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今释029-无为法的差别.浩瀚的智能之旅.无穷无尽的生命形式

2023-06-07 13:22 夕阳讲座、楞严今释

我们今天是《楞严经》,《楞严经》的这一段:阿难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辈愚钝,好为多闻,于诸漏心未求出离。蒙佛慈诲,得正熏修,身心快然,获大饶益。世尊!如是修证佛三摩提,未到涅槃,云何名为干慧之地、四十四心?至何渐次,得修行目?诣何方所名入地中?云何名为等觉菩萨?作是语已,五体投地 。大众一心伫佛慈音,瞪瞢瞻仰。

无为法的差别

阿难问了一个特别专业的问题,他这里面提到了几个非常专业的术语,一个叫“干慧地”——乾慧地,第二个是“四十四心”。你会发现,大概只有在佛教里有类似达到如此深的地位或者如此深的探索的深度——探索的强度。首先“乾慧地”是什么?干慧地,也有叫乾慧地,乾慧地实际上就是一个人获得的最初的了悟,他第一次证入无生法忍叫乾慧地。这个乾慧地实际上就相当于禅宗所说的破三关,不是破初关,是三关都破了。所以你可想而知,三关都破了,也只到乾慧地而已。乾慧地是圣凡地里面最初的一个地,因为他还是凡夫位,不能算是圣位。

在天台的判教里面,它属于初信位,第一个信。在《天台判教》里面大致是这样的:十信,有十个信位,乾慧地是第一个,初信位;十住,十住的第一个位置,初住,差不多可以算是一个相对来说是一个完整的圣人,圣者了。十信,还不能算是特别完整的圣者,即使第七性已经达到了四果,但他还有不完整的地方,所以初住相对来说可以称之为是一个圣人,圣者的第一步。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加行——暖顶忍世第一法。这四个加行,暖、顶、忍、世第一法,他获得了暖相,达到了顶峰,进入了一个无以言喻的类似的这么一个境界,所以称它为忍,它无法表达,世第一法,最终它临近了那个源头,临近了最高峰。接下来是等觉,最高一级,妙觉——佛果,妙觉就是佛的意思。所以它正好是五十五位真菩提路。而这五十五位里面,乾慧地是最初的一级,他还不能算是圣者,他只是一个凡夫。之所以他不能算是一个圣者是因为,即使你破三关证悟了,你了悟了空性,你证到了无生法忍,证到了那个语言无法表达的这么一个状态,但你的习气未尽,在禅宗里提到叫“余习未尽,其力未充”,你的各种各样的习气还在,你只是领悟上达到了,领悟上达到并不代表你行为上达到。所以宗门里提到,就好像一个人,他隔着云雾看到了太阳的升起,他的确看到了太阳的升起,但是隔着很厚的云雾。那个云雾是什么?那个云雾就是他的思想、他的观念、他的各种各样的习气,这就是厚厚的云雾。他的这面镜子还不够干净,非常得脏,他虽然看到了太阳,他的镜子当中影射到了太阳,但镜子依然非常得肮脏。所以乾慧地被称为凡位——凡夫位。

一直到七信——第七个信,十信里面的第七个信,才真正进入了圣位,第七信就相当于四果,见思惑断尽,见惑跟思惑断尽了。什么叫见惑?见惑就是你用肉眼看见一个东西,立刻被它迷惑,立刻被它吸引。人的感官都是向外敞开的,而在感官的背后有一个意识的状态,有一个意识的中心,这个意识的中心在凡夫的角度上它是个体化的,你会觉得你的意识中心是你本人,你不会觉得你的意识中心是别人,对不对?它是一个个体化的感觉,它是主观的。而当你的意识中心被感觉成是个体化的、是个人化的、是主观的,它就会有一个自我感的倾向,就认为这个中心是“我”,这很好理解,对不对,认为这个中心是我本人,有一种自我感的倾向就出现了。

随着自我感倾向的出现,就立刻出现一个效应,什么效应?一种自我保护的倾向,他害怕消失,他害怕自我的毁灭,这很正常,他有一种自我保护的倾向就立刻出现了。所以这种自我保护的倾向,这种要延续自我感的倾向就引发了一连串的效应,什么效应呢?你的感官都是向外的,凡是感官感觉到能够滋养自我的,滋养这种自我感的,它就会伸手抓进来;凡是你的感官感觉到一个现象是对自我的威胁,它就会伸出手去挡住它。所以这是两个动作,要么是侵略、占有,要么是排斥;一个是占有——往里抓,一个是排斥——往外推。你不能怪它,这是它出于自我保护的一个天然的反应,所以你不能怪它。这就是见惑的起源。你看见一个东西你就想要抓,或者看见一个东西你想要排斥,对于外在物理世界的反应,自我的反应就是这样的,要么吸收,要么排除,它是出于自我保护的倾向,它是意识个体化带来的一个天然的回应。

