,便会觉得臭气难堪,何况唾涕便溺等,都是不净。当人死后,尸体腐烂,遍体生蛆,穿筋啮骨,最后成为白骨一堆。这个身体的生存,实在不净,故能观身不净,则贪爱渴想,恋慕艳丽色相等烦恼,自可消除,才能把心念安住于道法中。

②受念处观受是苦:是以观苦之慧力,对治缘受执乐的颠倒妄见。受乃领纳之义,即感受外界的印象。当我们与境界接触时,所领纳的感觉,不论是苦、乐还是舍,这三种受,在无常的法理看来,苦受固然是苦,而乐受当快乐过后恍然若失,甚至于乐极生悲,仍是逃不了苦。舍是舍受,即不苦不乐的感觉。因众生外有生住异灭四相迁流,内有意念中的诸想不断,到底也是苦(即行苦)。故人生是苦,这世界充满着苦。苦既是由受而有,那么,知苦而不贪欲乐,就不为境界所转移,则缘受执乐的错见,便不能存在了。

③心念处观心无常:是以观心无常之慧力,对治缘心执常的颠倒妄见。心是生命的本质,同时也是众生的中心,但心不是固定的独存物,而是因缘和合而有的。因缘和合的心物世界,即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世界,五蕴的身心世界是无常的,会坏灭的,故我们的心是无实体的,不过是心理或思惟之因缘关系的发展而已,绝无实体可捉取;而且心的现象,是念念生灭,刹那不住,怎么可执它为常?由此观心无常之慧力,能使心念远离执常妄见的过患。

④法念处观法无我:是以观法无我之慧力,对治缘法执我的颠倒妄见,宇宙万法,都是因缘互相依存,我们的身体是五蕴四大(地、水、火、风)组合的躯体,一旦四大不调,五蕴离散,生命便死亡。佛说五蕴的我是假我。不可执为自性的我,统宰用的我。但众生无知,于无我法中,妄执有我,这种妄执叫做我见,有了我见,则有种种偏执烦恼,便不能接受正法。故要使心念安住于道法中,便要以观法无我之慧力,消除缘法执我的错误。

修四念处观时,如上述将各分开作观,叫做别相念处。如修四念处观时,每作一观,并作其余三观,叫做总相念处。例如:观法无我时,并观此身不净,是苦,是无常;或并观身,受,心,皆是无我。观身不净时,并观此身是苦,无常,无我;或并观受,心,法,亦皆不净,余类推。

四念处又名四念住,修此四念处,重在智慧,以慧为体,慧之力能使身、受、心、法四种观想,常住于正念的道法中。故在修此四念处阶段上,已经得到真实智慧,此后由于更加精进因缘,智慧力则越增越多,再接再厉地修其他道品,就能步步走上八正道!

备注:

1、道谛的三十七道品,悟苦、不净、无常、无我而生出离心,即四念处;由于出离对世间染法的贪爱而能持戒生定,即四正勤、四如意足;由定开发无漏真慧,即五根、五力、七觉支;从无漏慧具修戒定慧,即八正道。

声闻乘(五)

(三)实践八正道

三十七道品的最后道品是八正道。八正道首为正见,正见即是行正道的眼目,有了正见,就不会妄修瞎行,徒劳无功。

八正道有世间和出世间两方面:依世间的八正道去实践,将可成为善人君子,依出世间的八正道实践,将可获得生命的解脱,名为阿罗汉。

八正道第一是正见,即正确的知见,由闻四谛理,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理,是苦、空、无常,无我,是无一法能独立存在,也无一法是永恒不变的。因此应明了在这短促的人生中,一定要保持纯洁善良,不纵我役物,不随流染恶,速把偏执的思想,改正过来,步入正见。正见是要多闻佛法,根据佛法的真理,分别邪正,信善恶因果,三世业报等法理。不论任何佛教徒,都要靠自己努力去修慧断邪,培养正确的知见,这是进德修善的根本。

