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光大师:第一章 智慧的女人懂得善待自己

2024-04-30 14:09 汉传人物

第一章 智慧的女人懂得善待自己

放弃不切实际的想法

大师,我想问:

结婚十年了,我跟丈夫两人都在外工作,我一直想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可是由于各种原因,至今我们还住在租来的小房子里。周围的朋友都生活得不错,好像只有我们家过得最寒酸,心里总会有些嫉妒他们。我也知道幸福不是靠钱买来的,买一套房子也不能完全满足我的欲望,但我一直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对于未来的不安,对于金钱的欲望,还有嫉妒心理我的心里很烦乱。

如果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想要买房就可以买,没有任何理由能阻止你。可是就像你说的,现在你们仍然租房住,这就说明你们还没有买房的能力,不是吗?明明没有买房的能力,却被买房的想法所纠缠,只会因为能力不足而产生越来越严重的自责,看到买了房的朋友,心中既羡慕又嫉妒:人家那么有钱,连房子都买上了!

如果总是执着于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到头来痛苦的只是自己。我也不想这样,但我总会不自觉地去幻想这些东西。话虽如此,但是每天纠缠在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里就能够买到房子吗?痛苦和买房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啊。

内心痛苦不仅会损坏到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到你的人际关系,跟朋友们变得疏远。一个人过分贪图钱财,急于求成的话,难免就会犯些错误,这样不仅身体劳累,心里也会不堪重负,甚至会影响经济状况,想要买房的愿望就越来越渺茫了。所以,你应该暂时将这些虚无的东西放下。佛祖有言,即使你能力很强,平日也应勤俭节约,多多行善布施。有能力者都要俭朴度日,更何况是能力不足的人呢?

即使身居高位也不自高自大,这叫谦逊;虽然想要出人头地,但碍于地位低下只得卑躬屈膝,这叫谦卑;虽然家中富足,但依然艰苦朴素,这叫清贫;想要奢侈生活,却捉襟见肘,这叫窘困。为什么一定要把自己置于谦卑低下、窘困不堪的境地呢?如果一个人清贫而不失谦逊,不也是一种值得引以为豪的品质吗?

虽然你说自己家庭状况不好,可现在还有很多人连饭都吃不上。他们生活非常艰辛,但是为了自己,为了丈夫和孩子,他们仍然在努力地生活。能够与家人相亲相爱、共同生活,这也是一种幸运,没有必要整天愁眉苦脸,怨天尤人。如果你认为自己生活窘迫,那说明你的心态有问题。如果妻子把责任推到丈夫身上,就会对他有所抱怨;如果丈夫把贫穷归咎于妻子,也会对她产生嫌弃之心。需要注意的是,家庭经济状况引起的自卑意识还会影响到下一代的教育问题。

一个人想法太多,能力却不足,最终只会身心俱疲,抱怨社会。怨天尤人其实是一种自我折磨,只有那些不懂得珍惜与爱护自己的人才会折磨自己。如果一个人不懂得珍惜自己,又凭什么奢望别人来爱护他、怜惜他呢?所以,忘记那些超越你能力范围的想法吧,它们只会给你带来更多的伤害。

从现在开始,学会祷告吧:佛祖,现在我过得非常幸福。我很感激上天赐给我一个健康的身体,我很感激拥有一间遮风挡雨的房子,我很感激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我很感激您保佑我的孩子身体健康,对于现在的生活我感到很满足。

如果一个人总是对自己不满意,那么原本可以顺利完成的事情也会出现差错,烦心之事就会接二连三地发生。希望你能够通过感恩祈祷重新看待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只有这样未来才会变得更加顺利。

用包容之心诉说和倾听

大师,我想问:

虽然理性告诉我应该理解他人,可是我发现,想要发自内心地去理解一个人非常难。我总是无法放弃我才最正确的想法,也很难把自己的感觉准确传达给对方,我应该怎么做呢?