而一个人,他破三关证悟以后,他的个体化意识的倾向出现了一个本质的转变,他忽然意识到他的意识中心融入了一个海洋般的状态,不再是个体化的。他似乎有一个意识,而且这个意识是海洋般的,但其中却没有一个人,在这个海洋般的意识中间却没有一个可以称作自我的一个独立个体,这就是破三关达到的一个体验、经验。一旦他的意识破除了自我感的这个中心点,他对外的反应就会有所不同。但以往的惯性依然存在,以往的这种抓取和排斥的惯性依然存在,所以即使他破了三关,他经验到这个海洋的意识状态,当他看到一个事物,看到一个蛋糕,他依然会有某种吸引,依然有某种惯性,依然是往回拉的、往回抓的。看到一个蟑螂,他依然有一个惯性是往外排斥的,这种惯性依然存在。他这种聚焦的意识倾向依然存在,但这种倾向已经没有基础了,已经没有背景了,已经没有支撑它存在的后面的这个种子了,因为他的意识是海洋般的,不存在一个需要维持自我感的这么一个动力。他现在的意识变得浩瀚而没有焦点,所以他看到的一切实际上是无焦点的状态,他看到的一切都是一个平衡的状态。虽然惯性依然存在,来自感官的这种惯性依然存在,但渐渐的这个惯性将被慢慢地清洗干净,慢慢地放下。也就是你会发现一个人,他见惑一旦尽了以后,外在的事物将无法再刺激他,无法再强烈地刺激他。他不会对一个事物强烈地抓取,也不会对一个事物强烈地排斥,他只是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来看它,他变得客观了,他变得更加的平衡了,叫破见惑。

但是见惑还是不够的,因为这一切背后的动力来自思想,你所有的行为背后的动力来自思想。而思想也存在着千百万年的惯性,你的思想持久以来——百万年以来,都是以自我感为中心,来求得生存的,所以这个惯性相当的深。而一个人一旦破三关,一旦达到了乾慧地,一旦他的意识的中心感、自我感消失,他会看到那个惯性的思想又来了,你看到一块蛋糕,那个惯性的思想又来了,那种习惯地想要占有的思想又来了,但是渐渐的你将会放下它。这种放下也许要经历很久,它不是一天两天能够那么顺利地放下的,它也许要经过几年,对于一个了悟的人来说,他依然要经过许多年,所以禅宗讲“相续也大难”。香岩禅师四十年始成一片,他用了四十年的时间才打成一片,他这个水才渐渐地平静下来,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影响他的湖面。四十年,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个月、两个月,他用了整整四十年的时间,超越你思想的惯性。你思想各种各样的气味,思想里面各种各样的习气,各种各样的倾向,习惯性的倾向,对于一个已经破三关了悟的禅师来说,他依然用了四十年。

我记得禅宗里很少有禅师承认自己达到了某某果位,很少有,非常少有。记载当中只有好像青原行思还是石头希迁,我忘了,名字我忘了,反正这两个里面的一个,他曾经承认,他说我这一生达到铜轮位。铜轮位是什么?初住,也就是见思惑断尽,他已经不受思想惯性的牵制了,他用了一生的时间,所以可见这条道路是多么的漫长——非常的漫长。而这是合理的,你知道吗这是非常合理的,因为你思想的惯性不是一生两生了,你思想的惯性已经不知道多少生了。那个惯性不仅仅是人类的惯性,甚至包括动物的惯性都在内。比如说你的性欲,你的性欲是来自动物,你曾经做动物的时候,做哺乳动物,做海洋动物,做动物的时候这些性的惯性就已经累计起来的。当一个人的灵魂还是植物的时候,这些性的惯性还不那么强烈,但是它进化到动物的时候,开始变得鲜明了,所以你性的惯性其实已经累计了上百万年,如此深的惯性,你可想而知它会多么深,它不仅在思想里,它在你的每一个细胞里,你的每一个细胞里都含有这种惯性——性的惯性。