八正道第二是正思惟,又译为正欲,正志等。正思惟是以正见作为自己的理想,由理想而付诸行动,必须要深密思考,三思而后行。为什么又名正欲?因欲有善有不善,不善欲是私心,有贪、、痴、慢、疑、不正见等烦恼;善欲是大公无私(离六根本烦恼)的欲,即是正欲。正欲是正当欲望之理想,凡人应该有此正欲理想,依着目标去做。唯事先须正确思考,精密计划,立定意向,才能实践理想,做到成功。至于正思惟又名正志,如经所云:正志是分别,自决,意解,数计,立意。 这是说明正志的意思。也即正思惟、正欲、正志,是同指纯正的思想。凡能实践正思惟的,就不致造出身口意三恶业,免陷于烦恼苦缚。

八正道第三是正语,即言语要端正。言语是心声,由内心而表现于外。内心不正,则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便如刀剑剌入心胸,令人难堪,弄出祸患。要实践正语,便须戒止口四恶业,说话真诚,纯洁有礼,言辞合于事理。

八正道第四是正业,又作正行、谛行,即正当的行为。它的意思是人要以无漏智慧,修摄其心,住于清净正业。即身口意三业清净,断除杀生、偷盗、邪淫等一切不正当的行为,叫做正业。在家佛教徒为了维持生活,人人都要有职业,但若从事杀盗淫妄的职业,就是不正当。如偷窃强夺他人财物以维持自己的生活,或贩毒赌博,妓馆邪淫,骗取财物,都是不正业。要实践正业,须远离杀盗淫妄诸恶业。诸如教育文化机关之职工,商店的职员,医院的护士,或设办不犯杀戒的事业,都是正业,均为自利利他的善业。唯佛制出家僧尼是以修持佛法,弘法利生为正业。那些高僧大德,用佛教真理,教化大众,消除他们的苦恼,正像医生用药为病人治病。世间的医生,只会治身病,而高僧大德是用佛陀的法药,为大众治疗烦恼的心病。

八正道第五是正命:正命指过排除邪命、符合佛陀教导的正当生活。要以符合佛教戒律规定的合法的生活行为,获取正当的工作收入来维持生命。不可受人非法贿赂,以不义之财来维持生活,使生命被染污不净。这也是说要有合理的经济生活。

八正道第六是正精进:即是离恶向善,勇猛精进的努力,叫做正精进。不论修哪一正道,都是要精进,如果不精进,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反退。故必须具有勇往直前的大精进毅力,制止一切恶行,勤修一切善行。

八正道第七是正念:即不生邪念,忆念正道。《佛遗教经》说: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譬如著铠入阵,则无所畏。就是说正念要坚固,才能抵抗外境物欲的诱惑,既使在五欲混浊的环境中,也不为它所染污。正念是要精进修持,方不使思想上有不正念头。

八正道第八是正定:即一心专注,不向外驰散,到达入无漏定,便可解脱自在。故佛教徒摄心为戒,由戒生定,从定发慧,以达到证悟无生果位,就是要在八正道最后的正定上用功。

佛陀开示实践的八正道,已具有戒定慧三学的次第增进,如正语,正业,正命,就是戒学;正念,正定,就是定学;正见,正思惟,就是慧学;而以正精进为策励戒定慧三学的完成。八正道为圣者解脱的正轨,要求解脱,必须循着此八正道来实践力行。至于在家佛教徒,如能实践八正道,也可以净化自己,进而净化社会,使大众行于正道,建立和善的,安乐的,幸福的人生社会!

缘觉乘(一)

十二因缘是缘觉所修的法门。缘觉乘圣人比声闻乘根利,声闻乘闻佛说四谛法,从苦谛上悟入,而缘觉由集谛上悟入,故较声乘闻为深。缘觉由集谛之无明,观十二因缘之缘起,无须听法,即依自力得觉悟,又称为独觉,即是辟支佛。因此缘觉乘也叫做独觉乘,或辟支佛乘,又因较声闻乘高深,称为中乘,而下于佛乘及菩萨乘。

一、十二因缘简表

十二因缘

过去二支因

1无明惑(烦恼障)

2行业(业障)

现在五支果

3识

4名色

5六入

6触

7受苦(报障)

现在三支因

8爱

9取惑(烦恼障)

10有业(业障)

未来二支果

11生

12老死苦(报障)

缘觉乘(二)

二、略述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又名十二缘起。这十二缘起是有情生死流转的说明。一切众生界,乃至自然界,都是缘起互相依存的。《阿含经》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故个人与社会,精神与物质,都是互相依存的。

