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信佛为什么一定要皈依
佛教中的皈依为:皈向、依靠、救度之义。我们信仰佛教必须三宝具足。所谓三宝指的是佛、法、僧;所以称为宝,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旦接受,永远常随,水火不能毁,盗贼不能夺,受用无尽,非世间诸宝所能比。
佛宝是指已修行而至福德、智慧圆满究竟的人。任何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所以,过去、未来、现在的三世十方诸佛,都是我们皈敬的物件。但在我们这个世界的历史人物之中,成佛的,尚只有释迦牟尼一人。
所谓法宝是指修行成佛的方法和道理,而我们所知的法宝是释迦牟尼所说的,因此称他为本师释迦牟尼佛。现在所见的法宝是指经、律、论的三藏教典以及祖师们的注解、语录,是指导我们如何修行而且必须修行的依准。
所谓僧宝是指正在修学佛法,并且协助他人修学佛法,护持众生修学佛法的人,是包括菩萨、罗汉以及凡夫僧尼。可是圣僧的菩萨与罗汉,凡夫见到也不认识;凡夫所接触的,多半是凡夫僧,因此,以人间的比丘、比丘尼为僧宝的中心。
僧宝是老师,法宝是教材,佛宝是发明及发现教材的过来人。唯有三宝齐备,才是完整的佛教;否则仅信三宝之中的佛宝,那和盲目地迷信神鬼无异;仅信三宝中的法宝,则和一般的学者研究学问无异;仅信僧宝,则和普通人认干爹、拜干娘相似,那就不是佛教。
所以皈依三宝,相当于学生到学校注册,是信佛学佛的开始。唯有注册之后,有了学籍,自己才承认是学校的学生,学校也接受你的上课;学生上课是义务,学校授课是责任。所以,皈依的仪式非常重要;又像夫妇结婚,官员就职,党员入党,都要经过宣誓和监誓等的行为,这表示慎重和肯定。
如果不经过皈依三宝的仪式,当然也可以学佛,佛教不会把未皈依三宝的人指为魔鬼;但是未经皈依三宝仪式的人,在心理上,必定有所推托、踌躇、迟疑,遇到紧要关头,他们会说:我还不是佛教徒,我还不需要遵照佛教的戒律来做。比如:懈怠、放逸、邪淫、妄语、顺手牵羊等的恶业和恶习,他们会原谅自己,更不会防范于未然。如果皈依三宝后,自己会做自我的约束、警惕和警策,也会受到同修及师僧等善知识的鼓励、督促、规劝,所以,在人格的升华,道心的增长,修持的努力等各方面都会进入正轨和常轨。
关于为什么要皈依,从四个方面来介绍:第一、什么叫做皈依。第二、为什么要皈依。第三、皈依的对象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第四、如何得到皈依,也就是如何成为一个佛弟子。第五、皈依之后要做什么。
皈是回归,就像一个孩子迷失了方向,回归到自己的家园,回归到正路上,回归到自己父母的怀抱。 依是依靠、依赖。回归之后,我们就有了家园,这是我们的依靠,可以在那里安居乐业。我们的亲人就值得我们去依靠,他们也是我们的靠山。
如果我们是弥陀的孩子,而一直在外漂泊流浪,就永远没有依靠,因为在极乐故土之外,人是陌生的人,环境也是陌生的环境,可谓背井离乡,人生地不熟,就只能在外面风餐露宿。所以,我们要想有一个依靠,必须要先皈回归。
佛陀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他具有大慈悲,所以,我们要回归到佛陀的怀抱。
以往,没有学习佛法,所以我们的思想是错误的、行为是错误的、语言是错误的,就走上一条邪道、不归之路。现在,通过皈依法,就让我们回归到正道之中。
僧,又叫和合众,有亲近的意思。回归到正路上以后,我们一个人,没走过这条道路,会孤单、会孤独、会害怕,所以,就需要结伴而行,僧就是我们的同学,我们的助伴。