而你要在破三关证悟以后,一生的时间——40年,去抹掉百万年的惯性跟印记,这已经是火箭般的速度了,飞速的,这已经可以说是非常非常快了。所以在《华严经》里提到,一个初住的人才可以称作是一个人类,因为他已经抹掉了动物性,在七性位以前你还不能算是一个名词意义上的人类,因为你还携带着太多的动物倾向在里面,所以至今为止人类都是野蛮的。你如果睁眼看世界,你抬起你的头你看全世界,你非常清晰地可以看到人类依然是野蛮的,他并没有比动物好太多,他只是拥有了智能的一种动物,他跟动物一样依然相互残杀,他跟动物一样依然充满了性,人类仅仅是比动物聪明了那么一点点,仅此而已。

在道家也有这种说法,只有一个至人才是一个完整的人。至人就是指一个达到圣位的人,一个神仙或者是一个达到圣位的人才是一个人,所以道家干脆给他一个名字“真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真人、一个至人他才是一个人。在这以前,你身体里,你的每一个细胞里根深蒂固的潜藏着动物性,它们的含量一点都不低,非常的高,你动物的成分其实很高。所以即使一个了悟的人——一个彻悟三关的人,他依然要花一生的时间,40年甚至50年更久的时间来达到铜轮位,断尽见思惑。断尽见思惑仅仅是铜轮位而已,铜——金银铜,铜轮位仅仅是到了七性以上。而这上面还有很多位置——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加行,还有这么多的位置。从这一点上你可以看出,也许全世界的宗教里面只有佛陀达到了如此清澈如此深奥的地步,几乎没有其他的宗教像佛陀那样如此详细地解释一个人悟道以后的位置,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宗教只讲到一个人要怎么证悟,证悟以后就没有再说什么了,证悟以后他们只是大致的说他就是神的化身、永恒的化身,但只有佛陀提到,即使证悟以后,你还有40级位的阶梯次第要走,这是非常伟大的,可见佛陀的强大。

所以《金刚经》里说“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什么差别?次地的差别。一个人即使证悟了无为法,一个乾慧地行者的无为法跟一个等觉妙觉菩萨的无为法差距是很大的,无为法而有差别,无为法还是有差别,一个圣人的深浅还是有差别的——巨大的差别,所以真理是如此深奥、如此的浩瀚。

佛陀给这个世界带来的东西是难以言喻的,几乎没有另外一个人说过类似佛陀这样的话,即使有个别的宗教里有提到过,在苏菲的一些派别里也有提到过,一个人了悟以后还是有差距的。但是即使有提到过,也没有像佛陀那样如此细腻的提到过,如此详细的提到过,55位菩提路,55个阶梯。而且他详细的描述了这55个阶梯,在《楞严经》里,在《华严经》里,每一个阶梯他都详细的描绘了。这令人惊叹——非常惊叹。除非你达到,除非你已经走过这55个位置,你才能讲这样的话,否则你怎么可能讲得出来,你可能根本就不了解,你根本就不了解那些未来的阶梯在哪,因为你还没有达到。所以《华严经》里提到“下地菩萨不知上地事”,比如说,初地菩萨他无法知道二地菩萨的境界,因为他没有经验过,他完全没有达到。

在这些次第里面,一个人只要初步的达到了圣位,也就是初住位,他就可以于十方世界现佛身。一个初住地的菩萨已经可以在十方世界现佛身了,这是什么意思?他的本质上他达到了初住,但为了众生的需要,为了他人的需要,他可以在别人面前现佛身来度他,来引导他,但他本质上是初住地菩萨,他并没有达到佛,但他依然可以展现出佛身的形象。这就是为什么你在古老的宗教里会看到那么多的圣者,而每一个圣者在表达上都会展现出他已经达到了究竟。这并不是说他在撒谎,他的这种表达是可以理解的,他的这种表达基本也符合事实。因为一个人一旦证到了真理,一旦你看到了这个太阳,你真的是看到了,你的表达没有错误,你的确是看到了太阳,至于太阳面前有多少云雾每个人不同。所以那些达到睁开眼睛的人、达到看到太阳的人,他们完全可以表达他们已经达到了,他的这个表达没有撒谎,他只是没有更详细的往下说。其实每一个看到太阳的人是有差别的,他有视力上的差别,他有云雾厚薄的差别,也就是说他依然有果位上的差别。但他在表达上完全可以表达“我已经达到了究竟”,这种表达并不代表他在撒谎,是对的,在语言上是通得过的。但唯独只有一个佛陀真正走完了这55个次第,所以佛陀讲在我以后,第二个达到跟我一样成就的圣者将是弥勒,而那个弥勒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将是六十多亿年以后。也就是说在这之间的如此长的时间段里面,不会有第二个佛陀,但会有无数个圣人来,也许他们中间很多人都宣称达到了究竟。

