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我执后,用这个色身干什么?

2022-09-01 04:52 般若电影

发菩提心,无我奉献。

我们学了关于发菩提心的知识以后,会很感动,然后会自己发愿。受戒的时候为了众生我们也是这样。

我记得我们那时候在龙华寺受戒,冬天十二月,我们跪在龙华寺大殿前面的广场上,那里都是石头的,高低不平,我们从早上跪到中午,跪下来之后膝盖上的皮肉都破了。

但是我一点也不后悔,一个人要发菩提心,要受菩萨戒,受这一点苦不算什么。

作为一个菩萨,我们要有燃烧自己去服务他人的这种愿力,要有把自己的色身奉献到利益众生的事业中去的这种愿力。

受戒的每一个步骤,都有特定的意义。

从受沙弥戒到受比丘戒,这之间都是小乘的,以破我执为主。受菩萨戒就要奉献了,既然没有我执了,那我们用这个色身干什么?奉献啊,无我奉献。

只有佛法才能彰显出这些,才能把道理说明白,才能把无我奉献真正地落地、实践,这样人间才会有这样的人。

当佛法不存在的时候,这是一通空话。师父跟我说过,某个时间阶段有这句话: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毫不利己”是一种修法,不照见五蕴皆空,怎么能做到毫不利己啊?这种文化都没有了,怎么可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要有这种文化才能培养出这样的人。现在佛教、中国传统文化复兴了,我们才能解释、才能理解这句话——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如果这种文化不复兴,这句话就没办法落地,什么样的人能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啊?怎么样才能利他啊?要有这样的文化,有这样的修法,才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三学处和三条皈依戒

我们皈依了三宝,佛、法、僧叫三学处。我们要读《释迦牟尼佛传》,要去了解本师佛是谁。虽然我们皈依的佛是无量无边的,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但是还是以根本的佛——本师佛为主。

祂是此方世界,此时此刻,正在我们六道众生中拯救众生的佛,祂以祂的愿力在这个人间弘扬佛法。

因为我们皈依祂,我们要了解祂。然后再深入地学习祂讲过什么,祂的思想是什么,祂要告诉给我们的是什么,这就讲到法了。

大多数的法都是佛陀说的,“如是我闻”——就是弟子们说“我是这样听佛说的”。

这个“如是”里不仅有阿难尊者,还有当时的五百阿罗汉,他们都是这样证明的,“是的,我们都在场”。经典的严肃性就是这样的,以后的人不可以更改经典。

每一位翻译家都特别地严谨。因为这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国家的行为。佛教经典在中国的翻译,在近千年里都是国家的行为,是集国家之力来做的。

鸠摩罗什大师的年代,翻译经典的经常有三千高僧;玄奘大师的时候,在唐朝博大厚重的文化基础上,经常有八百高僧。对法我们要去学习,僧是什么?我们也要去学习。

作为三宝弟子,这是三学处。皈依也有戒的,叫皈依戒。三皈依有三条皈依的戒,这是三皈依的防火墙、保护网。

皈依佛竟,不皈依自在天魔等,这是一条戒;皈依法竟,不皈依外道典籍,这是皈依法的戒;皈依僧竟,不皈依外道邪众,这是皈依僧的一条防护戒。

所以三皈依有三学处和三条皈依戒,当中的三条戒,这是佛弟子的大方向。如果我们再受五戒,我们个人就跟佛陀五戒圆满的功德接轨了。

佛陀的行为是圆满的,祂的身口意是圆满的,我们只要把佛陀圆满的身口意的功德下载到我们的身心世界,它就会保护我们远离身口意的过患。

想要获得自由,作为平凡的人,我们的行为要有很大的取舍,要自我保护。

在这个自我保护里面,佛陀的智慧尤其地保护着我们,祂给我们制定了这些戒律以此来提醒我们这五个方面不能碰。这些戒律既贯穿着在家人,也贯穿着我们出家人。

五条戒律里面的这四条,杀盗淫妄叫四根本,即使是佛菩萨再来的,也要遵循这四根本。四根本,通于在家、出家,小乘、大乘和果乘。

三皈依的学处我们要好好去学。不能仅停留在一个香客的层面——我是信佛的,我来磕头烧香。来过五台山了,我们要求开智慧。

大家很愿意、很踊跃地受了五戒,受了五戒后我们要学习每一条戒的开遮持犯。

也就是要知道这种行为在什么情况下是可以开的,什么情况下是需要遮的,什么时候必须得持,什么样的行为是犯了这条戒,它有四种状态。

佛法是非常细腻的,只要去学,我们马上就可以把大脑梳理得干干净净,我们的思路马上就会很清晰,佛法能把我们的思想梳理得井然有序的。   

——三参法师 
更新于:2022-09-01 04:52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