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运法师:忏悔得安乐 万佛忏法会开示

2024-01-08 13:11 汉传人物

无始以来,众生所作罪业如须弥山之大,而罪业从那里来呢?从作恶中来,从起心动念中来。如《地藏经》说:南阎浮提众生,业感如是,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是故众生莫轻小恶,以为无罪。又说: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别说做了恶行,就是起了恶念头,都算作了恶业。所以我们要时刻观照自心,警惕念头,应常自问,生这个念头是否应该呢,不应该就要马上灭除。所谓不怕念起,最怕觉迟。

忏悔法有事忏和理忏两种。事忏藉礼拜、赞叹、诵经咒等进行一忏悔,又称随事分别忏,一般之忏法均属此类。理忏,是从理论上观察犯罪理由及动机。自我检讨,明白一切罪皆由妄想生,灭罪要从心上做起,这又称为观察实相忏悔。所谓:罪从心起将心忏,心恶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雨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忏是内心的,知道做恶事是羞耻,以后不再作。悔是在外的,要把羞耻向外发露,恶恐人知便是大恶。亦可在佛前求忏悔,将所作恶事,向佛披露,真诚改过,,这样才容易与佛菩萨相应,得菩萨加持庇荫。拜忏时,要真心忏悔所造恶业,随文入观,思惟经义。恶业不一定自作才有罪,若教他作果报亦是相同

三业中,最易犯的是口业,所谓舌下有龙泉,杀人不见血。随便讲几句谖谤他人的说话,后果可能很严重。因为呈口舌之饶,便负上因果责任,令自己日后受报,甚而障碍往生,是很不值得的。所以佛在《无量寿经》恳切叮嘱:善护口业,不讥他过。

人,不怕犯错,贵在知错能改。所以佛教特别着重忏悔,就算十恶不赦的罪人,能生惭愧心忏悔改过,也可重新做人。

佛陀的十大弟子,虽已断惑悟道证果,偶尔亦会犯戒做了违背菩提心之事,佛陀如何处理这些大阿罗汉之之过失呢,不是疾言厉色的责骂。也不是决绝的惩罚,而是柔声细语训示当下忏悔改过向善之法。在《增一阿含经》中,对害佛、弑父、囚母的阿阁世王,佛陀仅作如下开示:汝知汝罪,如法忏悔,故受此戒。吾圣法中,如能知罪,如法忏海,能得未来道果。经中又说:即使做出极恶之行,若能悔过,过失即转微薄若能每日悔改而不懈怠,即永拔恶业由此可知,忏悔灭罪力量之大。《观普贤经》也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忏悔除可消除宿世冤业外,更可求生佛国。宋朝莹珂法师知道自己破戒犯业入,怕死后堕到地狱。读罢《往生传》感动流涕,在佛前忏悔后,志决念佛求生净土。经三日三夜,见到阿弥陀佛跟他说话,告诉他尚有十年阳寿,嘱他好好修行,十年后再来接他。他即抱着阿弥陀佛的脚不放,哭说十年阳寿不要了,求佛立即带他到极乐世界,因为在十年光景里,不知道又将造多少罪业,没把握再见佛。慈悲的阿弥陀佛,终于答应他的请求,果然三天后接他到西方极乐乐国去。

从莹珂法师之公案,更感觉到生活在这娑婆世界真的很可怕,一不小心,就会造了地狱的因。另一方面,这公案亦蕴含无限玄机,给我们一个启示:莹珂法师会否是观世音菩萨应化而来,示现以忏悔惭愧心念佛三日夜,便灭无量罪,得阿弥陀佛接引往生极乐。一念迷是凡夫,一念觉是菩萨,烦恼就是菩提,清净便极乐,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同样《地藏经》中的婆罗门女,得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指示,念佛一日一夜,便得大威神力,亲临地狱救拔母亲。当然,婆罗门女是地藏菩萨因地修行的前身,菩萨多生发愿,是故净心念佛一日夜即能随心满愿。而莹珂法师示现的是凡夫身,要得到念佛三昧当然不能超越多生修行的地藏菩萨。

《五会佛事赞》云: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但使回心多念佛,一能令瓦砾变成金。

更新于:2024-01-08 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