所以你会发现这些圣人之间是有差别的,这些圣人之间有一些智能上的差别。一个耶稣这样的人他非常倾向于爱,他非常倾向于奉爱,他在智能上跟佛陀的差别是非常显著的、非常鲜明的。所以你会发现有各种各样的倾向,即使这些圣人,他们每一个人在智能上的倾向是不同的,在语言上的倾向是不同的,在表达的深度上的倾向也是不同的。而你很难判断他们达到的次第在哪里,除非你已经达到了,除非你高于他,否则你很难判断他达到的那个位置在哪。

所以《楞严经》在这一点说“云何名为干慧之地、四十四心?至何渐次,得修行目?”,这以后的位置,一个一个次第的位置;“诣何方所名入地中?”,到那里才算是初地菩萨?初地菩萨已经非常伟大了,了不起的境界。你们也许一直听到过佛教里一个非常伟大的圣者叫龙树菩萨,龙树就是初地菩萨,他如此伟大,但是他也仅仅只达到了初地而已,他几乎是整个密教的源头,有许多密藏都是龙树从龙宫里取出来的,如此伟大的一个人!而且他在活着的时候,他已经证到了金刚身,他是不死金刚身,他可以一直活下去。但是因为业力的原因,他曾经误伤过一个虫子,结果这个虫子转世以后成为国王的儿子。这个国王的儿子因为想要继承王位,有人给他出了一个馊主意,他就来谋害龙树菩萨,结果怎么谋害都死不了。龙树说:“这样,你去旁边找一根草,只有这个草可以割断我的头。”结果真的,他拔了一根草,一割,龙树的头就掉下来了,还他的业债,所以龙树是这样死的,他已经活了上百年了。而龙树菩萨达到了一个初地位——初地菩萨。

所以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到,这些圣贤在无为法上的差别是多么的大,你可能向前前进的道路是多么的深,你未来的可能性是多么的深,你未来有可能达到的境界是多么的深。

浩瀚的智能之旅

我曾经有这样的感想,今天正好跟大家讲一下。因为我也看过很多其他宗教的一些书,其他宗教的一些圣者,那些圣者都宣称达到了终极的真理,他们也讲的的确是真话。我也看过很多这些圣者的传记、生平。但是我看完以后有一个感慨,我似乎有一种不满足的倾向,如果一个圣者他达到终极真理以后,他就是这样的话,似乎不令我满意。而当你看过《楞严经》以后,你就不会有这样的怀疑了,你开始知道这些圣者是有差别的,是有次第上的差别的。而当你看过《龙树传》以后,尤其是密续里的《龙树传》,更详细的《龙树传》以后,你会忽然发现一个人的智能的程度可以达到如此的高超,龙树是一个完全智能倾向的圣者,他智能的倾向可以达到如此的高超,令人惊叹。如果你看过鸠摩罗什的传记,你会发现鸠摩罗什很早就证到了七信位,他证到七信位很早,他并没有承认他具体证到了哪个果位。但如果他的七信位很小年龄就证到了,他二三十岁就证到了,那么在他晚年他证到的果位是可想而知的。

而《鸠摩罗什传记》里面,你会看到,你甚至会闻到深深的智力的芬芳——来自智能的芬芳。所以一个人可以达到这样高的潜力,像鸠摩罗什一样,就好像龙树这样。所以你会发现有些圣者,虽然他达到了,但是你看了他的传记,你并不觉得满意;而有些圣者似乎展现了更深的东西,他的芬芳是更浓郁的、更令人倾佩的、更令人陶醉的。所以每当我看龙树的传,我都会感觉到吸收到了某种营养,那是一种无法表达的营养。据说当你靠近一个智能高超的人,你就会受到他的影响,他的某种智能的流动将会流入你,它不仅仅是能量的流动,甚至会发现他的智能都在打开你,你的智能也在随之提高。每当我看《龙树传》的时候,我有这种类似的感觉,即使它已经过去上千年了,它依然有一种强大的智能的动力在打开你,这就是《楞严经》提到的这些次第的魅力。

如果你看《楞严经》提到的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这些描绘,你会感受到那些来自次第的魅力。一个人的潜力是如此的巨大——深不可测的巨大,他能够达到的这种智能的巅峰是如此巨大,所以这意味着克里希那穆提讲的那句话:一个人不应当满足。一个真正有宗教情怀的人,他绝对不应该满足,他应该充满内心的某种不满。

