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果钦哲仁波切开示“有关身、语、意身之四要点

2023-05-18 13:00 藏传

摘自《修行百颂》顶果法王著

执取身相为实束缚因;了悟显空如尊即观音——无异“至尊空行观音”矣,显空本尊身境诵嘛呢。

由于认为身体是骨肉坚实之躯的凡夫认知,让身体如磁铁般吸引苦痛。但藉著观想、持咒等修行的训练,你可以学习打破坚实躯体的成见。透过修行来领悟你的身体乃是观世音菩萨无限无生的智慧身,可以臻至超越痛苦的境界。观世音菩萨之身如虚空般遍在,既非血肉之躯,也不是塑像般的实物。而是如彩虹般透明,清楚显现,却空无任何实体。尤有甚者,观世音菩萨不只是一个观想的形象——他是活生生的存在,散发智慧、爱与力量,对任何只做一个简单的祈请手势或仅念一句嘛呢咒的人做出回应。

 

闻声言诠语相妄念因;了悟声空如咒即观音——无异“至尊狮吼观音”矣,了知音声为咒诵嘛呢。

当你能清晰稳固地观想本尊身,也能够如金刚语段落(见第142页)所述持诵咒语时,将可增进你的修行。观世音菩萨心咒的第一个字“唵”,象征五智,是一个吉祥的字。大多数的咒都由“唵”字开头。“嘛呢”的意思是宝,“呗美”代表莲花,“吽”字则是宣说、迎请观世音菩萨的遍知。全咒可译为:“您,莲宝,请赐予您的遍知。”透过六字大明咒不断重覆的名号,你忆念并迎请观世音菩萨的无尽功德,彷佛从摇远之处呼唤他。他会任运地示现慈悲来回应,并圆满你的一切愿望。

为了加持众生,观世音菩萨赋予六字大明咒等同于他自身的力量,这是无生空性的回响。书写的六字大明咒,能令看到的众生解脱;念诵六字大明咒,能令听闻的众生解脱;如果你心中想起它,也能由忆念而得到解脱;把它穿戴在身上,可由碰触而得到解脱。如果你习于视一切音声为咒,当你在中阴时听到恐怖的音声,也不会感恐惧。藉著此咒语,观世音菩萨行使广大无量的慈悲事业。所以,以强烈的虔诚心,把听到的一切宇宙音声都当做是咒音的振动,持诵六字大明咒。

 

执实之心迷妄轮回因;放下本心离思即观音——无异“至尊心性休息”矣,心性法身境中诵嘛呢。

人们总是说“禅修!禅修!”但除非你已对空性见有了坚定无误的了解,否则禅修的重点是什么呢?无法了知心的空性,正是轮回的根源。当心不受于念头的影响,能住于当下的单纯觉性时,就能了悟本具慈悲的空性。

恣意放纵,念头就会造成整个轮回。不加检视的话,念头便固守其外显的真实性,让这些力量持系著轮回。但任何念头,不论善恶,连最细微的实质都不存在。念头完全是空的,无一例外,宛若天上五彩斑斓、鲜明亮丽的彩虹,永远抓不住。不能像衣服穿上,或以任何方式来使用。空性绝不会被任何事物改变,纵使被表面的障盖所庶蔽也是如此。事实上,那些障碍不是真的必须去除的东西,因为当我们了悟其空性时,这些障碍就消失了无踪了。当妄念的染污消褪后,心就会保持自由祥和,自在地安住在本性中。这就是观世音菩萨名为“心性休息”(Unwindingin Ultimate Mind)的意义。

 

虚空从未被云朵的出现所干扰或改变。虚空既不乐于期盼彩虹的出现,也不因没有彩虹而失望受苦。不管观世音菩萨对众生的慈悲事业是多么广大遍布,他的金刚心从未离开过究竟本性。他以无尽的方式对众生示显,但在实相上,他从未离开空性法界。

观世音菩萨与你自心的体性是一体的,不要到他处寻觅观世音菩萨。为了彻悟你本具的本性,以不造作、全心的虔诚来请法与领受法教;然后思惟并使它们融入生命中。最后,你将达到究竟的证悟,一切业力习气与烦恼障碍将消融,你会直接了悟一切现象的空性。屈时,你将可松坦在大休息的境界中,远离轮顺的折磨。就像一位安详的老人看著小孩大游戏,你会以不可动摇的平等舍来看待如幻现象不断变迁的展现。

如果你很难观想本尊的庄严、放光和基他所有的细节,那么单纯地住于本然状态的认知中,此即法身的意瑜伽。注视著每件事物,从胜义谛的一味中生起,持诵六字大明咒。

 

法身

万像本初清净为法身;面见自性法身即观音——无异“至尊世间自在”矣,清净无边境中诵嘛呢。

观世音菩萨及诸佛所示现的各种形相,不管是在报身或化身的层次,皆是从法身的基础而产生。法身是究竟的法界,超越了任何智识的造作,在其本性中涵摄了一切佛果的证悟功德(注释:佛果的证悟功德:在弥勒——无著的《现在庄严论》(Abhisamaya7amkara)中,将正等正觉之佛证悟的无尽特殊功德与能力分为二十一类:1)三十七菩提分法。2)四无量心。3)八解脱。4)九次第定。5)十遍处。6)八胜处。7)无诤。8)愿智。9)五神通。10)四无碍解。11)四究竟清净。12)四自在。13)十力。14)四无畏。15)三不护。16)三念住。17)无谬忆持。18)永断习气。19)利生大悲。20)十八不共功德。21)三全话。而在《宝性论》(Uttaratantra)中,则分为六十四主要征象,由下列所组成:1)十力。2)四无畏。3)佛十八功德。4)佛三十二相。)。它是无始以来即与我们在一起的本初智慧。此俱生智可透过止、观的禅修来悟得。“止”能使混乱的心平静下来,而“观”开展随后的更为广大的禅观和甚深了悟。当止、观地别地融合为一时,即是法身的证悟。

 

当你在菩萨道上前进时,持续保持座上与座下的修行,最后你将可达到初地菩萨地位,进入见道。所谓见道,是因为你第一次真正瞥见究竟真理——每件事物的空性。然而此空性的证量尚未达到极致,须逐步扩大,依序经过每一地直到最后十地,二障的造作才永远消失,本初不动的智慧得以完全彰显。你达所谓的无修道、佛果的境界,即心与法身智慧心合一。不管是谁臻至此不二的证悟境界,都真正具现了三界的最高理想。

观世音菩萨是如来、佛性的精髓,透过念诵其六字大明咒,法身的一切功德将毫不费力地开展。

更新于:2023-05-18 13:00