心疾源自于无知

人生本就跌宕起伏,时而生气,时而心烦,时而厌恶,时而失落,时而悲伤,时而孤独。如果一一加以界定,人内心的痛苦不下数十种,而这些痛苦就像你身体某个部位出现的病变,有的可以到医院接受治疗然后康复,但有的却是痼疾,医生也束手无策。

身体会产生各种病变,内心同样会出现各种疾病,即心疾。佛祖教导说,所有的心疾源自自身,但我们却总认为自己所受的痛苦来自于他人。我们在痛苦难过的时候,总是习惯从外界寻找原因,因为丈夫我活不下去了因为孩子我活不下去了因为父母我活不下去了。它们无非是人际关系问题,或钱财问题。如果是学生,那就会涉及到学习、朋友等原因。

一句话概括,就是痛苦来自于境界。这里的境界是指我们通过眼、耳、口、鼻、手、脑等所感知到的对象。每个人都会有讨厌看到的东西,讨厌听到的声音,不愿闻到的味道,不合口味的食物,不喜欢做的事和不愿去想的禁区。

其实如果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这些好恶都来自于我们的内心。如果一味从外部找原因,也许问题貌似解决,事实上往往并非如此。这就像清除杂草一样,如果只是割掉地面的草皮,用不了多久又会杂草丛生。可见,要想斩草除根、彻底解决问题,必须从内部、从自身找原因。

欲知其然,必知其所以然。很多人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佛家称之为颠倒梦想、无知、无明。佛家认为无知引发问题的产生,教导我们要追根问底,消灭问题的根源。

这里就涉及到十二缘起,沿着十二种缘起逐步深入,就会发现最根本的缘起是无明,只要能够打破无明,就可以从所有的烦恼中解脱出来。探究这十二种原因就会发现缘起自内心,并非起自外物。为什么会生出如此之心?扪心自问,在无知、无明中就会发现烦恼的根源。

即使聆听教诲、理解佛法真谛之后,之前在无明状态下形成的行为、思考习惯还是会在现实生活中起作用。因此,一旦遇到外界干扰,很多人不知不觉就再度进入无明状态。这些行为早已习以为常,在心中自然生发,让你回归无知状态。

可见,一次的醒悟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时刻保持对于佛法的觉悟。如果不能时刻保持觉悟的状态,那么一旦遇到某种突发状况,过去的习惯就会重新被唤起。

看到进步要充满希望,看到不足要立志改良

长期修行的人即使被过去的习惯控制,也会马上察觉:啊!我又被业障控制了!能够自知自明,即使被误导也会马上醒悟重回正轨。

芸芸众生总是被外物所牵引,误以为外物是支配自己的主人,相比之下,修行之人被误导后,不久就会发现啊!这并不是我的主人,不过一介盗贼而已,重新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修行境界更高的人,从一开始就不会被外物所干扰。经过一段时间的修行,遇到复杂棘手的问题时就会比以前更加成熟淡定,过去可能大发雷霆、心烦意乱,但现在只是一笑而过。

当然,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是这样。凡事总有例外,如何处理跟子女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难缠的问题。人们在修行过程中经常出现反复,看到满意之处,就会深感庆幸,原来修行果真大有用处;看到不尽如人意之处,就会对修行失去信心。发现不足就垂头丧气:哎!看来我跟修行是没什么缘分了。有了一点点进步又会沾沾自喜,俨然一副修成正果的模样。作为修行者,一定要全面地看待问题,取得可喜的成果就要愈发对未来充满信心;遭遇意外的失败,也要平心静气,继续努力。

修行过程中不能安于现状,应当不懈努力寻求新的进步。如果只看到失误的一面,就很容易沮丧,看来我就是这水平了,也不会有什么大成就;如果只看到不如意的一面,就很容易自暴自弃,哎,无论我怎么努力都不行,到头来又是心烦又是生气,还瞎忙活什么呀做?算了!走到哪儿算哪儿吧。

有人安于现状半途而废,有人遇到挫折一蹶不振,这是因为他们心中积压了过多的欲望。有些自以为是的人以为稍加修行就可以改变多年来积累的业障,这是多么自不量力的想法啊!如果心中欲望过多,就会陷入自我否定之中:如果这样,那还不如直接放弃!欲望无法得到满足,就会产生极大的挫败感,以致最终自暴自弃。没有挣到亿万家财,没有出人头地,不受别人欢迎各种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就会感觉倍受打击。