对,如果你看过龙树的《大智度论》,你立刻会发现他是伟大的,它里面提到了各种各样的世界,它里面甚至提到了上百万倍超过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的其他的净土,那些净土的美妙程度以N极的倍数超越了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你看过《大智度论》,你的眼界一定会被打开——大幅度的打开,不是打开一扇窗,是连整个的门、墙壁都会被打开,那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而《大智度论》仅仅是龙树一生著作当中的其中一部而已,他有很多的其它的书。

所以当一个人整体性的了解了存在如此深奥的次第,如此令人倾心跟向往的未来,一个灵魂可能达到的如此辉煌的境地,他就变的五体投地了,他就变的瞪懵瞻仰了,他发呆了,他看着佛陀都呆了,他无比的敬仰。一个能够达到穿越这55个位置的圣者在你的面前,你一定会敬仰,那是无与伦比强大的一个人,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第二个像佛陀这样强大的人了,再也没有了。

无穷无尽的生命形式

好,接下来是一段特别特别、非常非常长的一段。

尔时世尊赞阿难言。善哉善哉。汝等乃能普为大众。及诸末世一切众生。修三摩提求大乘者。从于凡夫终大涅槃。悬示无上正修行路。汝今谛听。当为汝说。阿难大众。合掌刳心。默然受教。佛言。阿难当知。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因妄有生。因生有灭。生灭名妄。灭妄名真。是称如来无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转依号。阿难。汝今欲修真三摩地。直诣如来大涅槃者。先当识此众生世界二颠倒因。颠倒不生。斯则如来真三摩地。阿难。云何名为众生颠倒。阿难。由性明心。性明圆故。因明发性。性妄见生。从毕竟无成究竟有。此有所有。非因所因。住所住相。了无根本。本此无住。建立世界。及诸众生。迷本圆明。是生虚妄。妄性无体。非有所依。将欲复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非真求复。宛成非相。非生非住。非心非法。展转发生。生力发明。熏以成业。同业相感。因有感业相灭相生。由是故有众生颠倒。阿难。云何名为世界颠倒。是有所有。分段妄生。因此界立。非因所因。无住所住。迁流不住。因此世成。三世四方。和合相涉。变化众生成十二类。是故世界因动有声。因声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触。因触有味。因味知法。六乱妄想成业性故。十二区分由此轮转。是故世间声香味触。穷十二变为一旋复。乘此轮转颠倒相故。是有世界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若非有色。若非无色。若非有想。若非无想。阿难。由因世界虚妄轮回。动颠倒故。和合气成八万四千飞沉乱想。如是故有卵羯逻蓝。流转国土。鱼鸟龟蛇。其类充塞。由因世界杂染轮回。欲颠倒故。和合滋成八万四千横竖乱想。如是故有胎遏蒲昙。流转国土。人畜龙仙。其类充塞。由因世界执著轮回。趣颠倒故。和合暖成八万四千翻覆乱想。如是故有湿相蔽尸。流转国土。含蠢蠕动。其类充塞。由因世界变易轮回。假颠倒故。和合触成八万四千新故乱想。如是故有化相羯南。流转国土。转蜕飞行。其类充塞。由因世界留碍轮回。障颠倒故。和合著成八万四千精耀乱想。如是故有色相羯南。流转国土。休咎精明。其类充塞。由因世界销散轮回。惑颠倒故。和合暗成八万四千阴隐乱想。如是故有无色羯南。流转国土。空散销沈。其类充塞。由因世界罔象轮回。影颠倒故。和合忆成八万四千潜结乱想。如是故有想相羯南。流转国土。神鬼精灵。其类充塞。由因世界愚钝轮回。痴颠倒故。和合顽成八万四千枯槁乱想。如是故有无想羯南。流转国土。精神化为土木金石。其类充塞。由因世界相待轮回。伪颠倒故。和合染成八万四千因依乱想。如是故有非有色相。成色羯南。流转国土。诸水母等。以虾为目。其类充塞。由因世界相引轮回。性颠倒故。和合咒成八万四千呼召乱想。由是故有非无色相。无色羯南。流转国土。咒诅厌生。其类充塞。由因世界合妄轮回。罔颠倒故。和合异成八万四千回互乱想。如是故有非有想相。成想羯南。流转国土。彼蒲卢等异质相成。其类充塞。由因世界怨害轮回。杀颠倒故。和合怪成八万四千食父母想。如是故有非无想相。无想羯南。流转国土。如土枭等附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类充塞。是名众生十二种类。