十二因缘是佛教说明三世轮回的基本理论,其内容如下:

1、无明为过去烦恼的总称,是无知,或愚痴,或迷暗的意思。由此无明妄动,众生轮转世间,是生死的根本。

2、行是行为或造作义,即依过去无明烦恼,发动身口意三业,有时作善的行业,有时作恶的行业,有时作不善不恶的事。上面的无明和这行,即是过去所起的惑和所作的业,也便是四谛中所说的集谛内容。

3、识初入胎心识,由过去惑业动力,使心识受果报,遇缘托胎,完成现在之生命体。

4、名色名是心识,属于精神;色是父母精血,属于物质,故名色,是成立有情生命体的要素,亦即胎相之初成,未具六根。

5、六入为六根完具位,谓于胎中名色渐次增大,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亦渐次具足。但这时的胎儿在母腹只有几个月,虽成六根的模型,但对外界的感觉,非常微弱,六根作用还没有完备,故称为六入,正是人生的胚胎时期。

6、触即出胎后与境界接触,生起感觉,亦即对境界认识之开始。如自初生于一岁内的婴儿时期,及进入两岁幼儿时期,其接触外境,只起简单的知觉,不能分别孰是孰非,也没有爱憎的分别,一切举动很天真,这时可说是触的混沌时期。到三岁至五岁的幼童,接触外境的知觉力就渐渐增强。

7、受即对外境接触的感受:指苦、乐、舍三受。如人生自幼儿四五岁时期到儿童时期(六岁至十二岁),乃至青年时期(十 三岁至廿三岁)的时候,心识逐渐发达,领受环境范围渐渐扩大,起居饮食,读书游戏及其他希求亦随年纪而增长。遇顺境则感受快乐,遇逆境则感受痛苦,尤其是青年时期,对爱憎的感受,特别显明。这就叫做受的阶段。

8、爱以染着贪爱为义,由受而来,对于所受之境界执着追求。如青年时期,特别贪恋财物和男女色欲,生出种种强烈的欲望,执着在心,追逐不已,不肯放松;此时正是学习黄金季节,应该勤奋学习,攀登学习高峰,克制情欲,避免出轨。故在这爱的阶段,尤其青年男女,宜于谨慎自我,调伏自己的情欲。

9、取以执取为义,即对所爱之境界执取追求,也即对物欲境界起贪恋,强烈执取,直到据为己有,方满自己的欲望。于是三业不净,造出恶业,以业系身,而集成未来身心的苦因,这都是由爱、取而来。

10、有即是现有(今 世)业力存在之义。指由贪爱执取不舍,现在又多造恶业,而构成 潜在业力,感后有(后世)之报。

11、生即未来受生,由于自身潜在业力,再去投胎受生,完成未来的新生命。

12、老死这是说明来世既然要再投生,必然又要老死,因果循环,生生不已的流转道理。因未来既有老死,则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等与之俱来。生和老死,是未来世的两种果报。

十二因缘说明人生的生死循环,是贯通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由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不断流转,这叫做流转门。而这流转门的因果,是从过去无明和行的二支因,缘起现在世的识、名色、六入、触、 受的五支果。又从现在世爱、取、有的三支因,缘起未来世的生和老死的二支果。所谓人生,就是这样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循环不已,叫做轮回,其根本不外惑和业为因,造成生死的苦果。推究十二因缘的缘起,以无明为生死流转根本,如修道断无明,除爱取,就可解脱生死,故从十二因缘的还灭门来说: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乃至来世的生死亦灭。

菩萨乘(一)

一、菩萨与青年

菩萨是梵语,原称菩提萨(BODHISATTA),菩提是 觉义,萨是有情,即众生,简译觉有情,即是觉悟的众生,他能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上求佛道属自利,下化众生属利他。菩萨不但自己希求觉悟真理与解脱痛苦,而且要令一切众生,都同样觉悟真理与解脱痛苦,同时菩萨以立志成佛为目标。(如简要的说:菩萨是觉悟的众生,自觉、觉他,上求佛果,下化众生。)