而另外有些人则刚刚相反,只要取得一点点进步,就开始骄傲自满,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这是因为他们对世俗抱有太多的留恋,总是习惯于在世俗面前妥协,作为一个信佛的人,这样就可以了吧,我又不是真正的出家人,何必要那么认真呢?现在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就算有人比我强又怎么样这些人善于将现状合理化,所以,对于这些安于现状的人而言,一定不要忘记最初的目标和梦想。

我们经常说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成佛,更确切一点说是为了证得解脱与涅槃,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获得完全的自由和完整的幸福。修行者应该谨记这个最终的目标,时时坚持向上向善。

人生轮回,姻缘错综复杂,企图经过几年修行就大彻大悟,未免太过自负。所以,每个人都必须保持一颗坚忍之心,心怀宏愿,精进不已,踏踏实实面对我们的人生。

纠正我才最正确的想法

很多情况下,我们明明知道应该放宽心胸,理解他人,可是内心却像有个顽皮的孩子,总也不听大脑的奉劝。如果能够理解他人,自己就会变得更加通达;反之就会与人斤斤计较,独自发些无谓的牢骚,甚至产生厌恶和烦躁。其实,一个人在理解他人之前,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言谈习惯,即使理性要求他宽容待人,可是做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

知道是知道,可就是做不到。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这样说。这时支配说话人行动的不是理性,而是他的心灵,而心灵总会受到业障的影响。比如,孩子告诉妈妈早点叫他起床,第二天清早妈妈如约前来。如果孩子还没睡醒就会说一会儿再叫我吧,等他自然醒来发现已经迟到,就会埋怨妈妈为什么没有早点叫他起床。孩子在尚未完全清醒的状态下说出的话是受潜意识支配的,跟说梦话非常相似。由此可见,人们在突发状况下做出的应急反应往往是无意识的。

所以,我们必须摆脱无意识所引起的作用,也就是要消除业障的阻碍。如果想要达到这一境界,必须加倍努力,反复练习,终有一天会获得成功,这一过程称为觉悟。

人们经常认为自己才是最正确的,想要放弃这种想法并非易事。而很多问题都是从我是对的这一想法中生发而来,如果真的能改变这一想法,很多痛苦就会烟消云散了。

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人从一出生就已经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来看待这个世界。我们以自己为坐标原点来判断前后左右、东西南北,以自我为标准来区分对错、快慢、轻重。所以,即使面对同一个物体,有人会觉得重如泰山,而有人会觉得轻如鸿毛。而快与慢也是同样的道理,落在后面的感觉走在前面的人速度快;而走在前面的人也以自我为标准,觉得后面那些人走得慢。当夫妻一同出门办事时,丈夫往往很早就等在门外,一直催促妻子不要磨磨蹭蹭,而妻子则会抱怨丈夫沉不住气。

可见,我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来看待这个世界。如果同时从对立的两个角度看待问题,就会发现对方并不完全正确,而自己也并非无可挑剔。不过,我们总是习惯于以自己的标准来审视世界,于是就有了正误之分,于是心生烦躁,于是相互记恨、相互抱怨。

愤怒、埋怨、心烦、仇恨这些都是因为我们不肯放弃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才产生的情绪。当一个人发觉自己过分固执,发觉自己正被外物迷惑,就会回到原来的轨道上去,而现在的我们正是处于这样的阶段。

修行的目标就是做到有自知之明,现在我们正在朝那个方向努力。回头看看起点,我们已经走过很长的路,而抬头望望终点,前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既不要灰心丧气,也不能安于现状,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风雨兼程。不小心跌倒了,就重新爬起来;如果走累了,就稍作休息,然后继续上路。

走着走着,当疲倦爬上我们的身体,心里就会犯嘀咕:一定要继续前行吗?即使不往前走,现在的我也活得很好。这么多人怎么可能都到达终点呢?我们不能被这样的想法击退,不能因为疼痛和疲惫而退缩。