我们来大致的讲一下这一段。

“尔时世尊,赞阿难言”,世尊就称赞他,“善哉善哉!汝等乃能普为大众,及诸末世一切众生修三摩地求大乘者,从于凡夫,终大涅槃。”也就是从凡夫位一直到五十五位的顶级位——佛位。“悬示无上正修行路。汝今谛听”,你问的这个问题是特别好的一个问题,他称赞阿难,你问了一个让佛陀开示这五十五位的菩提道路的这么一个问题,这个问题非常深奥,非常非常深奥。“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你好好的听。“阿难当知,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因妄有生,因生有灭。生灭名妄,灭妄名真,是称如来无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转依号。”他说阿难,他说本来的这个圆明,也就是你的本性——你最初的这个源头,离诸名相,它里面没有名字,没有形象,本来没有世界,没有众生,而当你思想里产生了一个妄,因妄有生,产生了一个念头,产生了一个冲动,产生了第一念的分别,就出现了一连串的万花筒,因妄有生,因生有灭,因灭有妄,生住易灭,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就来了。

好,我们来看这个连锁反应是怎么来的。刚才讲到你的感官都是对外的,这些感官背后有一个个体化的意识中心,你对外的感官在吸收所有的信息——光的信息、生命的信息、画面的信息、味道的信息、触觉的信息、听觉的信息等等,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进入神经系统以后就产生一系列的反应,当然有更多的信息,近代这个脑神经物理学家曾经研究,你大脑每秒钟接受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其中被过滤掉了绝大部分,你能感知到的只有一小部分。你现在看着电脑,你看到你的笔记本,看到屏幕,你现在听到声音,而这一切其实都不是真的,这一切没有一样是真的,你的画面其实在你的脑海里,你的画面是经过你的视觉神经翻译的。你知道数字电视吗?数字电视传递的信息全是一些数字而已,010101电脑信号,而经过一个翻译器,就好像你的大脑经过一个翻译器,把这些信号再转成图片,在屏幕上展现出来,而这个过程跟大脑的过程是完全一样的,你的感官接受来自外界的信号,然后在大脑里再转成大脑能够吸收的信号,然后再翻译出来,再转成大脑能够识别的画面,所以你看到的画面实际上是大脑翻译出来的,你听到的声音也是大脑翻译出来的,你看到的东西都是大脑翻译出来的,你尝到的、你接触到的都是神经系统在翻译。神经系统是一个超级计算机,它在翻译,这意味着你看到的所有东西都在脑海里,你听到的所有东西都在脑海里,你感觉到的甜味、苦味,这些味觉的感觉、触觉的感觉其实全部都在脑海里,它是你脑海里的一个梦。据说近代物理学界也有这样的看法:宇宙是人类头脑的一个梦。宇宙里面没有东西,宇宙里面只存在能量。而这些能量各种各样的激荡跟回应产生了信号,这些信号在大脑被翻译成画面。

所以佛陀讲“阿难!汝今欲修真三摩地,直诣如来大涅槃者,先当识此众生世界二颠倒因,颠倒不生,斯则如来真三摩地。”如果你去除了来自头脑的所有识别,如果你不理会来自头脑神经系统的所有识别跟所有翻译,有一件事将会发生,如果你不被那些画面——头脑的画面跟识别所吸引,你的意识将再次回到一个整合的状态、一个统一的状态、一个海洋般的状态,这种状态被称作三摩地的状态,它是一个不受动摇的状态,它不再受头脑的欺骗。你的头脑是一个全息的、全方位的、全功能的播放机、放映机,它投射图像。据说萨满文化里面有一种草药,这种草药至今还在用,我并不想提它的名字,以免人们去找到它,去用它。有少部分人在用萨满的这种草药,这种草药吃了以后,你的大脑就会被误导,本来热的东西他会感觉到是冷的,本来冷的东西他会感觉到是热的。以至于在萨满文化里面,他们开始在做法事以前就开始使用这种草药,一旦使用以后巫师可以行走在火炭上,那个火炭对他来说是冷的,他不觉得它是烫的,以至于他甚至能够用刀穿过自己的身体,不流血,没有疼痛,这就是大脑的功能。你一旦改变大脑的化学成分,很多不可能的就变成可能的,这就是佛陀说的众生世界二颠倒因,它是一种颠倒,你无法说哪个是对的,左边是对的还是右边是对的,上面是对的还是下面是对的,都一样,左跟右都一样,对于大脑来说,左跟右没有区别,上跟下没有区别,它随时随地都可以翻转,它往哪边倒都可以。

