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中生活,生活中修行

2022-07-21 15:56 明心化性

修行并非一定要在庙里,也并非一定要席地打坐,而是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逐渐形成一种不由自主的修行习惯。

修行不是一条逃避磨难的路,而是在路上寻找自己的智慧通道。

佛说:“烦恼即菩提”,当生活出现种种不如意时,不去逃避,而是找出原因并勇于解决,这个过程就是修行。

修行的道路注定是坎坷不平的,因为只有摔倒后爬起来,才能学会平稳的走路。

在生活中人们总会遇到婚姻、事业、家庭,甚至有关生死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就是修行的所在。

修行路上,没有成功或失败,每一步都是自己的选择,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在修行的路上,遇见自己就是遇见佛。

佛陀所说的空,并不是空房子没人住,空空如也,没东西的那种空。

佛所说空无非是万物变化,时间流水,没有不变的事物而已! 

了空的目的,是让世人不要执着。不执着,就少了烦恼去了痛苦,也就因此脱苦拔悲。

可是后人把佛陀本意给拔高了,神话了……添砖加瓦,富丽堂皇。

锻炼与不锻炼的人,隔一天看,没有任何区别;隔一个月看,差异甚微;但是隔五年十年看,身体和精神状态上就有了巨大差别。

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读书与不读书的人,日积月累,终成天渊之别。

修行也是如此,修与不修,肉眼可辨。

天心禅诗的得道师父有8字箴言:照心非动,慧从定生。

中国哲学说世界只有两种心:一种叫照心,一种叫妄心,并不单纯存在我们普通所讲到的所谓的信心,信心是不会单独存在的。

照心是指:我们就像一个平静的水面,如果我们的心是非常安定的,像镜子一样平静,那么照出的世界就是真实的,如果这个水面被风吹皱了,那么照出来的世界就是光怪陆离的。

很多人把佛教的因果思想看成是一种宿命论,命定论。

错! 那是婆罗门教。

佛教很积极的意义在于,它不说前世今生,而是要超越轮回。

那么我们怎么看报应的问题?

过去、现在、未来,是相对的。

我们的一生,有过去10年、现在10年、以后10年,有去年、今年、明年,也有昨天、今天、明天。

比如,我现在落得这个下场是我前10年追名逐利的结果,如果我这10年踏踏实实做事,未来不就改变了吗?

那么,相对的,当下的现实的,这些是不是有?

非要争辩说,这些都是虚妄的,有意思吗? 

所以,我以为,辩证地看待问题,才是正确的认知。

承认绝对的空里有相对的有,认可万物皆变的同时也清楚我们都在相对的不变当中生活着。

这才是悟道。

昨天傍晚摘菜准备做饭时段,听居士网友转发的慧灯法师讲《金光明经》音频,忏悔品的一节课。

其中,他讲到死亡时,就引用了佛陀开示的,那个死了儿子的女人的事例。

你去没死人的人家要把米,凑齐一百把米回来,你就脱苦啦。

结果没有没死过人的人家。

法师讲经言死,说这个例子。

佛陀本人言死,如此说。

可见,我之前对友说的想法(谁都会死,所以临死可坦然接受)半点不粗浅。

亦使我坚信佛法就是世间法,世间法如了悟即是佛法。

无二!

世人脱苦学佛法,学来学去世间法。身在红尘浮沉中,心如何不动如山。佛法本是万事空,惟死才一了百了。涅槃本来是over ,不生不灭乌托邦。

悉达多活八十岁,经说佛陀无量寿,佛陀圆寂经频出,假托圣名传己意,弘法固教求供奉,古来几僧修成佛,诸法不尔如凡夫,所求无有皆无明。

法不外求,身外无物,我的日子就是修行,烦恼即菩提。

看访谈节目《锵锵行天下》,窦文涛慨叹天地怅寥廓,绝境不真实。

望星空,看火星,一番感慨,你说他有无佛性?抛家舍业建火星基地的袁某,说从没有现在,只有过去和未来!有没有佛性?

但是,有佛性就是毕业了,就一辈子永远有佛性吗?

非也!你今天今时今日有佛性开悟了,明后天遇事急了照样烦躁痛苦憋屈。

而这本事,人生百态红尘起伏就是真如。每个人在起伏跌宕中呈现的就是如来!

佛家讲空,是至高的智慧,它并非一切虚无,就像我们对0这个数字的错觉一样。表面看0好像什麽都没有;其实包罗万象,变化多端,说有似无,说无实有。

在100後面加个0,马上增大十倍。如果你把一个数目乘以0,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0又可以对其他数目保持中立不作干预,任何数目加0或减0,都不会改变其数值。

0就像空一样,富於包容性、可变性。

愿每个人都有归0的心态。

更新于:2022-07-21 15:56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