我们用器官来感知这个世界的时候,经常以自己为中心判断是非曲直,好抑或不好,快抑或慢,嘈杂抑或安静这些就是所谓的三千烦恼丝。每当这些烦恼出现的时候,我们都应该明白,这些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而产生的后果,应该坦然放手,而不该继续执迷下去。当一个人放弃这些以自我为中心的判断之后,烦恼自然就会远去。

学会诉说与倾听

不论是谁,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情感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即便是心情愉快时,也会时而滔滔不绝,时而欲说还休;心中有许多话想要诉说,也不见得可以顺畅地表达出来,因为有时根本张不开口。

从夫妻之间的交流中就可以悟出这个道理,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夫妻双方都能轻松应对,而对于那些非说不可的内容,双方反而更加小心翼翼。经过一番观察之后,寻找适当的时机才会说出内心所想,这时如果对方不接受,那说话人一定会很受打击。如果这种情况反复出现,提出话题的一方自然会认为无法跟对方沟通,就算说了也没什么用,干脆不跟他说了,而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问题在于说话者本人。

不论对话双方是什么关系,作为听者最好不要随便加以反驳,而应该认真聆听并不时表示深有同感,只有这样谈话才会顺利进行下去。从那个人的立场来看,这样讲也是有道理的,如果听者能够这样想,说话人就可以轻松引出下一个话题。谈话双方都应该明白自己的定位,作为说话人,不能以默默聆听为前提,而应该主动地提出话题;作为聆听者,则应该设身处地为说话人着想,宽容地接受对方的观点。一个人既要练习如何诉说,也要练习如何倾听。

其实我们周围有很多人不懂得说话的艺术,有些人虽然有很好的想法,但是一开口就会引起他人的误会;有些人虽然出于善意,但话一出口就会给人造成伤害,所以一些人宁愿保持沉默,闭口不言。

不论结婚还是单身,都可以过得幸福

大师,我想问:

自从丈夫去世之后,我一直受到要不要再婚的困扰。我要怎样才能从这种烦恼和执迷中走出来呢?

选择了婚姻,就要相信他是最好的

配偶去世之后,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个人继续走下去,或者选择再婚。选择再婚是你的自由,并不会在道德上对丈夫有所亏欠。在古代,丈夫去世之后,所有的责任都落在了遗孀身上,而现在情况已经大大改善。如果一直沉浸在亡夫的悲痛之中,使生活再度陷入不幸,这样不仅伤害了你自己,也愧对于死去的丈夫。如果你想要再婚,不要有任何负罪感。

但是如果你有子女,就应该充分考虑他们的感受,需要跟孩子进行适当的沟通。如果孩子已经超过20岁,长大成人可以独立生活,那么他们的意见可以作为参考,只是不需要太过在意,最终决定权在你手中。如果孩子还未满20岁,那么你就应该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因为孩子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的人生,父母不能专制地替他做主。孩子们跟父亲有很深的感情,他们很有可能表示反对。正因为如此,跟孩子之间的交流更是必不可少。

经历过一次婚姻之后,就应该现实而客观地看待婚姻,再婚时不要抱有过高的期望。两人共同生活就会发现,其实婚姻生活并没什么特别之处。而单纯懵懂的少男少女总是认为婚姻是神圣而美好的,对婚姻生活充满了过多的期待,在结婚之初会受到很多伤害。如果从一开始就懂得把握分寸,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夫妻关系会更加融洽和谐。如果从一开始便寄托太多的期待,那么彼此的伤害会越来越深,失望也会越来越多,时间一久便会对生活丧失信心。

因此,如果选择再婚,最好不要抱有过高的期待。至少比一个人生活要强吧,学会放低姿态,摆平心态。如果不抱任何期待,那还再婚干什么?或许你会这样反驳,但是事实告诉我们,往往期待越高伤害也越大。