比如,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是无依无靠的,这个时候,他人性中与生俱来就有一种能力向别人求救的能力。所以,孩子饿的时候、冷的时候,他会哭。哭声就是呼救、求救的一种声音。这个时候,母亲可以做为他的依靠。
等孩子慢慢成大了,要读书。古人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在这个世间,无论学知识、技术,还是学道德,靠自己是无法成才的。如果没有知识技能等,在这个世间是无法生存的。一个农民不是天生就会种地的,一个工人也不是天生就会制造产品的,一个商人也不是天生就会经商的,这些都需要学习。想学习这些,自己没办法,甚至父母也没办法,就要找老师。这时,老师是他的依靠处。
在成长的过程之中,比如会有仇人要谋杀我,我们自己无法保护自己的时候就会靠亲戚、靠朋友、甚至靠长官,靠政府,靠法律,其实,这也是寻找皈依处。
生病的时候,我们无法摆脱这种病苦折磨,就要寻找医生。这时,医生是依靠处,是皈依处。
有些人被鬼神附体,非常痛苦。这时,医生也解决不了,一般的老师也解决不了,科学家也解决不了,通过找神婆、神汉跳大神,也可以来解决。这种事情古今中外都有。
一般的世间男女,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男的会找妻子,女的会找丈夫。他(她)一个人没办法独立的生活、生存下去。这时,女的要嫁一个丈夫做为依靠。相对而言,女性是弱势群体,她的这种找依靠处,找归属的心态会更加强烈一些。男人则表现得独立一些,但他对女性也有依赖。所以,很多男性到了一定年龄也会去找妻子,乃至丧偶之后,他也会非常悲伤。
一生中,会有很多很多这样的、那样的问题,当我们自己解决不了的时候,就需要向别人寻求帮助,这也是一种求皈依的行为。
千百年来,人类不懈的进行种种的探索、追求,都是因为有很多很多的问题没有解决,有很多的麻烦没有摆脱,有很多的障碍没有跨越,有不安全感,有匮乏。为了找到皈依处,人们做了一切又一切,有的人想依靠自己,有的人想依靠朋友,有的人想依靠地位,有的人想依靠权力,有的人想依靠相貌,有的人想依靠健康,有人想依靠工具,有的人想依靠寿命,有的人想依靠药物。
这都是在找一个归宿,找一个依靠。不仅仅人这样,一切众生,无论胎生、卵生、湿生、化生都是这样。动物会找食物,会找遮风避雨的地方,等等。不仅仅孩子这样,一切众生,一切时处,都是这样。
可见,只要是一个众生佛法中又叫有情,他有问题、有麻烦、有障碍、有痛苦,他会本能的寻找皈依处。
在这个世界上不找皈依处的,不找依靠处的,一个都没有。
皈依,不是给师父皈依,也不是给别人皈依,而是自己去皈依,解决自己的问题。
既然要找一个靠山,找一个依赖,那么谁真正值得我们去依靠呢?或者换句话来讲,谁能靠的住呢?
如果我们投靠了他,结果他自己靠不住了,那我们就白投靠他了。就像我肚子饿了,我想到他那里解决我的饥饿,结果到他那里,发现他也在饥饿中一样。或者他那里有东西吃,但也只够自己吃,根本不足以分给我吃一样,这样,我投靠他也是白投靠。所以,我们投靠的对境一定是他自己没有这个问题的。
打个比方:如果我们都是在水里面挣扎,不会游泳,我去向他求救,也许让他给拉下去了。所以,有些人到水里救人,没把别人救上来,反而自己被拉下去了,甚至自己把别人给拉下去了。这就说明,你要向他求救,他要真的能够救你,有这个能力才行。
再打一个比方,如果我们两个人都戴着手铐脚镣,我想挣脱,这时,我求他和没求是一模一样的。也就是说,我向他去求,至少是他不戴手铐脚镣,才有可能救我。
皈依的对象,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在这个世间有各种各样的学说,各种各样的宗教,人们也有各种各样的皈依的对象。学天主教的、学伊斯兰教的、学犹太教的、学道教的、学儒教的,数论外道论外道的,等等。包括拜土地神、山神、树神、狐黄白柳等,这也是一种皈依。