菩萨是发心缘四谛境,立四弘愿,修六度行,方寸纯洁,充满活力,利世度生的人,在佛经中,也称菩萨为童子。童子是佛教对八岁以上至未冠(二十岁)时的总称,心理学定义人的青年时期是从十三岁至二十三岁。这样,童子和青年在年龄上是接近的,在精神上也有共同点,他们都具有天真纯净、诚实不欺等品质,都有努力上进、憧憬光明等特点,这充分地表现了菩萨的精神。

不过佛教的童子、青年,是在真诚、柔和,而活力充溢的情怀中,吸取了老年人宝贵的人生经验,绝不是盲目无知的。所以理想的佛教童子、青年,是把冷静的智慧,与热诚济世的悲心,在一往无前的雄健道路上统一起来的人。他透过理智修学,向上进取,深入世间而不为物欲所诱惑;跟随良师益友的引导,强毅坚忍地奋斗;为实现崇高的理想而贡献出全部身心。这样的童子、青年,才是佛教的童子、青年,才是称为菩萨的童子、青年。

并且,菩萨们不仅在童子、青年的时候是童子、青年,老年的时候也还是童子、青年,因为他的思想与行动,永远那样充满活力,不随生理的衰老而衰老。所以,菩萨的童子、青年,可以说是天真永存,童心不老。

菩萨是童子、青年,大乘佛教是童子、青年人的。让我们的童子和青年朋友,一起携手,共同承担菩萨的责任,去推动大乘佛教的*轮!

二、六度

(一)六度简表菩萨所修的法门:是六波罗蜜,又称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及般若。列简表如下:

六度法门简表

1、布施财施

法施

无畏施

度悭贪

2、持戒律仪戒

摄善法戒

饶益有情戒

度毁犯

3、忍辱生忍

法忍

无生法忍

度嗔恚

4、精进断精进

修精进

求化精进

度懈怠

5、禅定身定

口定

意定

度散乱

6、般若生空智

法空智

一切智智

度愚痴

注:

1、财施:以钱财资助慈善事业或贫苦疾病众生。

2、法施:以佛陀真理,劝人修善断恶,离苦得乐。

3、无畏施:具有牺牲自己的精神去行布施,以及冒险帮助一切众生出离怖畏与痛苦的勇气与行动。

4、持戒:持戒的持字即执持义。戒就是戒止杀、盗、淫、妄诸恶和禁止喝酒,赌博、吸鸦片及有毒麻醉物等。

5、律仪戒:是行、住、坐、卧,一一遵守佛所制的戒律,而不犯身口七支的一切恶法。

6、摄善法戒:菩萨克已修善,勤修善法,勇猛精进。

7、饶益有情戒:广修众善,利益众生。

8、生忍:即忍受别人的怨恨、诽谤、恶骂、加害,不生嗔恚心。且能以慈悲心肠去感化他。

9、法忍:风吹、雨打、饥饿、寒冷、炎热等事,都能安然忍受。

10、无生法忍:是对于圣教所说的苦、空、无常、无我的真理。能坚心信仰而不著相,住于无生真理,不被逆顺等境所动。

11、精进:即向上努力,志坚不退。

12、断精进:是勤断一切恶。

13、修精进:是勤修一切善。

14、求化精进:是努力上求佛果,下化众生。

15、禅定:梵语禅那,是思惟静虑的意思。因为静能生定,虑能生慧。

16、身定:闭目反观自身,使不犯过。

17、口定:寂然静默,不谈是非。

18、意定:摄心正念,清净无染。

19、般若:梵语义译智慧,即由于正心修身,行善断恶,而从内心发出来的觉照智慧。

20、生空智:观一切众生,都无实在的体性。

21、法空智:观一切法,都从因缘生。

22、一切智智:即佛能遍知世间和出世间一切事理的正智。

23、六度是圆满福慧双修,如布施、持戒、忍辱是修福,禅定、般若是修慧,精进是策励六度前进的方法。

菩萨乘(二)

(二)事六度和理六度

在大乘菩萨所修万行之中,六度是其中主要的修习法门。六度的原名是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汉译是到彼岸。因修行者乘着大行之船,能由生死苦恼的此岸,度到涅安乐的彼岸。因此,六波罗蜜亦名六度。