“阿难!由性明心性明圆故,因明发性,性妄见生,从毕竟无,成究竟有。”所以本来是没有的,但是一旦有一个思想出现,它就成为了一个毕竟有。而且这个毕竟有开始衍生出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它衍生出各种各样的形式、各种各样的画面、各种各样的东西,你的头脑可以在一秒钟内创造一整个世界,对它来说一点难度都没有。

“此有所有,非因所因,住所住相,了无根本。”你感觉到的这个有,你感觉到了这个物理世界,你感觉到了这一切,冷热,非因所因,它们不是真的。住所住相,了无根本,它们根本就没有根,没有根基,它背后实际上都是幻觉。你深深的恨一个人,他伤害了你,你如此深的恨他,你恨了他几十年,有一天你忽然释怀了,有一天你看了一本书,有一天一个老禅师点醒了你,你忽然释怀了。你忽然发现你三十年来对他的恨是多么的可笑,连你自己都觉得这是一件可笑的事,根本没必要。那么三十年以来,看起来如此坚固的东西,忽然一下子烟消云散了,它根本就不坚固,它从未曾坚固过。它的坚固只是出于你的妄念,出于你的坚持,出于你的执着,仅此而已。它本质上没有坚固可言,是你给了它能量。

这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这样,不仅你心中的这个恨意仅仅是一个梦以外,这个世界上任何别的东西都是这样,它们了无根本,本此无住,每一样东西其实都是没有根基的。它们之所以看上去有根基,是因为你的坚持,你给了它们根基,你固执的坚持在它们上面,否则它们根本就没有根基。

接下来佛陀提到了这十二类生,所谓这个没有根基的四处变化的十二个类别,“世界因动有声,因声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触,因触有味,因味知法。”能量有一个运动以后,出现了声音,声音以后出现了颜色,颜色以后出现了香味,香味以后出现了碰触——触觉,这个香味碰到了你的鼻子,你闻到了它,触觉以后又开始出现味觉,味觉以后出现了法,也就是你知道了它。“十二区分由此轮转”,从简单的事物开始变得无限复杂,宇宙非常简单,但简单的轮转出现了无以言喻的复杂。“穷十二变,为一旋复”,也就是说十二好像被乘了一个N次方,十二的十二N次方,它开始原地旋复,它变成N次方的N次方。你有看过电脑画面吗?一个简单的画面如果你把它立体化,N次方,它就可以变成无穷无尽复杂的画面。宇宙也是这样的,一个十二类的演化,十二个阶梯的演化,一旦被N次方,一个伟大的宇宙就创生了。看上去如此繁复,其实真理都是简单的,那个最背后的能量都是简单的,能量的法则依然是很简单的,只不过它开始N次方而已,它被N次方了。由是,“是有世界,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若非有色、若非无色、若非有想、若非无想。”众生的种类就出来了,卵生的、湿生的、胎生的、化生的、有色的、无色的、有想的、无想的所有十二个层面、十二种生化,全部展现出来,出现了。“由因世界虚妄轮回,动颠倒故,和合气成八万四千飞沉乱想。如是故有卵羯逻蓝,”这些气开始飞沉乱想,相互结合,就有卵生的现象。“鱼鸟龟蛇。其类充塞。”有鱼鸟龟蛇显现了等等。“人畜龙仙。鱼鸟龟蛇。”海里游的、天上飞的、地上蠕动的一些生物全部出现。“其类充塞”,它遍布了天地,各种各样的生命,乃至于有色相的、非色相的、无色想的,其类充塞。

至今为止,科学家都没有真正能够统计出地球生命的种类,还是有各种各样无法统计的新的东西,太多了。每时每刻这些能量都在不停的展现跟变化,所以老是有新的东西出现,你没法统计完,每天都有新的物种,有一些物种毁灭,又有新的物种显现,佛陀把它们称为十二类生。因为它们本质上是由能量的这些次第变化显现的,也就是生色香味触法等等,由十二个能量次第的展现表达出来的各种各样的生命形式。