这里,我们不去比较那个宗教好或者不好。也不去比较那个教主好或者不好。皈依是为了解决我自己的问题,那就看看他能不能解决我的问题。如果他能够解决我的问题,他叫上帝也好,他叫真主也好,他叫耶稣也好,他叫太上老君也好,他叫孔子也好,他叫释迦牟尼、叫观世音菩萨,都好。如果不能解决我的问题,即使他叫万能、全能,他有很多响亮的名字,充其量也只是一句空话而已。叫什么不重要,能做什么才重要。
就像我得病了,能够把我病治好的,就是好的医生,不管他的名声怎样,不管他的影响怎样。
这就必须要思考:什么样的对像是值得我们去皈依的?这就要拿出一个标准。
我这里有问题就像我有病,他要解决我的病。首先,他要会把脉,把的准,知道我的病因是什么,病情怎样,这是第一步。第二步,他懂药理,把病诊断清楚后,知道这种病靠什么药来治。第三步,他有善巧方便,能够让我把这个药服用了,能够把我的病治好了,这样的医生,我值得去投靠他。
同样,我们要解决我们生命中的烦恼,痛苦。尤其每个人都有生老病死,死亡并不是终点,而只是中间的一站而已。就像我们住房子,当房子老坏了,要倒了,人就要搬出去了。人的身体老坏时,不是生命就此终结了,我们的神识会搬出来,到一个新的地方,会投胎转世的。
皈依之后,对我们的工作生活没有任何负面的影响,佛法根本不会从负面影响我们的生活,更不可能障碍我们的生活。凡是认为佛法障碍生活的,都是想错了,甚至在错误的想法支配下做错了。皈依对我们有百利千利万利而无有点滴微尘许的危害。
释迦牟尼佛做为一个太子,舍弃了皇宫的生活,最后出家成道。成道之后,把他的佛法传遍印度各个阶层。印度四个社会阶层中从最高的刹帝利或者婆罗门,到最低的首陀罗,全部皈依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后来佛法传到中国,也是这样,上到帝王将相,下到黎民百姓,佛法都为他们接受。为什么呢 ?因为能够解决所有人的问题。
皈依是佛法的入门,只要相信佛法僧,依止佛法僧就可以皈依。关键是要有一颗皈依的心:三宝是我们生生世世的依靠,我唯一皈依三宝。
第一、皈依佛,我们再也不要皈依天魔外道和其它外道的邪教。我有最好的东西,我还找其它的,这是智慧不够。山珍海味不吃,非要吃糠咽菜,这是不是智慧不够。
第二、皈依法,不皈依外道典藉。皈依法宝之后,佛法已经够用了,再也不依修外道的典籍,把这些全部都放下,假使它们有些有价值的东西,那么在佛法里面也都包含了。就像我拿着一块黄金,他拿着一块白银,黄金里面绝对包含着白银的价值。至于铜铁等的价值自然已包括无余了。所以皈依法,不皈依外道典藉,不要搞外道邪法。学正法,无上甚深微妙法,我们都已经感觉时间不够了,怎么还能去学这些本分外的活计呢?纯粹是妨费道业!
第三、皈依僧,不皈依外道邪众。在学法初期,自己的见解和思想还不稳固,这时不应该接触这些外道教徒。如果跟他们混在一起,容易受他们的影响,这很危险。远离他们是为了保护自己,当自己真正见解稳固了,应该去度化他们,那时,就应该去接触他们,甚至变化成他们的外道大师的形象,去接引他们,引导他们修学正道。
一、皈依佛,见了佛像要恭敬,要供养、要礼拜。
二、皈依法,至少四句佛经的偈子要念,比如《金刚经》中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要念诵一下。念阿弥陀佛、念释迦牟尼佛的名号也可以。念整部经更好。
三、皈依僧,对于僧众要恭敬,出家人不管是凡是圣,都要好好恭敬。世间有一句话说:不看僧面看佛面,法赖僧传,所以一定要恭敬出家人,恭敬一切出家人。哪怕一小片僧衣掉在地上,也要恭恭敬敬的捡起来放在干净的地方。
更新于:2023-06-06 17:4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