另外,不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要拿现任丈夫跟前夫做比较。如果丈夫总是在你面前提起别的女人,拿你跟她比来比去,相信你的心情也不会好。同样的道理,如果把现任丈夫跟前夫相比,他嘴上可能不说什么,但心里一定不高兴。我就是我,他就是他,不能妄加评论。如果执意要比个高低,那岂不是死人都能把活人打败?千万不要做这种傻事。他就是他,既不是张三,也不是李四。不要随意将现任丈夫跟前夫对比品头论足,这是再婚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开始第二段婚姻时,对方有可能也有自己的孩子。如果婚后只是一味照顾自己的小孩,而冷落对方的孩子,很容易因此而引发矛盾。很多人再婚都是出于对孩子的考虑:他这个人的确不错,但是如果不能好好照顾我的孩子,我还是不会跟他结婚,就算再婚也有可能会因此而分开。因此,再婚的夫妻双方都要适当减少对亲生骨肉的执着,敞开心扉容纳对方的孩子。

这是跟第一次结婚非常不同的一点,却没有引起大多数人的重视。第一次结婚面临的挑战在于要把知之甚少的两位老人叫做爸妈,想方设法融入对方的家庭生活。而再婚时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以前跟你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陌生人突然间就变成了你的孩子。

若是第一次结婚,需要将别人的父母当作自己的父母;若是再婚,则需要把对方的小孩视如己出,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不能好好处理这一关系,日后将会演化为更大的矛盾。

决定单身,就让生活快乐而充实

我到了这把年纪再婚,还需要这么大费周章吗?如果你心中有这样的疑问,看来单身更适合你现在的处境。我这样说看似是反对再婚,其实并不是这样。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其他东西都无所谓,我只在乎他这个人或者他的资产,但这样是行不通的,再婚之后必然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对方要求你抛弃自己的子女,一个人跟他生活,你恐怕就不能再独善其身了吧。另外,再婚后你若带着自己的孩子,每年还要为前夫祭祀、扫墓,从现任丈夫的立场来看,他很难平心静气地接受这一切。

反之亦是如此,妻子去世之后,丈夫照例会祭祀亡妻,跟孩子一同怀念亡妻。如果与丧妻之人结婚,每逢他的亡妻生日或忌日,你都要帮忙准备祭祀事宜,心里肯定也会不舒服。

离婚之后,因为子女的事情双方家人有可能会再次碰面。明明是我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到头来端坐在父母席位上的却是他的前妻。其实没有必要因此而愤愤不平,因为孩子的生母毕竟拥有这样的权利。

现在,很多韩国人还保持着以上这些观念和思维方式,我们的思想不够开放,才会导致再婚的成功率非常之低。如果从修行者的角度来理解,其实这根本不算什么问题,天下所有人都是我的子女,也都是我的衣食父母,我凭什么会产生偏执、嫉妒呢?正是因为很多人仍然局限于保守封闭的观念,才会导致这么多的社会问题。我希望大家再婚的时候一定要好好考虑这些问题,三思而后行。

如果不愿再婚想要一个人生活,那要怎么办呢?离婚之后总会有很多担忧困扰,现在我还年轻,一个人生活很孤独,日后养老也是个问题,这些想法使人头脑混乱、不知所措,你应该转变思想,看开一些:结过一次婚,对我来说就足够了。思想可以左右一切,既然在人生路上已经经历过一次,那就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了。

如果你已经皈依佛门,就应该秉持一颗修行之心努力生活。与其纠缠于一个已经离去的人,不如积善行德,从事慈善活动,在自我实现中获得心灵的解脱与自由。一个人的生活难免会感到孤独寂寞,但只要你拥有更为远大的志向并为之努力奋斗,孤独和自怜就会渐渐让位于充实的生活。

一个人整日待在家中,思想很容易变得消极。相反,如果充分挖掘自身拥有的能量,积极从事各项活动,恐怕你会忙得来不及孤独了。现在的你缺乏活力,才会感到如此困惑,一旦你的潜力迸发出来,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即使不能完全解决,也会大大消解。

寻找各种方法使你的人生更加自由、更加洒脱,这才是解救心灵困惑的良方妙药。不论选择再婚还是坚持单身,不论人生处于巅峰还是谷底,你都要永葆生机和活力,坚持不懈地寻找自己的幸福。

更新于:8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