讲到这些生命形式我想起了一件事,就好像众生的品类有十二类,有各种各样数不尽的生命的形态。在希腊神话里,你会看到有各种各样的神,神的世界,甚至在希腊神话里神的数量比人的数量还要多,这是真的,因为人类实际上占的数量并不多,从宇宙的视角来看,人类的所占的空间位置跟人的总体数量其实并不多,很有限,而宇宙如此大,非物质生命形式的绝对数远远大于物质生命的形式。实际希腊神话这一点上基本上说的是一个事实,神的数量其实是大于人的数量的,而且是远远大于的。在希腊神话里,这些神像人类一样有各种各样的样子,各种各样的形态,各种各样的品种,他们的差别跟地球上物种的差别一样多,特别特别多。有各种各样性格的神,有脾气暴躁的,有性格温柔的,他们就好像人类一样,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而每一个神也有自己的性格。在这一点上,如果你发现这是一个客观事实的话,如果你发现宇宙当中的生命是如此的多,而且这是一个客观事实的话,这个生命包括人类的生命跟非物质的生命,如果你真的了解这是一个客观事实的话,你忽然会发现一神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生命太多了,神太多了,你要皈依谁呢?简单点,你皈依那个无形的源头、那个终极的源头,就够了,那个最终的,所以一神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缺点,每一个神都有他的性格,都有他的倾向,都有他擅长的一面跟不太擅长的一面,所以没有那个神是完美的——彻底完美的,没有。所以从这一点上,你来到那个无形的终极的源头,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但生命如此的丰富,你除了终极的源头以外,你需要类似像中医这样的东西,也就是各种各样的生克你需要了解,这是一个技术活,你需要了解“金克木”、金木水火土各种各样的关系,这种关系存在于生命形式的每一个方面。有一些疾病需要用一些正好对治它的药,你可以非常轻松的战胜这个病。而有一些鬼类也需要用一些正好可以对治它的神,可以非常轻松的战胜它们。这就是多神教的由来,这就是密宗的由来。他们每一个人都各司其职,他们有相应的职能、相应的功能,他们特别对应一些鬼类——有一些神。

据说象鼻天本来是一个夜叉,他是一个特别捣蛋的夜叉,他特别喜欢捣乱,而他是一个力量尤其巨大的夜叉,没有人能够制服他,最后只有观音可以制服他,而且观音用的方法不是硬方法,是软方法,他化现了一个美女,因为这个象鼻天非常喜欢女色,她要求象鼻天听她的。显然象鼻天是一个妻管严,她找到了他的软肋,他必须要听她的。这就好像中医一样,你总是能够找到一味药能够克制住另外一味药,在剧毒的蛇的洞穴附近总是有一种解毒的草能够解这个毒蛇的毒。所以你会发现多神教也是必要的,有各种各样的神祗也是必要的,你可以了解他们每一个人的特性、每一个人的倾向。如果你以更广的尺度来理解这十二类生的话,你就会自然地理解,宇宙是那么丰富的一个生命状态,太丰富了。佛陀反复强调这四个字叫“其类充塞”,充满了生命,而且是各种各样的生命,多到你无法想象,多到你连名字都叫不出来。你应该像龙树那样,你应该像鸠摩罗什那样,除了达到那个最终的源头以外,他们都是达到最终源头的人,达到那个无名无相源头的人,达到那个终极的上帝的人,但他们达到以后他们开始了解整个宇宙,他了解整个生命。龙树几乎是宝库般的一个人,他的《大智度论》里面什么都有,太浩瀚了,他几乎了解所有生命的形式,了解他们生克的关系,这是一门巨大的学问,就好像你了解中医是一门巨大的学问一样,你了解整个生命的形式也是一门巨大的学问,所以他们从不排斥多神教。他们知道有一个终极的源头,他们也达到了,但他们并不排斥多神的存在,因为这也是事实,有太多的生命存在,他们清晰地了解这十二类生的各种各样的生命形态,并且掌握它。你开始变得像一个医生一样,能够对症开方,对症下药,你可以用一味具体的药来对治具体的病症,这非常酷,而且这很好玩儿,它变成了一个相当有趣的历程。

阿难。如是众生一一类中。亦各各具十二颠倒。犹如捏目乱华发生。颠倒妙圆真净明心。具足如斯虚妄乱想。汝今修证佛三摩提。于是本因元所乱想。立三渐次。方得除灭。

所以《楞严经》佛陀对阿难讲“阿难!如是众生,一一类中,亦各各具十二颠倒。犹如捏目,乱华发生。颠倒妙圆真净明心”,就好像万花筒一样,在那个原始的源头里出现了无穷无尽的花朵。“具足如斯虚妄乱想。汝今修证佛三摩地,于是本因元所乱想,立三渐次,方得除灭。”有太多的头绪,有无穷无尽的种类,你在这么多的头绪当中你如何修正三摩提呢?品种太多了,花样太多了,你怎么样能够修正到三摩地呢?世尊说了,有三个渐次,很简单,非常简单,你只需要走这三步,你就可以跨越所有复杂地带,回到源头。这三步是什么,我们下次分解。今天就先到这里。谢谢大家!

更新于:2023-06-07 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