六波罗蜜第一是檀那波罗蜜,汉译布施度,是度悭贪的。二、是尸罗波罗蜜,汉译持戒度,是度毁犯的。三、羼提波罗蜜,汉译忍辱度,是度恚的。四、毗离耶波罗蜜,汉译精进度是度懈怠的。五、禅那波罗蜜,汉译思维修度,是度散乱的。第六、是般若波罗蜜,汉译智慧度,是度愚痴的。

这六度分有事六度和理六度,亦即是事修和理修两种。什么叫做事修和理修呢?事修和理修是针对著相与不著相而言的。事修即是所作所为的善法皆念念在心,便是著相而修了,这样叫做事修。理修是指所作所为的善法,以三轮体空作观,不著于人、我、法相,是名为理修。

这个理修也可以说是真修。因菩萨行者修此六度能以观照的功夫(三轮体空),能所俱遣(能观和所观都不执著)故,而达至波罗蜜之究竟境界;否则只能够称之为: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法而已,不能称度,将来只不过是得到人天有漏的福报,不能达到涅彼岸了。

三轮体空者,单就布施言之:能施者,所受者,以及所施之物,谓之三轮;行施后,此三轮相,不存于心,叫做三轮体空。此三轮体空,亦是因以观照的功夫,观到三者的本性的性质皆无所得,所以会达到三轮体空的无相之境,得到无限的功德。

这六度皆是有三轮的,然修六度行者,应当要知道三轮原是空的,不著于法相,乃合于般若。因此,行者所修六度,不执着人、我、法相,才可算是波罗蜜,始能得到彼岸。这便是理六度了。如果执着人、我、法相而修,将来就一定只得到人天的福报,终是不能超出三界的。所以永嘉大师有一首《证道歌》说得好: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这就是指执著三轮相修行而言的,属于事六度了,虽然有功德,能生天享福,但福尽势衰,犹如箭坠,还是要轮回生死的。

三、四无量心

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怎样叫做无量呢?无量是没有边际,也是没有人我的领域。当修习这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时候,对每一个人,甚至整个国家,整个世界的众生,不论亲冤,也不管是人类或其他的有情,都希望他们能够离苦得乐,同时得到无量的福报,所以名为无量(这里是说出世菩萨修四无量心;至于入世,也应分清大敌大我,大是大非)。解释如下:

一、慈无量心:慈是愿人得乐的意思。世人往往只知自求快乐,而忽略别人的痛苦,但修习慈无量心的人就不同,他不但只求自己的亲人得到快乐,而且期望所有的人乃至十方世界一切众生,都能得到快乐,并且脚踏实地,去帮助他们得到快乐,即是无量的慈,能给无量的众生快乐。

二、悲无量心:悲是一种悲怜他人受苦的同情心。平常人只知道自求解除痛苦,往往很少顾及到别人的痛苦,但这悲无量心则不同,只知救拔别人的痛苦,却忘记自己的痛苦,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悲心似海的宏愿,为的是拔人之苦,即是无量的悲,能拔无量众生之苦。

三、喜无量心:喜是欢喜,眼看别人能够离苦得乐,顿生一种无限喜悦的心情。世人往往只为自己遇到快乐的事情,或其亲人得到升官发财,而生欢喜心,见别人快乐而生起欢喜心的较少。某些人甚至还存有幸灾乐祸的心理,见人快乐,心里则闷闷不乐;见人受难,心里则暗暗欢喜。但修喜无量心的人,只要见到听到有人不论是谁,能离开痛苦或得到快乐,都是满心欢喜。

四、舍无量心:舍是舍掉分别执着的观念。为善虽可乐,但恐有人我冤亲的计别,故应舍弃。又无论做任何善事,也要把为善的怡然自得之心理舍掉。则心量广阔,慈悲济度无量众生,心不执着,正似一潭秋水如镜,月穿无痕,故称舍无量心。

佛在世时,曾授提婆达多盐汤。当时提婆达多因好吃酥腻食物,头痛腹满,受大苦恼,不堪忍受,呻吟称念:南无佛,南无佛!那时佛在其住处禅定中,听到此音声,即生慈心,以神通力至其住所,手摩提婆达多头腹,授与盐汤,令其服饮,其病即得痊愈。后来,提婆达多叛佛害佛,佛不记冤而救之,以慈使其乐,以悲拔其苦,以其病痊而喜,不分冤亲而平等救治,这就是佛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四无量心。佛所成就的四无量心,能大慈以众生之乐为乐,能大悲以众生之苦为苦,能大喜以众生离苦得乐而喜,能大舍心无执着,运心平等,普利众生。

菩萨乘(三)

菩萨是觉悟的众生,他能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菩萨须修习四摄的法门及具四弘誓愿,同时内心必须以四无量心为根本,才能表里合一。

四摄法是:

一、布施摄:包括财施、法施、无畏施。即在经济上、学识上、精神上帮助他人,叫做布施。你要摄化他人,必须讲究方法,即善巧方便。你将财力、学力、体力用于帮助别人,对方受了你的恩惠,对你自然发生好感,就可能会相信你所说的话,听从你的指挥。就是不大合情理的话,他都会倾听,何况你说的是合情理的正法。

人都重视感情,帮助他人是最能联络感情的。有了感情,做事就顺利,举办义务教育,以及造福社会的慈善事业,都是属于布施摄众的方法,发菩萨心学佛的人,于此应加以注意。

二、爱语摄:就是用和谐友爱的话与人谈论,使人听之入神,引之入胜。和爱的话,可以包括三种:

(一)慰喻语:要是有人生病或经历灾难受到惊吓,不要幸灾乐祸,须要用慈爱和悦的话语去劝勉他,使他得到精神上的慰藉。

(二)庆悦语: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坏人也有他的优点。凡有好的地方,我们都应该赞叹他,鼓励他,激发他,使之欢喜,即是助他向好的方向发展。就是坏人,也会因此走上好的途径。

(三)胜益语:指你的言语可以使他人增胜增益。如得少为足的人,你可以勉励他,使他精益求精再进一步。能布施的引之再持戒;学小乘的开导他再学大乘。这些话,都属于胜而益善的。有时不但以柔语劝勉,亦可以硬语呵责,使之感悟,励精图治,只要态度诚恳,都可以摄受他,使他能接受你好意的教导。

三、利行摄:指自己做的事情,能使别人得到好处,便是利益众生的行为。父母教育子女,注意子女的身心利益,自能获得子女的孝顺;教师教导学生,如处处为学生的利益着想,也必能得到学生的敬仰;长官能顾到部下的利益,也会得到部下的拥戴;菩萨能随顺众生,为众生的利益做诸善事,自然也会得到众生的感恩,服从他的化导。

从前欧洲有个善于养野兽的人,整天与狮虎为伍,野兽也不害他,有人问他是什么原因,为何不被狮虎所伤?他说:这有什么奇怪,你待它好,没有伤害它的意思,它自然也会服从你的指导,不会伤害你了。野蛮的兽群,亦可以感化服从,何况说是人类?所以菩萨要摄化众生,就应注意做好利行的工作。

四、同事摄:和社会各阶层的人去共同做事,共同担任工作,共同生活,同甘共苦。譬如说:你没有过商人生活,你说的话商人未必都懂,都接受;你没有过农夫生活,你说的话,农夫也未必都懂,都信受。所以菩萨为了方便度人,示现与各阶层的人物共同生活,共同任事,潜移默化,得到成功。观音大士三十二应身,地藏大士和弥勒大士的化身千百亿,都是菩萨示现和众生同事的模样。

这四个方法,是摄受人、利益人的最根本最好的方法;就是世间为人处事,也不能违反这种原则。我们能以此来宏扬佛法,摄化众生,一定很容易见效。自己虽然修行佛法或宣扬佛法,而说的话不能感动别人,不能使更多的人信受,原因何在呢?一定是自已没有学到这四种方法,或虽学而没有做好。这是自己可以考验得出来的。

又菩萨初发心时,必须缘四圣谛,发四弘誓愿,以广心量,而明志向。第一缘苦谛,对于六道有情,受无量苦,发众生无边誓愿度之愿;第二缘集谛,对于无始以来,所积聚的烦恼,发烦恼无尽誓愿断之愿;第三缘道谛,对于修道过程中的种种法门,发法门无量誓愿学之愿;第四缘灭谛,对于清净寂灭的涅道果,发佛道无上誓愿成之愿。凡是修菩萨道的,都应依此四弘誓愿,作为自利利他的根本动力。

更新于:5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